達磨二入四行觀
理入二、行入總論
1. 報冤行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了解理入,再提出四種入道方便行門–
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相信自己及眾生都有真性。
了知因果真義,體冤進道
面對苦果,要自省,不可怨天尤人。
要隨緣了舊業,轉冤親成同參道友。
慳法感愚痴
周利槃特因一句偈子都記不起來,
被哥哥罵,想去自殺,被樹神指責。
因他過去世作迦葉佛時,精通三藏,但吝法不講,
這世才受此報。
棄本從末 本:本心本性
愛惜羽毛 羽毛:本心本性,不要被財色名食睡 汙染遮蔽。
與理相應 理:心性之理
1. 面對苦境 心不隨轉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
心隨境轉 → 遇樂享受 → 歸責他人 → 無法解脫
逢苦抱怨 證明自我 更增苦本
喜怒哀樂之未發 – 中 中道、正念心
發而皆中節 – 和 太平 心平靜、作主
時節因緣 進退合宜
心不隨境轉 – 因善惡喜怒 皆虛妄 → 隨留認得性 無喜復無憂
性:佛性 本心本性
逢苦不憂 → 明悟心性 → 知因識果 → 放下分別
育樂不喜 寂然無為 本具佛性 不相續念頭
若能轉物 轉:轉化 → 堅住正念
即同如來 物:六塵 隨順覺性
迷時人逐法 → 六根攀緣 迷失外境
解時法逐人 → 體會客塵 心能作主
* 圓覺經 – 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2. 知因識果 甘心甘受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
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小劫 → 20小劫 中劫 → 4中劫(成住壞空) 大劫
小劫 84000歲 → 每百年 減 1歲 → 10歲
← 每百年 加 1歲 ←
棄本從末 本:本心 從末:隨六塵而起惑造業
流浪諸有 有:有情 → 四生 :胎卵濕化
九有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有情居住的九地–人天、梵眾天、
極光淨天、遍淨天、無想天、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本來富貴 本心本性 → 起煩惱 變窮人 著境迷失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 – 理:心性之理, 但所作皆非
多起冤憎 → 令生煩惱 → 結冤結仇 → 增長無明
違害無限 → 違害眾生 → 增長邪見 不知正法
* 無限:自他造作 無數惡業 → 眾三塗因 戕害法身
今雖無犯 犯:破齋犯戒 危害眾生
是我宿殃 惡業果熟 → 過去造業 現在受報
造業 受報
現報– 現在 現世 (馬上改過)
生報– 現在 來生 (來世迷惑,為何受報)
後報– 無量生中 此生或未來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所造善惡業,如影隨形,業隨身
六祖壇經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求生西方)
甘心甘受 → 忍辱 → 沒有怨氣 不生煩惱 消除業障
慚愧懺悔 甘之如飴
不忍 → 吐苦水 生是非
博取同情 更造新殃
3. 識達本心 逢苦不憂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逢苦不憂 遇樂不喜
→ 通達實相之理 – 安住本心清淨的道理
→ 一念不生 → 空中生妙有 → 心生萬法 → 當下這念心即聖心
→ 識達故 清楚道理
此心生時 → 能知的心 → 無苦無憂 → 體冤進道 故說言報冤行
與理相應 不隨境轉 與道相應
→ 轉識成智 → 消業 化除是非
知因識果 – 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
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修慧 : 知因識果
修戒、定 : 清淨三業
課後練習
想看看自己遇到逆境,或面對冤家、沒有善緣者時,
是否有可以落實報冤行的具體方法。
今日法師背誦經文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
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
故說言報冤行。
下週小組討論 事
1.運用六即佛頌來提醒自己覺察覺照、化解煩惱。
2.每天讀誦「六即佛頌」復習
今日法師背誦金句 理即佛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