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N3014.JPG - 網誌用的圖片
    

     

     

     

   

7/1  

布施最重要的,是這一念心是否是清淨心、虔誠心、

恭敬心、平等心以及慚愧心,

若是以這樣的心行布施,福報是不可思議的。 

沽名釣譽 → 清淨布施 

 

7/2  

對於事情要認真負責,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絕不推諉,

而且要盡力去完成。  

互相推諉 → 對是以真 

   

7/3  

『膜拜』除了表達尊敬外,

還含有見賢思齊、希聖希賢的心念。  

貢高我慢 → 見賢思齊  

    

惟覺安老和尚法語

要學習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煩惱,

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做到了,人格就完整了,

將來做什麼事情,都會很安定、很有智慧。

    

7/4  

修行,落實聞思修三慧以成就道業,

學生在學習課業的過程中,能依據聞慧、思慧、修慧這三個步驟,

不斷的學習、實踐,學業也一定能有所成就。      

好逸惡勞 → 聞思修三慧  

 

7/5  

我們不受這些環境的引誘,

心當中保持不動,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就是這念心『不生』。  

心隨境轉 → 一念不生   

   

7/6  

修行貴在實踐,而且要定慧雙修、定慧等持。  

空有道理 → 實踐修行   

   

7/7  

如果想要超越生死,就要悟到真諦的道理,

體悟到一切法皆是空性的道理。  

妄想執著 → 諸法空性   

     

7/8  

我們的心中有主、有客,『主』便是這念不動的心性,

『客』便是我們的妄想。倘若作不了主人,

就會變成了客人,隨著妄想遷流,流轉三界、輪迴生死。  

妄想遷流 → 處處作主  

 

7/9  

修行首先要起善念來轉化心中的惡念,

乃至最後要連善念也不執著,而達於無念,

我們這念心一旦回歸到無念無想

如此就能夠轉化業障。 

生生滅滅 → 照顧話頭

 

7/10  

如果我們每個人心當中無罣無礙、無憂無愁,

這個心時時刻刻念念分明、處處作主

這才是我們人生所追求的真正的快樂幸福。 

捨本逐末 → 覺性常在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持戒清淨,有清淨的因,將來就能感得清淨的果。

    

7/11  

個性要和善,對人要和悅、和藹;相處要和氣、和睦,

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做起事來就會眾緣『和合』,容易成功。 

諍競對立 → 對人以和

   

7/12  

如果我們要解冤釋結,不要冤冤相報,

只有從我們本具的佛性契悟:

佛性是平等的,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自然而然我們的心結就能夠恢復平靜。  

冤冤相報 → 慈悲平等

 

7/13  

禪宗祖師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

有一些些欲愛色愛瞋恚的心念,將來一定還要受生死,

有這些煩惱,就是有集,就無法證到涅槃的境界。    

貪愛執著 → 知苦斷集

   

7/14  

打坐不一定要在禪堂或在深山裡面;

在人多熱鬧的地方,心也不要散亂、不顛倒,

這就是所謂的『十字街頭好打坐』。  

隨境流轉 → 不隨境轉

   

7/15  

因此,要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須因緣和合

能夠具足善因善緣,

無論事業或道業都一定能成就。     

不結善緣 → 因緣和合

 

7/16  

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修行如果缺乏了信心,

什麼法門都修不成功,反之,如果信心達到了百分之百,

就能成就無上菩提。     

缺乏正信 → 信滿成佛

    

7/17  

不論動靜閒忙,作主的心始終存在,

淨化心念,轉化煩惱,

而不是逃避煩惱、逃避現實。  

逃境安心 → 淨化心念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無論是走路、吃飯、睡覺,我們這念心都在定慧當中,

修行就成功了。

   

7/18  

『情』是人們無始以來的煩惱,

就佛法而言,『情』是一種無明,

有了欲愛色愛就會產生情執。  

深陷情執 → 斷欲去愛

 

7/19       (筆電故障,暫停更新)  

』,是恭敬、尊重、禮遇。

敬的相反就是我慢,

我慢重就倨傲ㄐㄩˋ、驕慢、輕視。 

高傲我慢  對上以敬

 

7/20  

世間人都是因為心有疑慮、放不下,

故不能知而立行,所以,我們若能看破、放下

必能有勇氣、有決心地實際去執行。  

心有疑慮  看破放下

   

7/21  

心當中有欲火、瞋火、飢火,

這三把火使我們的心不能得到寧靜,

尤以瞋火最是厲害。

對治瞋火就要靠我們忍辱。  

火燒功德林  忍辱為堅 

   

7/22  

修行學佛要靠自己努力,

以自己的力量來斷除煩惱,

修福德、智慧、定力、慈悲,

這些都做到了,自然而然心就安定。  

心外求法  修行在己  

 

7/23  

佛說上半夜、中半夜、後半夜無有間斷,這就是精進

人都有懈怠,藉由大眾日常的共修,養成一種好的習慣,

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懈怠墮落  精進用功

 

7/24       (筆電恢復,正常更新)    

佛經云:『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凡事要從因上去努力,不可坐享其成或是坐以待斃。 

苟且偷安  積極進取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起心動念時,看一看有沒有過失?

對別人有沒有好處?假使沒有好處,

使他人生煩惱,就絕對不做。

 

7/25  

若能經常保持正念,不受外界環境所影響,

心便得到寧靜,身心能協調,

疾病就不可怕,死亡更無可畏懼。  

身心失調  堅住正念  

 

7/26  

』對於修行學佛也很重要。

修行要信什麼?信事、信理、信因、信果。 

缺乏信心  信事理因果

 

7/27  

對社會與人群會存著一種『感恩的心』,

用這種心態去對待工作與工作的夥伴,

隨時都會感到愉快與滿足。 

獨善其身  敬業樂群

 

7/28  

假使我們透過般若智慧,知道這些都是妄想,

外面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

這時,我們自己這一念清楚明白的心現前,

也就不會有之後種種被假象矇蔽的事情。 

迷於假象  一切如幻

 

7/29  

如果我們沒有清淨的智慧、平等的智慧、慈悲的智慧

這些進步的科技反而成為毀滅人類的工具。

晦昧真心  無礙清淨慧   

    

7/30  

修任何法門都要具足信心

信人人都有佛性,信佛法是絕對真實的道理。 

缺乏正信  人人本具佛性  

    

7/31  

有定、有慧,佛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上落實、生根;

如果只有定、沒有慧,就沒有辦法廣開方便、恆順眾生,

沒辦法斷除煩惱,所以要定慧等持

才能真正達到自利與利他。 

有定無慧  定慧等持  

    

惟覺安老和尚法語

護他道念,修自福德。

凡事替他人著想,就能增長福德

假使只為自己著想,就增長我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