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善則美   .jpg - 網誌用的圖片
   

    

     

   

   

6/1  

何謂智慧?能夠學習的這一念心,心當中有正念

就稱為正智;心邪掉了,邪知邪見,就稱為邪智。 

邪知邪見 → 堅住正念 

 

6/2  

學佛,是智慧行,做任何一件事情,

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不求甚解 → 窮究真理 

   

6/3  

最高的安住,是住在中道實相上,

念念分明,了了常知,達到這個境界,

就是住在涅槃、住在菩提心上。  

迷而不覺 → 安住實相

    

6/4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了知世間上的一切都是不長久、都是無常,

人如果能真實體悟無常

便能遠離因執著而感招的苦。      

貪愛執著 → 世間無常  

 

6/5  

就一般而言,『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這就是修善。  

放縱造惡 → 修善斷惡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請轉法輪的目的是要讓正法流布在世間,

使其每一個人都能聽到佛法,

因聽到佛法能得到解脫。

  

6/6  

俗云:『求人不如求己』。拜佛若只是向佛菩薩求消災延壽、

保平安,雖然也能得佛菩薩的庇佑,

但畢竟不如依著佛法學習,成就佛道來得究竟。  

盲目迷信 → 向佛學習   

   

6/7  

智慧、神通,是修行的果德。

果德,必須藉由因上的努力才能彰顯。

因上的努力,就是要能忍辱、要有智慧。  

果上馳求 → 因上修忍   

     

6/8  

修行學佛,最重要的是願心,所謂有願必成。

發眾生無邊誓願度,雖然度不盡眾生,

可能度一半,也不錯。如果連這個願都不敢發

可能一個都度不了,這就不是菩薩行的根本。  

知見錯誤 → 以願導行  

 

6/9  

面對外在的環境,能夠不起心、不動念,

就是『』,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心』。 

為境所轉 → 無住生心

 

6/10  

社會大眾對我們都有直接與間接的幫助,

所以我們要知恩、感恩、報恩

這才是一種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 

怨天尤人 → 知恩感恩

 

6/11  

這念覺性本具,本具的智慧不是學來的,

是由於心當中平靜、煩惱漏盡所自然顯現的。 

無明煩惱 → 本具自性

   

6/12  

佛法教導我們要清醒,要定心、淨心、明心、安心

要檢討反省、知過改過,這念心像日月一樣,

光光明明,照天照地,這一生就是菩薩。    

迷而不覺 → 心地光明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學佛的身,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持清淨戒

行住坐臥不離四威儀:

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

 

6/13  

古德云:『酒色財氣四堵牆,當中埋的是英良;

若能跳出牆門外,此是長生不老方』。    

反苦為樂 → 遠離財色

   

6/14  

喜怒哀樂依時節因緣而表現,

就代表我們這念心動也動得、靜也靜得;

動的時候,就是心的作用;

靜的時候,是心之體相。  

不識心性 → 動靜能作主

   

6/15  

學禪的目的在契悟這念清淨心

清淨心時時存在,即能得到自在;

亦明白人人都有佛性,則不會小看自己而自卑。     

自怨自艾 → 人人本具佛性

 

6/16  

這念心當中,沒有妄想,沒有昏沉,

處處作主,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如此就是真正的自在。     

念念遷流 → 了了常知

    

6/17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用來斷煩惱的。

我們發了『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個大願,

自然就能把煩惱伏下去,因為有願力

這念心就會產生力量。  

缺乏願心 → 有願必成

   

6/18  

能夠知足常樂,才是真正的富貴。

希望達到這個境界,就要看破、放下;

能夠看得破、放得下,心就能得到安定。  

患得患失 → 看破放下

 

6/19  

佛法強調菩薩要向五明處學習

其中第一即是內明,

內明就是淨心、定心、明心。  

錯亂修習  淨心定心明心

 

6/20  

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固。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

故說言報冤行。 《達磨二入四行觀》  

怨天尤人  逢苦不憂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學佛的心,就要契悟佛的心、

佛的心,就是入不思義解脫境界。

時時刻刻,任心自在,堅住正念,

這樣,就是悟了佛的心。

   

6/21  

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念心能使人墮落,

也能使人提升。這念心悟了,可以成佛作祖;

這念心在迷,就是地獄、惡鬼、畜生。  

迷失本心  一切唯心造 

   

6/22  

處處分別就有是非、美醜、取捨,

這一切都源自於眾生的迷惑,

因為迷惑就產生了執著,

有了執著就會起惑、造業。  

迷惑執著  一實不二  

 

6/23  

儒家說:『克念則聖,罔念則狂』,

只要能夠知道檢討反省,

除去心當中的妄想、昏沉、無聊,

當下就能與聖人法界相應,在凡在聖端看這一念心。  

罔念則狂  克念則聖

 

6/24  

透過持戒,規範身口意不造作惡業,

時時刻刻保持三業清淨,就能與菩提心相應,

所以戒是修行學佛的根本。 

破戒毀犯  以戒為師

   

6/25  

修行有兩大原則不能違背:

第一是『發菩提心』,第二是『持戒清淨』。

這兩個原則做到了,這一生就對得起自己。  

不發菩提心  持戒清淨  

 

6/26  

外也是修行,內也是修行,

藉由規矩、戒律,磨鍊我們的心,

使心在複雜的環境當中也定得下來,

這樣就能夠『制心』。 

散亂不定  制心安定

 

6/27  

現代人,無論其所處的環境為何,

往往都缺乏一種安定感。如果心不能安定

做事就會衝動,容易犯錯。 

衝動行事  遇事不亂

 

6/28  

雖然人生充滿了苦惱,只要能體悟到苦的真理,

真實地認知苦的根源,便能從苦當中解脫。 

愚痴顛倒  知苦了苦

 

6/29  

佛法教我們:對上要恭敬,對下要有慈悲心,對平輩要有誠心。

忠誠、慈悲、平等心,都要由恭敬心開始,

有了恭敬心,自然而然就有慈悲、平等心。

傲慢自大  對上以敬   

    

6/30  

透過自我的省察、反省與檢查,

行事求中和而不偏不倚,

亦即是佛法上所說,要不即不離。 

落入兩邊  不即不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ppybaby 的頭像
    happybaby

    中華職棒35年 兄弟象戰績紀錄簿 天氣涼爽 心情好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