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2章經 .jpg - 網誌用的圖片
   

      

       

    這本經書是中國第一本翻譯經典,據說是犍陀羅語的《法句經》,

也就是紀錄佛陀講法所說的話,一章為一主題,

犍陀羅語是中古印度–雅利安語,

全文分成四十二章,字數有2,339字,

因為內容頗多,在此不一定能讀完,所以就讀多少,算多少,

不給自己壓力。

   

      

一. 釋經題      

 

    每一部經,分為經題和正文。

正文再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依文字般若來起觀照,但先決是了解文字經義。

    在佛法來說,有教下及宗門。

教下: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最後達實相般若。

宗門:釋迦牟尼佛傳下心印,以心傳心。

      宗就是心,以心為宗。    

現在又是教、又是宗,修行跟著師父,

也要研究教理。    

    古人說:藉教悟宗,悟宗就是悟這念心;

教是佛的言教。

教觀綱宗裡說,學佛的言教,最後就是明白這念心。

從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最終契悟實相般若,

就是中道了義,大乘境界。

    佛法有小乘,大乘。小乘講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用這三方法來辨別這部經是否是佛講的,

不是三法印就是一法印,

一法印就是究竟實相之理,其他都是方便。

    解釋經的題目,有四種方法–隨相釋、

相對釋、離合釋、得名釋。

   

111/6/20   

   

    

  1. 隨相釋   

     

     隨相釋–隨文字相而次第釋之。

     a. 初分釋:將經題七字分別解釋。    

        佛.說·四十二章·經–將經題分為四個段落來解釋。 

     b. 次合釋:分開解釋之後,最後再來歸納。  

     

  2. 相對釋    

          

     相對釋–能所一對,多半是法相宗(唯識宗)所用的方法。 

        將經題分為四對視之,然後一對、一對的來解釋。 

     a. 教義對  

        教與義相對,就稱為教義對。

        教:字屬於詮教,教的方法、道理 

        義:佛說四十二章屬所詮之義,此為教義相對

        一個義、一個教,就是一個能、一個所,還是能所一對。 

     b. 人法對–亦稱境智對 

        人(智):佛說,為能說之人  

        法(境):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  

     c. 通別對   

        通:通於諸經,通用    

        別:四十二章別於諸經,特別、專用

             * 金剛阿彌陀

        從法四字中,更分通別 

        通:,章同於品,法華經很多品。      

        別:四十二,此經所獨,故謂之別。   

     d. 感應對     

        感與應,也是能所相對

        從人二字中,更分感應 

        感:,說為因中所感之機,當機的是眾生之機, 

                眾生有上根、中根、下根,佛說法有深有淺。 

        應:,佛為果上能應之主,

                佛是果位上的聖人,能應眾生所發之主。 

     

6/21        

     

        

  3. 離合釋   

     

     又名六離合釋,用六種離、六種合來解釋經題。

視經題的長短、意義,在六種方法中,可選一種,或六種都選。        

謂每一名詞,二字以上各有事實,先離後合,共有六識。        

即六種解釋名詞的方式。這是由印度原文翻譯過來,

可解釋當時的印度文學、哲學。       

依文解義,三世佛冤,意思是僅按字面去解釋佛經,

就可能犯錯曲解。所以用六離合識來解釋,才可以了解事和理。

有事無理–只知道事而不知道理,就是晦,不顯。

佛法必須事理圓融,修證的方法,感應的方法。   

六離合釋:智慧的法門、思惟的法門、哲理的法門。

把佛法更深層的意義,表示出來。    

這六種方法要選用幾種?這個道理比前述隨相釋、相對釋,

就更困難了。 

   

6/22   

         

       

     a. 持業釋       

        業:1. 業力,業感,所作為業,善惡皆同 

            2. 體用之用,一切名詞,皆有體用

        持業–以    

        例:石硯,以石作硯 石即硯 亦石亦硯 

                  但稱為,即顯用   

                  石具有硯的作,硯有石的性,有體、有用。 

                  以現代文法來說,形容決定之實名詞體,

                  石硯就是實體名詞。

     

     b. 依主釋   

        名詞有主客之別,今依而不依客。

        例:堂 佛之堂 佛為主,堂依於佛  

                 以現代文法來說,賓主決定之實名詞體,

                 供佛之堂 禮佛之堂 拜佛之堂    

     

     c. 有財       

        突顯能有,為能有、財為所有 

        –以有顯有 

        例:人才 人品 人有才 人有品  

            以現代文法來說,形容決定之實名詞體,

            用才 或 品 來形容這個人   

     

     d. 相違      

        這名詞,各有體用,不相隨順而成 

        例:兄弟 兄 與 弟 各異,連在一起也可說明關係 

            夫妻也是,可說 兄與弟,夫與妻    

            以現代文法來說,同等結聚之實名詞體。  

    

6/23   

   

      

     e. 鄰近    

        這名詞並非本體,但因其鄰近而成,

        以現代文法來說,是副詞體。

        例如:告知人家你住在哪?說龍潭民治路,

          可能無人了解,若說石門水庫旁,大家就知道了。

     

     f. 帶數  

        這名詞,附有數字以說明。

        例如:四諦,這就是帶有數字的名詞。

        這是六離合釋中最容易瞭解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  

       1. 持業釋–顯此不離四十二章   

       2. 依主釋–這是佛之說,非他人說 

                  這是經,非律藏或論藏 

       3. 有財釋–有四十二章經 

                  有經 

       4. 相違釋–四十二章獨立的各章組合而成 

                  這部經,非指其他經 

       5. 帶數釋–四十二即帶有數字

      

  4. 得名釋   

     

     天台宗所用的得名釋。

     得名–三藏經典的題名,因何而得。 

     唐《開元釋教錄》云:當時統計三藏經典

        共五千零四十八卷。

        至今增加至九千餘卷。

        這九千餘種經題歸納成七種立題:

        1. 單三–只講人、法、喻其中之

        2. 複三–只講人法、人喻、法喻其中之 

        3. 具足一–人法喻三者同時具足

           以上共七種立題。

        例:佛說四十二章經,有人、有法,是人法立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

               是具足一立題。

            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喻,是法喻立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鋼是喻、般若波羅密是法,

               是法喻立題。  

     

6/24     

     

       

   講經的方法:

   1. 華嚴宗–十門懸談 

   2. 慈恩宗–五門分別 

   3. 密宗–十心開題 

   4. 天台宗–五重玄義   

   5. 一般眾生–能所一對,能說之人、所說之法 

   

   每一部經: 

   分為 經題– 1. 通題:經  2. 別題:四十二章 

        譯者、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五重玄義 – 釋明 辨體 明宗 論用 判教 

     

   1. 釋名–解釋經的題名 

      得名釋:人法立題  佛是能說之人,四十二章是所說之法 

   

   2. 辨體–體性、體相,法相宗:一部經的文字相,有三種體相。 

       

      a. 聲名句文為體   

         聲–一唸  名–說出來  句–一字一字接起來  文–每一句串連 

         聲–1. 直:風聲 雨聲 水聲  

             2. 曲:聲聞、緣覺,因聲而悟道 

                    四諦、十二因緣,依道理起聞思修,以得解脫

     

      b. 一實三假–法相宗的說法 

         三假–聲、名、文句是三假 

         一實–當中的意義  

         唯識為體–聲名文句離不開意識,所謂萬法唯識、

             聲名文句假相因八識田識心分別、執著所現。

     

      c. 一法印、一真法界–性宗的說法  

         真如是諸法的本體,雖然萬法有種種相       

     

6/25   

   

   

     依據《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把佛法分為大乘、小乘。 

     小乘的經律論三藏–證到涅槃,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大乘的經典

         一法印–談一真法界、談一實相。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體相  

        以大乘、實相為體,講真如法身、講實相。

        佛法中七真如:流轉真如、實相真如、唯識真如、安立真如、

                      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

        佛說四十二章經,都有提及。

          1.流轉真如–真如流轉六道,十法界都是真如所現 

              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能與量(熱與光),

              都是真如當中產出。

              打坐時,勿執著虛妄境界,否則無法探究根源,

              證到實相、契入真如。 

              真如流轉六道–造了惡業,就是在六道娑婆世界,

                  在這聞法修行,真如又轉為淨土,

                  最高淨土是常寂光淨土,清淨真如,法身,

                  菩提、涅槃。 

                  受持五戒–人道果報,真如在娑婆世界

                  修十善–天界果報,真如在欲界天 

                  修四禪八定–真如出欲界天、色界天

                  修四諦–真如偏空 

                  修六波羅蜜–真如成菩薩道 

          2.實相真如–真如依中道實相為緣起,就是實相真如。

              這是最高的,就是中道、實相、菩提、涅槃、

              清淨法身、實實在在的相貌、實實在在的如來。

              如來,就是實相真如,這念心沒有來去之相。 

          3.唯識真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十法界都是唯識所現,心生則種種法生。

              唯識:心念一動,八識的種子現行,就有一個境界。

     * 趙子昂畫馬公案 

         畫了107匹馬後,苦思第108匹,晝思夜想,

         太太竟在床上看道一匹四腳朝天馬,

         趙子昂驚醒開悟:1.心意識的作用,想馬變馬 

            2.完成第108匹馬,四腳朝天 

         從此結束畫馬,開始畫佛像,想成佛。 

         這就是唯識所現。 

   

6/26   

   

   

          4.安立真如–每一件事情的建立,都有其緣起

                佛很慈悲,依據我們在真如的修證,

                建立沙門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初果向、二果、三果、四果 

                      在無常經統稱為八輩上人,

                      這就是安立真如。   

                淨土分為: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 

                          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

                          這些都是安立真如。

                佛為度眾生,所建立的種種道理、層次、差別。

                就像學校分成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

                     專科、大學、研究所,這就是安立。

                     當然希望大家都能研究所畢業。

                修行也是如此,佛在真如當中依修證層次

                     安立聲聞果、緣覺果、菩薩果,

                     在羅漢果前再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這些都是安立。  

                以吃素來說,佛開方便,安立前方便,

                     不殺生、護生、吃三淨肉、五淨肉、全素,

                     這就是安立真如。 

      

          5.邪行真如–造五逆十惡,綁票勒索、詐騙錢財、侵占他國,

                      併吞世界。

                雖是邪行,仍有真如的作用。人有活動、有生命,

                有正命、有邪命。 

                強盜、小偷也有真如,流轉六道,也是真如所現。

                邪行真如,就像做惡夢,隨眾生惡業而現,

                要受盡苦報。 

     

