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1  

一念之心即是,何須別處尋找。

大道祇在目前,愚倒迷人不了。

佛性天真自然,亦無因緣修造。 

離倒求道 → 佛性本具 

 

6/2  

眾生不解修道,便欲斷除煩惱。

煩惱本來空寂,將道更欲覓道。  

不識本心 → 煩惱虛妄 

   

6/3  

南宋‧普潤大師   六即佛頌 (分證即佛)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攀緣境界 → 心能作主

    

6/4  

南宋‧普潤大師   六即佛頌 (究竟即佛)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迷而不覺 → 佛性本具  

 

6/5  

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睹。

煩惱本來空寂,妄情遞相纏繞。

有心取相為實,定知見性不了。

但能不起吾我,涅槃法食常飽。  

執相為真 妄情纏繞 → 於相離相 不起吾我   

   

6/6  

眾生不理解修行,就想要消除煩惱。

但其實煩惱本來就是空虛的,

修行的目的也是想要尋找道路。  

煩惱造業 → 破除煩惱   

   

6/7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執迷著境 → 煩惱即菩提   

     

6/8  

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愚痴無智 → 心明無礙  

 

6/9  

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

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 

光說不練 → 踏實修行

 

6/10  

宋‧蘇東坡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執迷肉眼 → 心眼開放

 

6/11  

宋‧蘇東坡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曰如何舉似人!

妄想蔽心 → 處處境教

   

6/12  

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

常行一直心是也。

《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虛偽造作 → 常行直心

 

6/13  

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 

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    

著境心亂 → 離相不亂

   

6/14  

云何名懺?云何名悔?

懺者,懺其前愆,永不復起,是名為懺。

悔者,悔其後過,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不知懺悔 一犯再犯 → 常行懺悔 不二過

   

6/15  

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

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妄想昏沉 → 定慧不二

 

6/16  

夫欲識心定者,正坐時知坐是心,

知有妄起是心,知無妄起是心,知無內外是心。

內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了無動心,名自性定。     

妄上加妄 → 心本無動

    

6/17  

明‧憨山德清禪師

滾滾紅塵世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

回頭日望家山遠,滿目空雲帶夕陽。  

向外盲求 → 佛心本具

   

6/18  

明‧憨山德清禪師

山城枕江流,梵剎雲中起。

鐘鳴萬戶開,人在蓮華里

攀緣外境 → 明心見性

 

6/19  

明‧憨山德清禪師     《法句經》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

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不察小惡  不輕小善

 

6/20  

無論動靜閒忙,這念心都要存在、都要作主。

真正達到能作主的境界,

出入息也與自己毫無相關,

生死也就了了,這樣就能脫離無常。  

念念牽流  覺性存在

   

6/21  

老子  道德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獵,令人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貪著五欲  六根清淨 

   

6/22     端午節

佛經也說:迷即眾生,覺即菩提。

這念心覺悟了,清淨心馬上現前,

就能作主、得解脫,

進而超凡入聖,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愚迷不覺  保持覺性  

 

6/23  

修行就是在調伏內心這匹野馬,

如果這念心能夠作主,

心意識就帶我門成佛作祖、了脫生死。  

放任妄想  調伏妄心

 

6/24  

明‧蕅益智旭大師

有德即有福,無瞋即無禍,心寬壽自延,量大智自裕。 

貪瞋自蔽  心寬智裕

   

6/25  

華嚴經  

若能遠離惡知識,則得親近善知識;若得親近善知識,則修無量諸功德。  

近惡知識  修諸功德  

 

6/26  

唐‧潙山靈佑禪師   《潙山警策》

親附善者,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

狎習惡者,長惡知見。曉夕造惡,即日交報,歿後沉淪。 

親近惡友  親近善知識

 

6/27  

六祖大師    六祖壇經般若品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凡夫自迷  明心見性

 

6/28  

慎念,就是時時刻刻要注意起心動念,

講話要注意,所做所為也要注意,

時時刻刻都要警慎。 

放縱身心  慎念慎行

 

6/29  

身、心俱捨,最重要的是這念心不要貪著。

如果起了貪財愛色的心,就會招來苦果。

貪財愛色  心無貪著   

    

6/30  

馬祖道一禪師    一悟永悟 

順著事物的表象去追隨,就是迷惑。

迷惑就是偏離自己的本心,而覺悟就是認清自己的本性。

一旦領悟了,就會永遠明白,不再迷失。 

迷於外相  覺悟自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ppybaby 的頭像
    happybaby

    中華職棒35年 兄弟象戰績紀錄簿 天氣涼爽 心情好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