          6.清淨真如–菩提、涅槃、身心清涼。

                想要證到清淨真如,必須有正行

                有正行,最後才達到清淨真如。

                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7.正行真如–修戒、定、慧,去除貪、瞋、癡,

                      修六波羅蜜。   

                這是最終目的,正行真如。

                如來所說一切道品正行之法, 

                都是依真如理體而立,就稱為正行真如。 

     

6/27

     

     

   3. 明宗–明瞭宗趣、宗要。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體性是真如,宗趣是要見性。

          所以這部經是要以無念為宗,先要契悟這個道。

          當下這念心沒有雜念、妄想,了了分明、寂照一如。 

      要識心達本,菩提心及本來面目、本具心性。

      這部經是大乘,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識心達本為宗。

   

   4. 論用–論它的作用、利用  

     

      一切經律論都是以持戒為清淨、斷除煩惱為用,

          又能自利,又能利他。

     

   5. 判教– 

     

      佛說法分為五時八教。

      49年說法分無個層次: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6/28       

   

         

      時:代表這個經教道理的深淺。 

          五時似乎很分明,其實是互通的。

        

      智者大師運用法華經,把五時譬喻為五味:

         1.乳 2.酪 3.生酥 4.熟酥 5.醍醐。

      佛說四十二章經,暫定為方等時,列於華嚴時、阿含時之後,

         在五味中是第三.生酥味。

      依據菩薩戒經來說,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佛,

          真如實相沒有去來,化身已來八千次。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是能說之人,四十二章是所說之法。

         四十二章是別,經是通。

      祖師五法–銷文、釋義顯理舉證勸修。

        1. 銷文:把文言文佛經一字一字或一句一句銷掉,

                 然後解釋字面上的意思。

        2. 釋義:講解一句或一段的意義。

        3. 顯理:顯出它的理,有為法無為法菩提涅槃。

        4. 舉證:現代公案、歷史公案、祖師公案,以增信心 

        5. 勸修:勸眾生依理去用功修行契悟。   

      

      譯者–竺法蘭、迦葉摩騰兩位尊者,於後(東)漢時期翻譯,

            成為中國第一部佛經。

            西漢為王莽所篡,光武中興,建都洛陽,

            東漢統治196年,佛法就是在這時期進入中國。

     漢明帝永平七年,皇帝派遣18人到西天求法,

         在月氏國碰到竺法蘭、迦葉摩騰兩位尊者,

         請了梵本經60萬言,將舍利及佛像載於白馬,

         送至洛陽,是為中國有佛經之始。 

     

6/29 

        

     

     孝明帝詔迦葉摩騰於鴻臚寺翻譯經典,共翻6部13卷,

       其後遷都洛陽,大多遺失,僅剩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行學佛要從理入,相信這個道理,菩提、涅槃、禪定、

       心即是佛、有因必有果,具足正信,修行才能進步。

 

 

二. 經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

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

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6/30

  

     

通序,證信序,證明這部經的正式紀錄,講經的人,地,時,因緣,聽經者。

    –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處成就眾成就主成就。

     

因緣為證 增長正信 

    

    此經的序是證信序,也是發起序。

世尊有十種稱號,所以為世所尊。從果報來說的。

世–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空間,器世間(山河)、眾生世間(在迷)、正覺世間(覺悟)    

尊–最尊最貴,至高無上,福德殊勝,人格、慈悲心、定力、智慧、

    神通妙用,皆為世所尊。    

世尊,現在佛、已成道、釋迦牟尼佛,主成就,說法之主。

時成就–佛成道後  處成就–鹿野苑  聞成就–五比丘 

眾成就–聞法之眾  信成就–佛所宣說,信受不疑      

以上六種成就具足,就是證信序了。

   

下一段是發起序,        

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

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世尊成道已,悉達多太子19歲出家、30成道。

釋迦牟尼佛至今的時間

1. 中國周昭王(1026BC)至今三千多年 

2. 印度阿育王碑考證,至今二千五百多年   

    

悉達多太子坐菩提樹下,於最後一世示現在人間成道,

上半夜悟四諦,證聲聞果位,

中半夜悟十二因緣,證緣覺果位,

下半夜睹明星,悟當下這念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7/1   

     

   

思而無思 入微妙門    

釋迦牟尼佛已證到這念空性、涅槃心、無為法,不住涅槃,

頓悟自心,便作是思惟:

  1. 佛性本具,但眾生迷失本性,枉受輪轉,要如何傳法給眾生 

  2. 該傳給誰  3. 那些人根機已熟,可先度  

漸修的法門,完全靠思惟,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思惟就是專注,一念相應,心與理相應,入禪定,契入無為法。

上根的人思惟當下就是修。中、下根之人經多次思惟,重慮緣真,

想久了之後,一剎那與理相應,契入無為法、入甚深禪定。 

      

公案:畢陵伽婆磋尊者腳踩毒刺 

   當尊者專心思惟四諦道理,突然腳踩毒刺而痛,

立刻驚覺:是誰在痛?腳痛?覺性痛?覺性在哪?

腳為何會痛?心知道腳痛?難道心有兩個?

尊者專注的思惟,痛就沒有了,因為痛就是一種虛妄的感覺。

沒有能痛的人,沒有能痛的腳,這念心契悟空性,

人也空掉了,沒有痛的心,沒有痛的身,

經過21天的空定,就斷盡六根本煩惱,

生老病死也沒有了,所以超凡入聖、成道證果。 

     

四十二章經有頓悟,有漸修,

所以這部經是屬於圓頓法門。       

   

7/2 

   

   

六根內住 離欲寂靜   

離欲寂靜,是最為勝:要想契悟這微妙法 1.要離欲 2.要寂靜。

欲–生死的根本,五欲七情,男女的欲愛、色愛。

男女之欲:

  1.色欲–貪色,用青瘀想對治,往生後的顏色  

  2.形貌欲–高矮胖瘦 

  3.威儀姿態欲–走路婀娜多姿 

  4.言語音聲欲–說話聲音 

  5.細滑欲–皮膚細膩 

  6.人相欲–男眾雄壯威武 

離欲–檢討反省,修不淨觀,耐住寂寞,守住這念心

      大乘–轉識成智 

      小乘–斷煩惱   

九住心–內住 續住 安住 近住 調順 

        寂靜 最寂靜 專注一趣 等持 

  內住–兩眼內視 兩耳內聽 收攝六根 心寂然不動  

  離欲 就要寂靜 無言勝有言 身心寂靜 殊勝法門 

  * 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寂靜法,了解它,時刻都是出世。住大禪定。  

    

7/3

   

   

定慧不二 無修無證  

禪和子公案 

老太太成就閉關,三年後出關,

女孩抱住他以測試,

禪和子說:枯木倚寒崖,三冬無暖氣。

老太太認為這僅有定而沒有慧,尚未開悟。

禪和子又去行腳,幾年後又來到老太太這,

老太太又成就閉關三年,

三年後出關,女孩又去抱他測試,

禪和子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給你婆婆知。

這次是定中有慧,達到無修無證的境界。

   

離生喜樂 成就初禪

住大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有修有證 

四禪八定通內、通外,凡夫、外道、聖人皆可修,

釋迦牟尼佛住大禪定–四禪,捨念清淨地。

初禪–離欲及不善法。

      欲:財色名食睡,男女之欲、名利之欲,修習十善

      不善法:打瞌睡、妄想、無聊

      惡法:五逆十惡

修六行觀–下厭苦粗障,上欣淨妙離

  初禪,有覺有觀,得五神通,沒病苦,沒粗煩惱,

        打坐時一瞌睡,馬上警覺,立刻覺察,對治瞌睡。

        打坐時想到其他事,筆記還沒寫,立刻覺察,把這個心收回,

        這就是有覺有觀,調身調心,沒妄想沒瞌睡,初禪境界現前。

        離生喜樂地,初禪的禪悅。(有火災)

  二禪,定生喜樂地 (有水災)

        初禪後繼續維持,有法喜、禪悅、產生法執,

        貪著初禪的禪定,心越來越細,

        察覺,不再貪著,離開禪悅,到更深禪定,

        產生更細微、微妙的快樂,證到二禪。

  三禪,離喜妙樂地 (有風災) 

        離開覺觀境界,只有當下這念心,

        繼續用功,心越來越細,快樂越來越微妙,

        進入三禪。 

  四禪,捨念清淨地 

        為脫離風災,離開苦樂兩邊,一念不生,進入四禪

        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

        思惟四諦,斷三界見思惑,漏盡煩惱,得漏盡通,

        得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

        釋迦牟尼佛有三明智、六神通,住大禪定,能降諸魔道。

   

7/4   

     

     

  魔: 1.內魔–五陰魔,由受想行識等積聚而生的苦果,病痛、瞌睡 

                   使心不得寧靜,聽經、聞法、修禪皆不得力,阻礙修行 

                  * 楞嚴經:五陰中每一陰各有十種魔境。  

               死魔,令眾生四大分散,夭壽損命 

               煩惱魔,擾亂眾生心神  

       2.外魔–六欲天的天子魔      

  降諸魔道,就是降伏這些魔,才能離欲、寂靜,住大禪定。

   

初轉法輪 度五比丘 

釋迦牟尼佛成就佛道,要弘揚佛法度眾生,

先講華嚴經,圓頓的法門,度菩薩根基

在鹿野苑講四諦法門,度五比丘

  佛出家後,最有佛緣的就是五大臣,

  憍陳如尊者過去生就有佛緣,第一個得度

  他聽了苦寂滅道後,就證得阿羅漢果,稱之為聖首。

  金剛經的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尊者的前身。

  忍辱仙人公案 

  歌利王帶妃子去山上打獵,妃子見忍辱仙人打坐,

  就去問佛法,歌利王發現妃子在忍辱仙人那,

  抓了忍辱仙人,想考驗他是否真能忍辱,

  用寶劍砍了雙手、雙腳,忍辱仙人說不覺得苦,

  還發願最先度歌利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歌利王不信,忍辱仙人說:我可讓傷口立刻復原,

  果然斷手斷腳立刻回復如初。

  後來在鹿野苑,佛果然第一個度憍陳如尊者。  

  鹿野苑公案 

  鹿野苑在波羅奈國,有很多野鹿,鹿王就是釋迦牟尼佛前身,

  國王常打獵,大量殺鹿吃,鹿王擔心鹿的數量減少,

  便和國王商量,每日呈獻鹿一隻,足供食用,也不需獵殺,

  國王欣然接受,

  另有一隊鹿群,鹿王是提婆達多前身,

  有次輪到有身孕的母鹿被獻,母鹿求提婆達多是能延到生產後,

  提婆達多不答應,母鹿去求釋迦牟尼佛這鹿王,

  釋迦牟尼佛願代她受死,國王見這鹿王來受死,

  奇怪你不是部下眾多,怎麼輪到你來,

  鹿王告知不忍母鹿懷孕先受死,願等她生完,

  國王大受感動,決心從此不再吃鹿。     

   

7/5   

   

     

三轉四諦 通益三機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鹿野苑開演四諦法門,

透過思維四諦能自己得解脫、斷煩惱,是小乘法門。

四諦法門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共學,

修行學佛,必須以四諦法門為根本。   

諦,就是諦理、真理,最真實的法門。

第一,苦諦。生、老、病、死苦,果報,從集諦來的。

第二,集諦。集合過去的善惡業,集合惡因,就產生苦果。

第三,滅諦。不種因,離欲、寂靜、住大禪定,用三昧正定,

            得涅槃的果報。 

            涅槃–寂滅為樂,四德:常、樂、我、淨。   

                  佛法中最高的境界。

第四,道諦。修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釋迦牟尼佛為五比丘轉四諦法輪,

    輪–1. 運載義:四輪運載眾生出六道輪迴,歸於涅槃

        2. 摧破義:四輪,像金剛,摧破、輾破一切煩惱    

   

    三轉四諦–1. 示相轉,度上根的人,一提示就契悟 

              2. 勸修轉,度中根的人,經過勸發才願修行

              3. 作證轉,度下根的人,佛以身為證,已證涅槃 

    每一諦有三轉,又稱為三轉四諦十二行。

   

7/6  

   

    

行有憲章 進止安樂   

度五比丘證道果:1. 憍陳如,火器  2. 十力迦葉      

    3. 馬勝,阿濕婆,頞鞞  4. 跋提,善賢 5. 摩訶男,俱利 

    這5人是 陪同悉達多太子出迦的侍者,

    1 , 2 是母系親戚, 其他3人是父系親戚。   

    馬勝比丘化緣時碰到舍利弗,引見佛聽法,即成道果。

    舍利弗是外道之師,與目犍連各有100弟子,

    舍利弗介紹好友一同隨佛出家。

    比丘是男眾受250條戒,比丘尼是女眾受348條戒,

    比丘具足

       1. 除饉–比丘讓眾生供養種福田,除去眾生的貧窮。

       2. 除惡–比丘修身口意三業,可除惡,得解脫。

       3. 乞士–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養色身。

       4. 怖魔–住大禪定,能降魔,成羅漢。

                羅漢:殺賊,無生,應供 

    許多比丘,提出疑問,請求如何修行,安住何處? 

    小乘–心要依止戒上,持戒清淨。

    大乘–無住心,只有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

          無念、無住。清楚、了了分明。

    進–弘法、修行、因地用功、度眾生,證果位,帶果行因。 

     

7/7   

   

    

承奉諸教 如說修行   

世尊教敕–言教,種種微妙之理  

          身教,行、住、坐、臥四威儀   

  敕–敕令,皇帝下詔書,佛是法中王,言教如同皇帝命令一樣重要。

合掌敬諾,而順尊敕–合掌,十指代表十法界不離這念心,

    恭敬在此恭聆佛法,完全信受奉行。

    順–1.順著教法去實踐  2.信順戒行  3.信順四諦真理 

   

證信序–世尊成道已,做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

        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發起序–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

        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序分–頭   

正宗分–身體 

流通分–腳,時間,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無窮盡流通、流布。 

            空間,從遠至近、從東至西、南至北,普遍流傳。 

     

7/8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

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

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

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佛言–此經是三惑漏盡,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佛所講。

      釋迦牟尼佛所說最真實的道理。  

證果–小乘聲聞四果的修證過程,

      果位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辭親出家–盡大孝,出家修行成道,能度脫父母

          解脫生死離苦得樂。    

          修行功德回向生生世世父母、師長。 

出家–才能成道,助緣 

      1. 清淨的道場,事上,環境上的清淨 

         理上,心清淨;人、事清淨、安定;

         身口意三業清淨,沒是非煩惱。 

      2. 外護,衣食住行的緣

         內護,師長指導佛法 

      種類 1. 出世間的紅塵家、世俗家,悟到空性

           2. 出五蘊家,破無始無明,證清淨法身

           3. 出煩惱家,入智慧家,轉識成智 

           4. 出無明家,出三界的生死,成就佛道 

      蓮池大師:出家四料簡 

           1. 在家在家–在家的居士,沒有修行學佛 

           2. 在家出家–身在家,心與出家的法相應 

           3. 出家在家–身雖出家,心仍罣礙家中種種煩惱 

           4. 出家出家–身心皆出家,言行符合出家眾作為

   

7/9   

   

   

識心達本,解無為法   

出家後要

  1. 識心: a. 肉團心–心臟、物質 

            b. 妄想心–前後念,生生滅滅 

            c. 真實心–菩提心,這念心性本空,涅槃、清楚明白 

  2. 達本:明心見性,這念心是本具

           體達畢竟空寂,又不執著   

  3. 解無為法: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諸法畢竟空寂又不住空寂 

               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    

               修行戒定慧三學為方便法門,再契入無為。

     

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無為當中不妨礙有為,無為是體、有為是用。    

  真正達到無為法,就是真正沙門。沙門就是出家修行者。   

  沙門–是音譯,又稱室羅磨拏,      

        義譯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釋子及沙門

    1. 釋子非沙門–釋迦牟尼佛這一族王儲子弟,雖是釋子,未出家修行

    2. 沙門非釋子–雖是修行人,但非釋迦牟尼佛座下釋子,是外道   

    3. 非沙門非釋子–在迷的眾生 

    4. 是沙門是釋子–依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修行 

  瑜珈師地論

    1. 勝道沙門–解行俱勝、道高德重的修行人 

    2. 說道沙門–還沒契悟聖道、這念心,專門研究教經弘揚佛法 

    3. 活道沙門–還沒悟到無為法,依道而活,道業精進努力 

    4. 污道沙門–所行非法,與佛法正道不相應的出家眾

  大智度論

    1. 有羞僧、有羞沙門–有慚有愧的沙門,慚愧懺悔 

    2. 無羞僧、無羞沙門–不知羞、愧檢討反省 

    3. 啞羊僧啞羊沙門–出家,卻不知修行

    4. 真實僧真實沙門、勝道沙門解行俱勝、道高德重的修行人  

   

7/10   

   

     

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持戒,之後要進止清淨–進:動,止:靜,

   靜則一念不生,心達到寂靜無為

   無為不礙有為之用,有為之用:動

   動如獅子吼,靜如涅槃城。

   動時弘揚佛法,讓邪魔外道皈依三寶。 

   高峰妙祖禪師: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

   這就是真正的沙門、比丘。      

四真道行,成阿羅漢–依據四諦去用功,就可證得阿羅漢果。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日可令冷,月可令熱,

   佛說四諦,不可令異。–神通可讓太陽變冷,月亮變熱,

        但無法讓四諦的真理改變。       

現在種因,未來得果,因緣果報也是真理。

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

    這就是人生的真理。

涅槃當中有常樂我淨四德。      

依四真諦修行破除煩惱,修道成就,

     斷盡三界中見惑和思惑,就證到無為法,

     證明六神通,證得羅漢果。

     四果阿羅漢果屬於無學位,證到無為法、就證得羅漢果。 

     前三果是有學位、修道位。 

出家,持戒,以戒為根本,出家受三壇大戒,

    比丘、比丘尼受菩薩戒,稱為增上戒學、增上定學,

    落實修行才能契入無為法,證到阿羅漢果。

    解無為法–由有為契入無為

 

7/11 

   

   

沙門,成為真正出家人 

  1. 識心達本–明白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契入無為法 

               見性、見菩提心,了達空性 

  2. 解無為法–證到涅槃境界,指 1. 有餘涅槃  2. 無餘涅槃 

     證阿羅漢果  

  二條件通大乘、小乘。 

涅槃–1. 有餘涅槃–已證涅槃境界,報身還存在 

             成就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身   

      2. 無餘涅槃–進入涅槃,灰身滅智報身滅了,

             捨五分法身  

      3. 無住涅槃 

      4. 自性清淨涅槃 

      皆屬無為法  

阿難尊者: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孔子:朝聞道,夕死可矣。即識心達本 

阿難尊者涅槃公案

    阿難尊者聽一沙門念偈言: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

不如生一日,而得賭見之。 

阿難尊者告知,正確觀念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沙門回家問師父,師父告知,阿難尊者老朽已,觀念錯誤,

次日沙門仍如是念偈言,阿難尊者又問之,為何仍念錯,

沙門回答師父的說法,

阿難尊者了解正法很難住世,告知弟子將在恆河入涅槃,

次日阿難尊者在恆河上方,發出三昧真火把色身燒掉,

入無餘涅槃,舍利分布恆河兩岸,讓大供供養舍利。

   

無為法 

  1. 小乘–指  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2. 大乘–指  這一念心 了了分明、寂照一如 

沙門 

  1. 形服沙門–穿僧服出家,三業不淨,不守四威儀

  2. 威儀欺誑沙門–對於空、無為等究竟法義,怖畏不修

  3. 貪求名聞沙門–貪求名聞利養

  4. 實行沙門–形象、實質具足沙門意義 

    

7/12 

   

   

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禪宗,理上識心達本為開悟,悟後起修第一步,常行比丘二百五十戒。

禪宗祖師:持戒第一,參禪為先。

修行如造七層寶塔,地基就是戒行,二百五十戒持戒清淨,

識心達本是最高層。

戒就是別解脫,別–個別,個別解脫,

持一條戒,解脫一煩惱,

二百五十戒,就進止清淨。

古德云: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

無為法–一念不生,不起心不動念,這念心清楚明白,

        清淨心、菩提心、涅槃性、空性現前。

進止清淨–靜時一念不生,

    動時,善行善念,口無四過,這念心清淨、清楚,

    修善法,了達能所具空;弘揚佛法,沒有能說之人,所說之法。

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時刻覺性存在、作主,

     安住在不動的這念心上。

四真道行,契入四諦法門、真空、無為,達到阿羅漢的果報。

  1. 苦諦–了知人生種種苦,知苦 

  2. 諦–知苦從上來,斷集 

  3. 滅諦–寂靜涅槃之樂,慕滅 

  4. 道諦–想證寂靜涅槃的果報,就必須修道 

無生、無學––用四種真諦之道修行,證到阿羅漢果。

禪、淨、密、律,修行最後就是達到無生的境界。 

證阿羅漢果報,得解脫智,即說無生偈:

  我生已盡–這一生到此為止,不再受三界生死輪迴 

  梵行已立–這念心常住清淨無為當中 

  所作已辦–煩惱已斷除、漏盡 

  不受後有–不再有生死輪迴的業報 

證阿羅漢果

  1. 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  

  2. 持守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 

  3. 修四諦法門–這是大乘、小乘、漸修、頓悟、顯、密,

          一切行門,都以四真道為根本。 

   

7/13 

   

   

四諦是人生的真理,不可能變動。

  1. 苦諦: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回頭,把念頭轉過來,才能脫離苦海。

     在起心動念處用功最重要。

     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三粗–起一個念頭而不覺,

         就生出三個細的煩惱;再不覺悟就長成六個粗的煩惱。

     人生有八苦,苦果現前是過去過去種的因。

  2. 集諦:

     集就是因,集和過去的善、惡業因,感招今生的苦果。 

     想要離開苦果,就要從因上努力。

     修行對於苦要有真實的了知,否則會以苦為樂。

     眾生在迷,以苦為樂。

  四諦法門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所共學。 

     行菩薩道,若不修四諦,悲心願力則不易發起;

     修小乘,不了解四諦,無法成道證果。

  諦–不變的真理。

   

7/14

 

   

八苦 

  1. 生苦–1.小孩一出生,接觸到風、空氣、冷熱,就感到苦而哭喊 

           2.母親懷胎十月,就像胎獄,母親就感到苦

           3.若母親難產而死,這是苦上加苦   

           4.懷孕期性行為,若造成胎兒感染,導致生病畸形,也是苦上加苦

           5.懷孕期母親吃刺激食物,或心情感受刺激起伏,

             都可能刺激胎兒的身心健康 

           6.若父母懷孕期,身心愉快健康,受三皈依,

             修六波羅蜜、誦經、念佛號,小孩生下就會身心健康   

           7.若父母懷孕期,經常打架鬥嘴,胎兒身心發展

             容易有不好的影響 

           8.人心中有貪瞋癡,就會產生毒素,奶水也會含毒,

             嬰兒喝了自然身體不健康。 

           9.父母自己造業,禍延生出的小孩,將來共同承擔,

             這就是共業,生苦的延續。  

     

7/15   

   

       

  2. 病苦–1.一生當中,很難逃脫生病,這就是病苦。  

           2.病是從業障所生,若無消業、轉業,就無法對治。

           3.醫學研究大量使用動物,殺業太重,壞處也多。

           4.從這念心上努力,去除貪、瞋、癡、慢、疑、邪見,

             進一步契悟空性,就能從根本上治病。

           5.起慈悲心、平等心、誦經、持咒、念佛、打坐,

             把心安住正念,由心理轉變我們的生理。 

  3. 老苦–年齡到了,人都會老,身體機能變差,就是老苦。

  4. 死苦–1.到了最後,人都會死,死時很痛苦,就是死苦。

           2.臨終時四大分散,一生的惡業會顯現出來。 

           3.若做了善業,看到則是好的境界。 

     * 淨土宗講因圓果滿,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當下這一念心,

           做善事就在造淨土;做壞事就在造地獄。

           因–指過去做的努力,善業、淨業圓滿,就看到淨土、光明。 

           若惡業因圓果滿,臨終時恐怖的境界就會現前。

      

7/16       

     

     

    學打坐–依風大起修

      1.修數息:數出息,不數入息 

      2.修隨息:第一步,觀照氣息的一出一入

                能數的心沒有雜念,綿綿密密 

      3.第二步:只觀照氣息的出入,什麼念頭都沒有 

      4.第三步:將心念放鼻尖,出入息也放下  

    

    禪修的進程 

      1.初禪:有瞋心,招感火災

      2.二禪:有貪心,招感水災 

      3.三禪:有癡心,有出入息,招感風災 

      4.四禪:沒有出入息 

    覺悟–了知萬法的虛妄不實

          從無明大夢中覺醒,心安住定慧等持一真法界,

          始終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契悟本心,

          從生老病死流轉中解脫。 

     

  5. 求不得苦–欲望始終無法滿足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知足常樂 

    * 食物好不好吃 

      1.心的作用–心愉快,好吃;不愉快,不好吃,食之無味 

      2.習慣–各地方的人,有各自喜歡吃的習慣 

              酸甜苦辣鹹 

      3.執著、分別–某些菜有特定營養,可治病 

 

  6. 怨憎會苦–冤結仇恨的人相逢    

         做人做事要留退路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善緣

         有因有緣事易成  

         菩薩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隨順因緣布施、讚歎、和光同塵、利益眾生 

   

7/17

   

   

  7. 五陰熾盛苦–心有色、受、想、行、識的作用,屬於心法,

         合稱五蘊,或五陰。五陰熾盛苦是指生理、心理的變化過程中

         所產生的苦惱。 

         學習禪修初開始,會產生八觸–動、癢、冷、暖、輕、重、

            滑、澀的現象,這也是五陰熾盛苦。

         青少年時期,身體快速成長,心空虛找不到依靠,易起煩惱 

            這也是五陰熾盛苦。     

         對治的方法是誦經、持咒、打坐、發大願、修止觀來調身心。

         心經:照見五蘊皆空。能照能觀的這念心回光返照,

               體悟五陰空性,觀空五陰,便不再熾盛受苦。    

         禪修最初的八觸境界能夠調和,身心得到輕安,

             對此境界不執著,繼續用功,慢慢得到欲界的禪定,  

             身心泯然,即入未到地定,再繼續用功,

             最後真正得到定境,由此生初禪,此即初禪的前方便。

         九住心–調和五陰的變動與牽引的過程,分九層次,

             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

             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 

   

7/18

  

       

  8. 愛別離苦–有愛就有別離之苦。

          愛就是恨,親就是冤 → 保持平常心、平等心。

          對治–以冤親平等的心待人。

          以文會友,

          佛法:以道相交,以慈悲心、平等心、關照心來共同修行。

          佛法:不講情愛,提升成慈悲,讓慈心廣大無邊。 

   

  認識八苦,了解苦從何來–集 

  集–由過去與現在的所產生,有因即有 

      有則有生則生 

  要知苦斷集   

    

     化緣牛奶公案     

  佛陀感冒,阿難尊者外出化緣牛奶, 

  母牛說:我發願將供養的功德,回向早日捨離牛身,成就解脫果報 

  小牛說:我發願以此供佛功德,成就佛的智慧,普渡眾生

  佛陀說:發願很重要,母牛以後投胎為人,出家修行證小乘涅槃果位

          小牛未來成就佛果,號乳光如來。 

     

  發大願–發菩提心,證菩提果 

          發出世心,證出世果 

          發無上菩提心,證無上菩提果 

          持五戒,得人身 

          持五戒十善、菩薩戒 

          以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四大菩薩願行 

          起大悲心,發大願行 

   

7/19   

   

    

  依四諦法門–苦、集、滅、道,來修行,就能解脫生死證阿羅漢果。 

想要覺悟第一步就要知苦,知苦才能離苦。

修行佛法要以苦諦為根本,若不知苦,就不易發起修行的信心。

人道眾生分住四大部洲–南贍ㄕㄢˋ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 

我們這世界屬於南贍部洲,因有苦,才能精進勇猛修行,

值佛聞法的因緣在四洲中最為殊勝。

北俱盧洲的人福樂最勝,活到千歲自然往生。諸佛不生此土,

佛法稱為八難之一。  

八苦,人人都逃脫不得,此苦從集而來,

過去造的善、惡業,今生就感善惡夾雜之果,

若不知苦,就無法發心修行,斷除所造惡因。

斷除貪、瞋、癡、慢、疑、邪見,

在起心動念處下功夫,心作的了主才能了生死。

心才是根本,要學會關照心念。

凡夫的念頭,從朝至暮都在生滅當中。

念頭當中還有生住異滅四相,

一個粗念頭,就有四個小的生滅在當中,四相遷流。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凡夫的心念,從早到晚不斷生滅遷流,

這就是行苦。不斷起惑、造業、受苦。

若能悟到這念真心,才能了達虛妄的假我、妄念,

不再迷惑、顛倒、受苦。 

   

7/24   (電腦恢復,繼續更新) 

   

   

苦諦是果,集諦是因,過去種的因,感現在的果。

定業難逃,誰也沒辦法避免。

要消業,要從因上努力,心念就是因,起一個念頭,就感一個生死果報。

所以當下要覺察、覺照,轉而思惟修六波羅蜜,

誦經、念佛修加行,這就是轉識成智。

進一步能所俱空,思惟的心放下,這念心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動,

契入一真法界,佛法界。

禪宗祖師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完全在這一念心。

憨山大師云: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也是這念心。

禪宗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煩惱化掉、不起煩惱即是菩提。

有修行,業障現前時,就能重報輕受,消業、轉業。

知苦斷集,斷就是觀照、觀心,才能脫離六道輪迴。

古德云:三昧加持力,定業也可轉。修正定得三昧,才能消業、轉業。 

   

7/25

   

   

滅諦:滅–寂滅,寂–寂然不動,寂滅之道是無為的境界。

      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如如不動,就是轉識成智。

      所證得的果報,寂滅當中沒有苦,

      具足常樂我淨四德–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一切法中最真實的就是菩提和涅槃。 

小乘–入到寂滅,體證寂滅  

      在六根門頭用功,六根接觸六塵,覺察、覺照,

      背塵合覺,不再攀緣塵境起惑造業,

      滅除煩惱,契入空性之理。 

      悟滅諦道理,心得解脫,破了我執,煩惱盡滅,

      入到真空,證到偏空,安住偏空涅槃中,

      涅者不生,槃者不滅–煩惱不生,清淨心不滅。 

大乘–轉煩惱成菩提,轉識成智

      一念迴光不打妄想,當下煩惱即菩提,就是轉的功夫。 

涅槃 

    小乘–1. 有餘涅槃 

          2. 無餘涅槃 

    大乘–3. 無住涅槃 

          4. 自性清淨涅槃  

古德云: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

    菩提–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覺性。

    覺–要覺察、覺照、覺悟; 

        要照空、照假、照中 

        這念清明的智慧心要存在。   

小乘住偏空,如飲三昧酒。證到偏空涅槃,

    住在空性當中,執著偏空涅槃境界。

大乘菩薩,空也不執著,有也不執著,不住空、有。     

   

7/26 

       

   

想要證到寂滅的境界,就必須修道,

修三十七助道品為因,便能證得涅槃果德。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助道品–幫助我們達到涅槃境界

佛說無常經云:三四二五理圓明,七八能開四諦門。    

修三十七助道品,能開啟四諦的真理,達到涅槃之境,

    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三乘所共同學習。 

    

四念處 : 念–想念,今+心,始終不離當念,用四念處 觀照自心, 

          別相念–個別來修 

          總相念–在一個觀法當中具足其他三個 

          四念處,念就是思惟,屬於漸修。

          站得住–頓悟自心,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 

                  清楚明白,如如不動,處處作主 

          站得長–從早至晚保任它,三昧現前,契入佛智慧,如來心。 

  1. 身念處–觀身不淨      

         透過觀身不淨觀察思惟,破除對欲愛、色愛的執著

         頭髮–不洗會發臭,孳生細菌,老了變花白、掉髮。

         眼睛–早晨有眼屎,發病生青光眼、白內障。

         鼻子–有鼻屎,流鼻涕,生病鼻竇炎、鼻蓄膿。

         耳朵–有耳屎、耳垢,生病發炎、發膿。 

         嘴–不洗刷發臭,生病發口臭。

         九孔–排出物流不盡。 

         佛法說:身體如八萬四千戶蟲,它要吃喝,

            這就像滿身的細胞。 

         觀身不淨,就能破除對色身的執著。

   

7/27    

   

   

         依著不淨觀的道理重慮緣真,千萬遍的思惟,    

             直到破除執著,斷除煩惱為止。

         三月之病,須六月之艾,六月之病,須三年之艾。

         心病就由這念心把它轉過來,用這念心思惟,   

             來對治煩惱。

         觀身不淨–種子生處,內外體相,無一是淨。

             1. 種子不淨:男精女血,神識入胎,受精卵不淨 

             2. 生處不淨:兒從產門出生故不淨 

             3. 自相不淨:身有九孔,常流不淨 

             4. 自體不淨:從頭到腳三十六物當體不淨 

             5. 究竟不淨:業竟報終如朽敗木皆是不淨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修觀,觀察身體等等皆是不淨,

             重慮緣真,反覆思惟,對治貪愛的煩惱,

             進而歸到中道實相,對治欲愛的心病,

             轉識成智。 

   

7/28     P.20  

   

   

  2. 受念處–觀受是苦     

         色受想行識識五陰境界。陰–太陽被云遮蔽。 

         撥雲見日,除去雲層,才能見太陽光明。

         五陰境界,用觀照、思惟的方法去除。 

         受陰–五陰之一,受–感受,領納為受,

         接收外面苦樂境界而產生的感受。

         受: 1. 樂受–快樂的感受,若貪著,

                       追求、造惡業,將受報。

                       有壞苦–壞掉、滅掉,享受完就沒有了。

                       快樂的結局,就是煩惱。 

              2. 苦受–苦苦,忍受痛苦,苦上加苦,

                       最終就是苦。

              3. 中庸受–捨受,不苦也不樂,

                         行陰–有細微的念頭生滅,

                               妄想分別、患得患失,

                               念頭不停,這是行苦。 

         觀受是苦–思惟以上三種苦,對於感受不起執著。  

       

7/29     P.21  

   

    

  3. 心念處–觀心無常 

         觀察我們的心念是無常的。  

         心念的變化:

           1. 生相  2. 住相  3. 異相  4. 滅相 

         思惟心念的無常、空性,化解妄想、煩惱、無明、業障,

         這是解脫的法門 

   

  4. 法念處–觀法無我     

         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故無我–沒有自性。

         法: 1. 法性  2. 法相–東西的相貌  

         一切法無法獨立存在,要具足因緣和合,才能成就。

         緣起法–就是無常、空性。

         心生萬法,萬法唯心–一切法都是緣起。

         觀法無我–思惟、觀察緣起性空的道理。  

         一切法都是仗因託緣所生–仗自己的因,託外在的緣。

         諸法就是因緣假合之相,相是假有,性是空性,故不執著。

         這個法門對治執著萬法為實有。

         思惟因緣假合,不執著假有,不住斷、常兩邊,

             當下就是真空,得到解脫。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積極面對因緣。

         思惟緣起,無我,沒有自性,所以性空

         觀法無我,所以不執著一切萬法。 

   

7/30       P.23  未完  

     

       

         小乘–悟到緣起性空 

         大乘–1. 建立緣起: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出世法的緣起,假有。  

               2. 運用緣起:因緣具足,辦事順利 

               3. 不住緣起:不執著,不起煩惱       

         功德歸三寶–三寶是因,所以大眾來學佛

         好事給他人–具足因緣,成就佛事,讚歎大眾發心護持

         壞事自己檢討–檢討反省,自己的不足,要繼續精進 

         菩薩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因萬法都是因緣和合,

              心中無罣礙,得清淨,能觀之心,所觀之境,

              與這念心相應,就入定了。

         聲聞–悟到萬法皆是因緣假合,法空,

               斷除貪瞋癡慢疑邪見,破除執著,

               證到空性,得解脫。

               但尚有法執,執取一個空,入了空定:偏空涅槃。 

         菩薩–了達因緣和合,了解空及假有,

               不廢因緣,創造因緣。  

         福報–外在種種因緣就是假有,就是緣起、福報,

               就是緣起法。

    

7/31       P.23                

   

     

思惟內四大,外四大皆是空,如此破除我執,證到空性,不起貪愛。     

觀受無我,也是空,沒有自性。     

不苦不樂受就是心念的生滅,是行陰,還是空,是虛妄。     

有念有想,屬於眾生;無念無想,就是佛。 

持咒念佛誦經都是方便,由有想歸於無想、有念歸於無念,就是助道。

透過這些加行,以念止念,幫助達到無念、空性、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沒有生滅,就破執著。

根塵接觸,產生虛妄境界–心、意、識。

參禪,就是要離心、離意、離識。

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心有受想行識四個層面,

一切都是空性、假有,思惟緣起性空,以破我執,智慧心現前。    

    

8/1       P.25

   

     

四念處–觀法無我  對治  執著諸法為實有

        觀身不淨  對治  執著男女的貪愛 

        觀受是苦  對治  執著感受以為樂 

        觀心無常  對治  執著心境是常   

        四念處是對治煩惱、執著的重要法門。      

       

修四念處觀,先修別相念,分別來修,個別來分析思惟。 

    總相念–個別修好後,進一步一個當中具足四個觀法。

            一個具足四個,四個又不離這一個。      

            觀受是苦,觀身、心、法也是苦。

            觀心無常,觀身、受、法也是無常。  

            觀法無我,觀身、心、受也是無我。 

            觀身不淨,觀受、心、法也是不淨。 

     

思惟總相念,就能斷煩惱、了生死,

    由粗心到達細心,達到法法無礙、事理無礙、事事無礙,

    就能產生神通和無窮盡的智慧。     

   

小乘–修四念處觀,破除執著、生死,但還有法執。

大乘–修一切法,能思、能想的這念心銷歸自性, 

      保持正念,堅住正念,一念不生,萬法無咎, 

      進入中道實相,才是最上乘的法。

 

上上根器的人,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需依思惟修的法門。

一般人習氣重,要漸修,各別對治,改過、懺悔。     

修四念處觀,是以有念對治有念。       

堅牢尊者證道偈:九孔流不淨,如廁蟲樂糞,愚貪身無異,

                憶想妄分別,則是五欲本,

                智者不分別,五欲則斷滅,

                邪見生貪著,貪著生煩惱,

                正念無貪著,餘煩惱亦盡。          

在這一念心上來修行四念處觀,專門繫念–把心靠到法上,

    重慮緣真,相應了,就入定、得到三昧。       

 

8/2       P.26          

 

   

三十七助道品–四正勤、四如意足     

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 

        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 

勤–積極去做  正–正確的事,五戒十善、三皈五戒、六波羅蜜 

經云:念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只起善念     

掃地、掃地、掃心地。外面清淨,內心也清淨,

    能夠消除我慢,滅除貪瞋癡,增長善根。 

已生善念令增長–生起的善念要持續,時刻現前。    

未生善念令速生–靠發心,積極去做事。 

    為道場、佛法、眾生、道業去著想。    

    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已生惡念令滅除–經常檢討反省,身口意。

    有沒有恭敬心、誠心、嫉妒心。 

    不遷怒、不貳過。 

未生惡念令不生–檢討反省,這些惡念是否還未生起,

    也要消滅於未然。 

正勤–落實,要有恆心、長遠心。 

   

8/3       P.28    

    

   

三十七助道品在四諦中屬於道諦。

依三十七助道品的方法用功,可修成阿羅漢果。 

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進如意足、慧如意足。  

如意–稱心如意,證到三昧境界,啟發神通。  

      神通,由定產生,定–三昧。 

      定–產生神通、感應 

      慧–斷除煩惱、超凡入聖

定達到最高境界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定,修四念處觀,

  超越四空定,漏盡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

  四禪八定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安住定境

      經八萬大劫,定力一散,仍要受輪迴

  必須定慧雙修、漏盡煩惱,證到真空、涅槃、超出三界。  

  佛說四十二章經: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四如意足 – 漸次修行的定

  1. 欲如意足– 欲:希望、念想  

         修時,先起一個念頭–欲 

         例如:證到初禪,遠離人生苦 

               生到淨土,得解脫之樂 

         由這個欲繼續想念,就是修 

         淨土法門是一種欣厭法門,四禪八定也是。 

         欣:希望、嚮往  厭:厭離  

         欲如意足,設定目標,持續念想 

        

  2. 念如意足– 念:念力,能想的這念心   

         時刻提起這個念頭, 

         念力達到一個絕對的境界,

         境界要歷歷分明,

         最後心境相應,就修成功了。

         必須專注,修禪定,靠自己的念力。  

         1. 修五停心觀–心定下來 

         2. 修四念處觀–去貪瞋癡,心念集中,定慧具足

         3. 修四如意足–產生的神通是自在無礙 

         若無修 1 , 2 ,心不清淨,所想境界就不清淨。

  

  3. 進如意足– 進:精進,不斷重慮緣真 

         時刻精進,專注此法門境界,心無散亂、功無間斷。

     

8/4       P.29  

     

 

  4. 慧如意足– 慧:能想的這念心清楚明白, 

                    所想的境界歷歷分明。

                    對此境界不生貪愛、恐怖,

                    把能想的心、所想的境界化掉、空掉。    

         心想所生的境界,是真空妙有,如夢幻泡影,當體即空。

         能觀、能想的這念心安住正念,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寂照一如,就是菩提心、涅槃性。 

         一切法門都是方便,由這些方便達到究竟解脫。

         究竟解脫–這念心安住正念、正定,

                   心境一如、觀智一如,超凡入聖,了生脫死。 

   

         心專注,就是念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都是法。

         念–就是想念。

         內住–把心念集中,專注在一個境界 

         續住–繼續不斷在這上面思惟、想念 

         安住–再精進到安住 

         這就是修禪定的方法、方便。

  大乘–依心起修、依性起修,適合上上根機、開悟、有信心的人。

        依心起修–這念心清楚明白、了了分明,能作主,

                  不打妄想、不打瞌睡。這念心就是覺性。    

        依性起修–了達一切法都是空性,不理任何境界,

                  這念心就是空性。

        到達沒有昏沉、妄想,這念心能作主,這就有觀照般若。

        達到一念不生、清清楚楚,就與本心本性相應。 

        本心本性–這念心清楚明白、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就是菩提、涅槃、本具的心性。 

        再精進就是要站得住、站的長,保任夠久。

        行亦禪,坐亦禪 

        依心起修、依性起修、全修在性,

        一切都是方便隨緣止,把心靠到一個境界上作為方便。 

        隨緣止–隨著外面的因緣修止、修觀。

        人在哪裡,心在哪裡。

        動也是修、靜也是修,修行就很踏實。  

   

8/5       P.30   

     

   

  4. 慧如意足– 慧:就是智慧、能觀之智。 

                觀:想念、思惟、觀照–空觀、假觀、中道實相觀。 

                能觀這念心清楚明白 

                所觀的境界清清楚楚,這境界是想念所生,假相。

                依據真如、法性、真空所生。 

                空當中能生妙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一空一切空–能觀這念心、所觀這境達到心境一如,

                就是中道了義、真正實相,清楚明白。

                一中一切中–過去、現在、未來,都在實相當中, 

                這就是智慧,由前面的方便,歸於中道實相, 

                這也是四如意足,屬大乘佛法。 

                假觀–觀一切法是假 

                一假一切假–先把假觀修成功,還要不住假有,

                若執著以為真實,就成法執,始終不得自在。 

                歸於正念,了無一法可得,只有這念心存在,

                安住清楚明白、了了分明、作主的這念心上。

                這念心就是菩提心,始終在這,一念不生, 

                一念萬年、萬年一念,經無量劫,始終存在。 

                這法門修成功,就能住壽一小劫; 

                最後歸於中道實相。

                中道實相–一切法不離當下這念心,

                清楚明白、作主、不動。

                這念心要專注,覺察、覺照,不能急。

佛經說:出家修行 1. 修一切善,無善不修 

                 2. 斷一切惡,無惡不斷 

                 3. 度一切眾生,無眾生不度 

這屬於四正勤,有無量的福報。

修了四正勤,再修四念處觀、四如意足, 

這就是修福又修慧。 

金剛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有智慧,不會執著善法,

    了知一切境界如夢幻泡影,好事不執著,壞事更不執著。 

非法–貪、瞋、癡,貪財色名食睡,起瞋心、生無明。   

四念處–觀身不淨,就是對治貪欲,對治成功, 

    將這法門放下,能觀這念心安住正念, 

    安住如如不動、了了分明的中道實相,

    契入不可思議的境界。 

   

8/6       P.31     

      

     

中道實相,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都是可思議的境界,

   所以稱為助道品。

用四念處觀幫助自己淨化心念,

用四正勤來對治我們的雜念、妄念、惡念,

    當這些念頭都沒有了,四正勤這個法門也要放下,

    這念心安住中道實相上面,契入佛智。  

修四念處–觀身不淨,這就是假觀,所以一假一切假,

    了知假有是虛幻不實,不住假觀,就是菩薩境界,

    能斷界外塵沙惑。

    空也不執著,假有也不執著,統統歸於自性菩提、

    中道實相,都歸於這一念,就是一中一切中。

    中才是究竟,修中道實相觀,成就金剛定,

    破無始無明,成就慧身,得究竟解脫。

這些是修觀行的次第,了解次第,就不產生法執、謬論、邪見。      

密–這念心,能觀之心。能觀之心清楚明白,

    所觀之境了了分明、心境一如,一切法歸於這念心,

    不去不來、不生不滅,這就是最上乘的密。

祖師修觀行口訣: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

                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

    觀空、觀有都是境界。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心與境,

    也就是禪宗的賓與主。主是能觀之心,賓是所觀之境,

    觀空、觀假,最後都要放下,不要執著心與境,

    這念心保持專注、作主。

    進入實相,完全達到純一直心,

    即如來不生不滅境界,這就是修觀行的次第。  

    

8/7       P.32  

   

    

五根 : 根–根深柢固,樹才堅固穩重    

  1. 信根–學佛,最重要的是信心。 

       初信–信佛菩薩、神明、法門很靈驗。   

             事上信–生病、救苦救難、得保佑, 

             有事無理,信心沒生根。

             境界一來,不靈驗,退失信心。

             屬於民間信仰。

             社會上的習俗,跟著父母拜或信,

             也是初信。僅在事上信,沒有生根。 

     

8/8       P.33      

     

     

       正信–信仰觀音,了解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學習祂的精神,耳根圓通、

                 如來自性、安住正念、正定、大慈悲心。 

                 觀音–聽音、聽法這個心,人人本具的自性,

                 在因上用功,反聞聞自、六根歸一、

                 得三昧、證法身,起神通妙用,

                 了知眾生心念,這就是果位上的觀音。       

             信仰觀音:信事–尊重、禮拜、供養觀音 

                             消業障、增福慧 

                       信理–能拜、能求觀音的這念心, 

                             保持清淨、平靜,有定有慧, 

                             大慈大悲、冤親平等,這就是自性觀音,

                             如此信心生根,不再受祂人動搖。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都是方便,假相。

             真正的觀音,就是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把心收回,六根歸一,

                 歸於究竟寂滅,相信此理,繼續修行、用功,

                 這就是信根。   

   

8/9       P.34  未完      

     

    

       正信–1. 正信因果:深信因果的道理 

             2. 相信人人都有佛性 

             3. 信事、信理、事理無礙、圓融,  

                有修、有證、有戒、有定、有慧,心清淨,得感應。 

             4. 信要生根,不要懷疑,有了根,才有力量,信心不退。

       有信根–了悟人生真理,心即是佛、法即是道,

               這念心安住正念,不著有、不著無,

               就是生根了。  

               修行學佛,出家、在家,這最重要。 

               信因:修行是出世的因,一定得解脫。

               解脫:煩惱漏盡,就是聖位。

               漏:缺點、過失 

               漏盡:心清淨的聖人境界

               修任何法門都有感應–信滿成佛

               人人都有佛性–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心悟即菩薩;迷了是眾生。

               求生淨土–心清淨就是因,可感應淨土的果報。   

       

8/10       P.34       

     

     

  2. 進根–堅住修行目標、信心和行為,繼續不斷努力修持 

       精進–在法上薰修,時刻想這個道理,

             在事上或理上,都要與這個道理相應。

             進一步配合發願,有了願力就能精進不退,

             信心愈來愈增長。 

       事上精進–誦經持咒念佛拜佛發願修一切善法。 

                 這是方便。有為精進。

          * 了凡四訓:功過格,每天記錄所做善事、起的妄念,

                每天檢討,才會精進。 

       理上精進–一念不生就是真精進。

           究竟就是達到無念、無住。 

           由有為精進達到無為精進, 

           由有念歸於無念,

           事上精進而不執著,就達到無漏、無為。 

   

8/11       P.35   

   

     

  3. 念根–觀照自己的念頭,堅住正念。  

       念頭歸一–藉念佛、誦經、持咒等法門。

       就是要念念不斷。 

       普門品: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提念–參話頭就是提一個念頭,在這念心上用功。 

       不參禪,就要起善念,時刻念佛、法、僧,念施、念天、念死。

       念–想念、憶念,這念心要清清楚楚,做事了了分明,

            這樣,念才會生根。 

       常保善念、正念,心住正念,就與相應,就屬於聖位;

           不與理相應,就屬於凡位。

       常保善念,就是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 

 

                             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 

 

       –不執著,就是超越,這樣念就會生根,

           心就能安住在正理。

           例如:守五戒,檢討反省是否做到,

                 做到了,心又不生執著,就是超越。 

       正理–事相上的正理,例如守五戒,

             安住在戒上面,思惟是否做到,

             做到了,心保持清淨,

             最後能思、能想、念戒的這念心不動,

             堅住無念,不起心動念。 

       念根–心住正理,諦審無失。

             心安住正念,無過失,身口意三業無失,

             這樣諦觀返照。   

     

8/12       P.36    

     

      

  4. 定根–攝心在道,堅固護持。   

       攝心–把心收回,與道相應。

             把心靠在正念,持之以恆,就是堅住。

       思惟戒、法、佛,念念相繼,就會現前。      

       禪定的次第–九住心: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 

                         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 

           內住–就是攝心,把心收回,安住在一個境界。

           續住–繼續不斷安住,時間久了,就生根。

                 心不隨境轉,順境、逆境,皆不為所動,

                 這就是

       攝心–心起雜念妄念,立刻覺察收回,

             起善念,思惟六波羅蜜,這就是攝心。 

       有念是方便,最後歸於無念,才是究竟。 

       就是最終的境界。    

        

8/13       P.37    

     

      

  5. 慧根–心達如如不動、了了分明、常寂常照。

       寂照–定慧

       攝心,達到定境,心定,還要有智慧,清楚明白。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就是慧。這念心不隨境轉,定、慧就生根了。

       有定、有慧,打坐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

       境界都是心意識所現,都是虛妄不實,

            這種覺照,就是慧。

       這念心始終寂照一如,清楚明白,如一面鏡子,

           寂然不動,心也寧靜了。

           鏡能照物,始終一片真空,照時清楚,

           照後不留痕跡。

       寂–寂然不動,定、涅槃,日久功深,慧根現前 

       照–清清楚楚,慧 

           人在哪裡,心在哪裡,修一切善法,事情做的好。

           保持覺照,心就能作主。 

       寂照–正觀分明,定慧不二,菩提、涅槃。 

       慧–照見一切法皆虛妄不實,如夢幻泡影。 

       寂–始終不離當念  

       正觀–能觀的這智慧心,正智 

       正觀分明–觀智、觀假觀空觀中, 

           能觀之智、能觀的這念心要作主、要清楚。    

      

8/14       P.38       

    

   

五力 : 修行要有根,達到根深柢固,就產生力量。 

        前面薰修產生信心,持續努力,才有五根,

        由根產生力量,就是五力,能化解煩惱,不退轉。 

  1. 信力–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信力–不為疑慮煩惱所撼 

       對因果、事理有所了解,才能破除疑惑。       

       信–人+言,講話要有信用,做事情有誠信

       與人相處,不存疑,長輩交代的要做好,

           交辦下屬也不存疑,疑人不用。

       信,要生根,以後才有力量。 

   

  2. 進力–有了信,精進不懈怠,才能產生精進的力量     

       

  3. 念力–將心念專注一個境界,就會有力量,產生感應。  

       佛法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念力大小不同,感應也不同。

       普門品云: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這念心和菩薩的願力相應,就能產生念力。  

       念力–不為偏邪迷闇所動,不受邪之邪見、迷惑顛倒所影響。

       念力達到一個境界,身心安定,達到愉悅境界。 

   

8/15       P.39  

     

     

  4. 定力–不為妄想散亂所擾  

       因念而產生定 

       定–三昧,有百千三昧 

           心不打妄想 

           心專注一個境界 

           念佛、數息、誦經、持咒也是在修定 

       定力–定達到一個境界,可以產生力量 

     

  5. 慧力–智慧產生力量,破除邪見,照破黑暗     

       慧–由清淨心所生出 

       空慧–般若之智,照見五蘊皆空

       照–觀智,就是智慧,非世間學問、知識

       智慧–知道學習的這念心,能夠判斷是非善惡

       慧力–智慧時時存在、清楚明白,照破一切黑暗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看到任何境界現前,馬上就能起觀照 

             不論白天、晚上睡覺作夢,一起妄念就能觀照 

             不隨境轉,順境、逆境都是助道  

             這念智慧心始終了了分明 

             能破除煩惱,使我們精進   

     

8/16       P.40  未完   

     

     

       智慧,就是般若,稱為般若慧。 

       般若: 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有文字般若才能起觀照,有觀照才能證得實相,

           這些都要靠智慧。

       慧–觀照,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有煩惱,知道觀照、照破。 

           懈怠了,提起念頭,調身調心。 

           平時薰修、返照,養成專注不二的智慧。 

       慧力–有力量馬上轉過來 

             不為邪外偏小所蔽。邪–邪法,外–外道,

             偏–偏空、偏有,小–小乘、人天小果,  

     

       五力,是修行重要的入道之門,

           從五根進而產生五力,慢慢登堂入室,不退菩提。

     

七覺支 : 七菩提分–1.擇法覺支 2.精進覺支 3.喜覺支 4.輕安覺支 

                    5.定覺支 6.捨覺支 7.念覺支 

   

  1. 擇法覺支 明察諸法,認取真實,不為虛偽所蔽。   

        

8/17       P.41  未完     

     

     

       擇法–明察諸法,認取真實,不為虛偽所蔽。

       覺–覺性     

       我們這一念覺性要懂得擇法。

       有分別的智慧。 

       因為佛法有八宗–空、有、顯、密、禪、淨,

           我們要有選擇的智慧。

       真實法 → 虛偽法

       成佛法門  人天法門 

       見性的法門

       直接了當的法門  走遠路、走錯路 .

       認取真實–涅槃、菩提,就是真實的。

           若非直趣涅槃、菩提,就是方便法門。

           方便–不能了生死、成正覺。

       明察諸法–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門頓悟漸修。 

       直接了當的法門–見性的法門

           依心起修、依性起修的法門,

           其他都是方便法門。

       有了這種智慧,就是明眼人,有覺性、靈性,

           也就是良知良能,正念、正知、正見,

           就是淨法眼藏,開智慧眼。  

           所以要多薰習經教、多聽師父說法。

       

8/18       P.41   

     

     

  2. 精進覺支 專心正道,常行不退,不務無益行持。

       讓這念心專注於正道 

       精進–身精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身體禮敬諸佛

             心精進,這念心也要念道,心念禮敬諸佛 

             最終,達到無念,是最大的精進  

             有為精進,善法的精進,只起善念,不起惡念 

                 屬於生滅,果報享完就沒了。

             無為精進,無為法的精進,一念不生 

                 這才是真精進。  

       身心相應,就是真精進 

       身、口、意三業相應 

       與善業、善報相應  

       與菩提、涅槃、無為心相應    

    * 四十二章經: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

                  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不能像老牛推磨,身心俱疲,一靜坐就打瞌睡。

       身認真修行,心也要專注,從有念歸於無念,

           最後這一念也不執著,這才是真精進。

       事上,身心不懈怠、不放逸

       理上,精進修善,不執著精進的假相,心契入無為。    

       這就是精進覺支的真義。   

   

8/19       P.42   

     

     

  3. 喜覺支 心融妙理,法喜斯生,不隨邪倒欣樂。 

       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念佛、聽經、參加法會,

           感覺歡喜,這就是與法相應。

       喜覺支–喜:歡喜、喜悅 覺:覺性 

       覺:法喜充滿,但不能執著。 

       修習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能產生喜悅,

           初禪–離生喜樂地,產生一種喜悅,就是初禪的喜覺支。

       若執著歡喜的境界,以為實有,就沒有。  

       心融妙理,法喜斯生–心與妙理相融合,就產生法喜。

           妙理–微妙的道理,清淨心、菩提心,就是無為法。

                 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由粗變細、

                 由相對心變絕對心,最後達清淨心。    

                 菩提妙理涅槃妙理真空妙理無為妙理。

         

8/20       P.43        

        

         

  4. 輕安覺支 斷除身口粗暴,廓清知見煩惱。          

       打坐身心得輕安。     

       修行學佛,受三皈五戒,修十善,粗的煩惱沒有了,

           感覺身心輕安。但不能執著,以為實有。 

       打坐時身心寧靜,心生貪著,此時討厭外在一點聲音,

           甚至起煩惱心,這就是執著、貪著輕安境界。 

       打坐產生八觸境界,過了以後,就是輕安。

           身體四大由粗轉細–汙染變成清淨,身心感受輕安。 

       心中喜悅和身體輕安有連帶關係。輕安當中會產生喜悅;

           喜悅當中會產生輕安。兩種境界過了之後,定就會現前。

       知道喜覺支的境界、輕安的境界,能夠不貪著,就是覺;

           若是貪著,就會迷失本心。

     

  5. 定覺支 不耽禪定,不生愛見,遠離妄想。       

       禪定現前,而不貪著定境。 

       如何得到定–要放下,不打妄想、不昏沉,知見要正確。

       時刻有正行、正念,這樣打坐,定就會現前。

       有了定境,而不貪著。若是貪著就不是正定, 

           就會失去慧觀、智慧心。   

       四禪八定,都是定境,不要貪著。

       打坐的目的在息心息慮、檢討反省、漏盡煩惱。

       要保持定慧均等,不貪著定境。

     

8/21       P.45      

     

         

  6. 捨覺支 捨離念著之境,了知虛偽不實。 

       在定當中,看到壞的境界,不為所動;

           見好的境界,不貪著,就是捨。

       晚上的夢境,念念不忘,就是執著。 

       對於夢境、或是妄想,當作沒有,就是捨覺支。

       打坐,過程中產生境界,不能執著,就是捨覺支。

       有捨覺支的智慧,對各種境界,不起心動念,

           才不會因境界沒了,以為失去定,而起煩惱。

       打坐的過程有各種境界–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

           各有十種境界,通過了,心就真正清淨。

           要想通過,就必須具備捨覺支。  

       捨,是不執著。

       禪宗祖師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佛是好的境界,

           斬是不執著,就是捨,好的、壞的都不取,

           就是最高的智慧。

       為什麼要捨?因為有好就有壞,有得就有失。

           對修行來說,捨是最重要的。

           了知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實,不生執著,

           就是捨,然後安住正念、正定。    

         

8/22       P.46         

         

         

  7. 念覺支 常使定慧均等,覺了分明。   

       以擇法、精進喜等三支,攝治昏沉死寂。

       以輕安捨等三支,攝治輕浮掉舉。

           死寂–枯定,有定沒有慧,定不能執著  

       修四禪八定,一層一層的提升,就是靠擇法、精進喜三覺支。 

           輕浮–這念心跑掉了    掉舉–這念心浮動不安、失去正念 

       念–今 + 心,當下這念心,要時刻存在。       

       念佛、念法、誦經···,要把這念心靠到佛號、經咒上面,

           念念不斷、念念分明。萬法歸一,歸道這念心。

           沒有能念、沒有所念。

       古云:念佛有一個自性佛,誦經有一卷無字經。指這一念心。

       從有念歸於無念。         

       失去了了分明這念心,就失去了真生命。     

       有念–時時刻刻起善念 

       無念–不思善、不思惡,最高的正定。無妄念、無雜念。  

           先從方便、從善念開始,以善念對治惡念;

           惡念沒了,只起善念, 

           最後善念也不執著,歸於無念。 

       明白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個正知正見的心還是存在。 

   

8/23       P.47    未完 

   

   

       念–善念、正念、淨念 

           善念–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誦經持咒······  

                 種種世間善法、出世間善法,都屬於善念。

                 修普賢十大願,做善事、發大願,檢討自己是否精進··

                 都屬於善念。

                 時刻起善念,最後歸於正念。

           正念–這念心時刻清楚明白,不打妄想、不落昏沉。

           淨念–繼續保持正念,最後達到一念不生,

                 了達當下這念心真空、妙有。 

           天台宗–假觀、空觀、中道實相觀 

                   觀–指我們能知能覺的這念心。 

       攝心在定–練習專注,把這念心靠在一個境界上。 

                 對治打妄想,增加定力。

       定了以後不執著,使中安住善念、正念、淨念。 

           若心執著定中,缺乏智慧心,就再提念,要定慧等持。

       正念–具足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安住下來, 

             這念心清楚明白,不昏沉、能作主。 

       念實相–中道實相,念念相繼。

         *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這念覺心現前,就是佛。 

  七覺支,屬於方便的對治法門,最後達到究竟的無為法。

      覺–覺性,分辨是非,保持正念、正定的方法。

      打坐遇任何境界,就可運用這些道理。

      修行必須要有七覺支,如此精進用功成就道業。 

     

8/24       P.47      

   

     

八正道 – 正見 正思惟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釋迦牟尼佛無量無邊的法門,以四諦為根本,

        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十七道品,

        是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所共學。  

        依這三十七方法修行,能幫助我們達到涅槃。

        涅槃才是真正的道,其他都是助道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初成道就講八正道,涅槃前還是講八正道,

        可見八正道的重要。 

 

  1. 正見 如實了知真理,遠離迷惑顛倒。 

       正見就是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  

       俗諦–知所進退–進:提得起,保持成功,發揚光大。

             退:已達登峰,能持盈保泰,不執著。

             知因識果–因–受五戒  果–得富貴 

                       因–修十善  果–得生天   

                       因–集諦    果–得八苦  

       迷惑–外面境界、心中妄想 

       顛倒–是非、因果、事理  

       正知正見–以因緣果報、事理圓融無礙為標準。 

                 事理:世間的事理、出世間的事理 

                       漸修之事理、頓悟之事理 

     

8/25       P.48    未完   

      

        

      見–人的思想觀念  

      正見–正確的思想觀念、如實了知真理。

      實–不虛妄,實實在在 

      實實在在的真理–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  

          真諦–空、空的真理

          中道–不著空、有,就是實相 

      有正見,才有正思惟。    

     

  2. 正思惟 如理觀察籌量,了無邪曲謬亂。 

       如理–俗諦之理、真諦之理、中道第一義諦之理。 

             修對治法門,四正勤之理、四念處之理、四如意足之理。 

       觀察籌量–心中一起妄念就能察知,要靠正思惟來轉。

       對治起無明、生煩惱–1. 修忍辱 

                           2. 修大乘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或是七週緣慈。 

       修–想念、思惟,如理入觀。   

        

8/26       P.49    未完      

         

             

       修四無量心,從現自開始,生生世世無窮盡的 

           都要慈悲喜捨,這就是正思惟。 

       如理觀察籌量:觀察–返照,

           觀察外境、心念–看到外物起貪念,馬上思惟外境無常、苦、空。

               事理–思惟外境不淨,自己身體、內心不淨。 

                     把道理觀照、過濾、思惟一遍。 

           聽到師父讚歎他人,

               正思惟–我應該讚歎他,向他學習

               負思惟–嫉妒,認為沒什麼了不起,或師父故意的 

           籌量–比較 

           智慧不如人,就要加倍用功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正思惟–正面觀察是功德 

           負思惟–負面觀察是煩惱  

           正思惟要如理–四諦之理、十二因緣之理、六波羅蜜之理、 

               菩提之理、涅槃之理、因果之理、心性之理。 

           經常思惟、籌量、比較這些道理,自然進步,否則退步。 

 

8/27       P.49    

          

         

  3. 正語 不犯口四過:惡口、兩舌、妄言、綺語。   

       學佛–三業無失:口業、意業、身業。 

             口業–正語 

             意業–正見、正思惟、正念、正定

             身業–正業、正命、正精進  

       修行–受三皈、守五戒、修十善 

             謹守 正見、正思惟、正語,可達三業無失,

             就是菩薩、如來佛、聖人。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具足正見、正思惟,說話自然正語。 

       遠離口四過: 

         1. 惡口–說話粗魯,對人,或是口頭禪;對外境的抱怨。 

         2. 兩舌–挑撥離間,搬弄是非,製造人的不和。

         3. 妄言–謊言、欺騙。未得道說得道、開悟、禪定。 

                  會墮入惡道。

         4. 綺語–說黃色笑話、分享猥褻圖片。

        

  4. 正業 梵行貞潔,不染三毒,不犯過咎。          

       出家眾,弘揚佛法,建設道場,以如來志業為事業,

         自利利他。 

     

8/28       P.50   未完         

      

      

      不染三毒,不犯過咎–遠離一切壞習慣,使行為清淨。

      梵行–三業清淨。

      正業–不殺生,而且救生、放生,吃素。

            自己做到,也勸導他人這樣做。 

   

  5. 正命 僧尼以乞食弘法自活,居士應務正當職業。 

       正命:居住在這世界

             1. 要以正確方法維持生命。 

             2. 要以正確方法培養獨立、不畏懼、不退縮、

                精進的意志。      

             3. 在家居士

                a. 不違背法律的職業  

                b. 淨業–合乎道德、因果的職業  

       獲得正命:具足正業和淨業。 

       淨:清淨 

       漁業–抓魚、捕魚、養殖,違背道德、因果,

             不是淨業。畜牧業、葷食餐飲業。

       不是淨業–八大行業,賭場、舞廳、賣酒、地下錢莊、

                 色情行業、酒店、KTV、茶店。  

       出家眾的正命–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資色身。

   

  6. 正精進 相對於邪精進 

       修行走錯了方向,變成魔,到地獄去。 

       用功,要用對方向。所以要正。 

   

8/29       P.52   未完 

           

           

       正–勤修戒定慧三學、修六波羅蜜,志趣菩提、涅槃。 

           時刻起善念,不起惡念;只做善事,不做壞事。 

           具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朝這些方向精進。

       正精進–可縮短修行成道、正羅漢果、成佛的時間。

   

  7. 正念 心不散亂、意不顛倒,心念歸一、心念清淨。 

       念–想念,繫念,把心靠在一個地方。

       正念–有事、有理   

             事–只起善念,不起惡念。

                 以佛心為己心,以佛行為己行,以佛言為己言。 

             理–最高的正念就是無念,不執著念佛、念法、念僧‧‧‧

                 由有為法歸於無為法,無為法現前,就是達到正念。  

       正念–先從繫念開始,以毒攻毒、以念制念。

             念佛,以念制念,把心靠在佛號上,

                 只有念佛的心和所念的佛號。 

                 最後這兩者都不可得,能所俱空,空也不可得。

                 心性本空,達到身心寂滅,得解脫–正定,有定有慧。 

    

8/30       P.52   

     

     

  8. 正定– 心達到寂滅的境界。

       寂–不動,滅–漏盡煩惱。

       這念心不動,煩惱漏盡,了了分明、清清楚楚。

       定慧具足,定–如如不動;慧–了了分明、清清楚楚。   

       寂照,寂–不動,照–慧。

       寂照一如–當下這念心就是菩提、涅槃。

    

八正道–由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最後達到寂照一如,這念無為心現前,就是出世、淨土。

        八正道是帶領我們轉凡入聖的八種管道。 

修行,為何精進一段時間,後繼無力?就是未能理解八正道,

    未時時刻刻保持正見–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

    不從上努力,希望速速成道證果,這就是捨本逐末,

    因–建立知見、觀念,從事上去努力。  

在家居士–受三皈依,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先從事上努力,再由事來顯理。

    理現前–1. 五戒持守清淨,五戒果報現前。 

            2. 做到十善,心了了分明,得光明、智慧,

               雨六波羅蜜相應,菩薩的果報現前。

   

8/31       P.53    未完  

    

    

八正道–實踐的法門,最後達到正定。

    1. 了達俗諦–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2. 依照願力去實行–有發願,有力量。

證到四果無學位,斷見思惑,就是無法可學。

    無學位–身心不動,斷煩惱,達到身心寂靜,涅槃心;

            了了分明,智慧心、菩提心。 

    1. 從因上努力–誦經、持戒、早晚課·····

    2. 修善、斷惡、度眾生,

    3. 前念後念,始終是善念 

    4. 最終達無念,身心寂靜、安住真理。

最高的真理–菩提、涅槃。

    三十七助道品,助我們達到菩提、涅槃的法門。   

    超凡入聖、解脫、就是最高的淨土。

三十七助道品–三乘所共修,漸修最簡單、實在的法門 

    無常經云:三四二五理圓明,七八能開四諦門。

    三四–四念處:念處–觀身不淨、對治  執著男女的貪愛

                  受念處–觀受是苦對治  執著感受以為樂

                  心念處–觀心無常、對治  執著心境是常

                  法念處–觀法無我對治  執著諸法為實有

          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

                  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

          四如意足如意足、如意足、如意足、如意足、 

    二五–五根根、根、根、根、根、

          五力力、力、力、力、力、 

    七八–七覺支1.擇法覺支 2.精進覺支 3.喜覺支 4.輕安覺支

                  5.定覺支 6.捨覺支 7.念覺支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9/1       P.53    未完       

       

 

       

佛法的理論–唯識,是轉識成智的法門。

    依據三十七助道品來轉。

八正道第一個就是正見–了了分明、寂照一如,

    最高的無念就是正見。

    禪宗祖師云:只貴子知見,不貴子履行。

    知見–智慧、眼睛,知見對了才找到正確方向。

禪宗是頓悟法門,最高的知見就是正見。         

三十七助道品是漸修法門。

禪宗要體務心性的道理,若心中有煩惱,

    可用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來對治,          

    對治以後,不能執著能觀所觀,

    最後歸於正念、正定。

可見頓、漸是沒有妨礙,由漸修而頓悟,

    頓悟之後以不妨礙漸修。

三十七助道品是一種方法,幫助我們

    證到菩提大道、涅槃大道、解脫大道、無為法大道。 

   

9/2       P.53     

   

   

 

第二章 斷欲絕求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

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

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

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這一章講頓悟法門,前面講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屬於漸修。透過漸修,慢慢薰習,業障減輕,

再聽頓悟法門,也能悟到當下這一念心–

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

    

四十二章經有漸修及頓悟法門。

第一章講斷見思惑、證果,心要繫道。屬漸修法門。

第二章講心不繫道。繫–繫心一境。屬頓悟法門。  

持戒,心繫在戒上面,安住一個境界。

六祖壇經,不談禪定、不談解脫,只談心性。

心性,就是不繫道,也不歷諸位,是絕對的境界,

這就是第一章的主旨。    

   

9/3      P.1    未完    

    

    

釋迦牟尼佛:出家的目的是斷去五欲及男女之愛。

認識自己這一念菩提心,找到心的根本。 

參話頭,藉由這法門找到這念覺性、不生滅的心,

   就是達本、心源。     

平常心是道,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就是,

   當體即是,動念乖張。

識自心源以後,還要保養聖胎。

   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這是定境;

   有了定境,還要生心。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還能作主。

   在這念心上契悟,就是達佛深理,悟無為法。        

   

9/5      P.1    未完   

    

   

無為–這念心不起心動念,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寂靜無為,一念不生。

古人云:有為就是方便,無為才是究竟。

要想達到無為的境界,也不離有為,

無為–不執著有為。

金剛經: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為–修善法而不執著善法。       

有為法–誦經、念佛

無為法–誦完、念完以後,沒有能念之心,

        沒有所念之佛,這念心寂靜無為。

內無所得–因是本具的,所以沒有得到什麼。

外無所求–因是本具的,所以不必向外求。

六祖壇經: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道是本具–這念清淨心,菩提心。

    

9/6      P.1    未完     

     

     

內無所得–修道,時刻檢討反省,化掉煩惱、執著,其他都是本具。

          因有得必有失。道是無所得,無所求。 

這念清淨心–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是本具,

            所以內無所得,外無所求。

   

心不繫道,繫–靠,心繫道,是一種方便。

    念佛,就是把心靠在佛號上,就是繫道。

    誦經、持咒、持戒的目的,就是繫道,以免打妄想。

心不繫道–已達無念境界,道是本具,

          起心即錯,動念乖真。     

     

9/7      P.2    未完     

     

     

梵志拿花供佛公案 

梵志拿花供佛,佛問:你求什麼?

梵志答:我來求道。佛說:好,放下。

梵志把花放下,雙手合掌聆聽開示。

佛說:還要放下。梵志心裡疑惑,又把手放下。

佛說:還要放下。梵志問:我還要放下什麼?

佛說:你能想的這個心,也要放下

這就是通身放下,一念不生,

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無繫道。 

   

雖放下,但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這念心還是存在。

   

亦不結業–不要求道,也不造惡業,這念心寂照一如。

業–善業、淨業、不動業、黑業。

黑業–貪瞋癡殺盜淫,要受三塗惡報。

善業–三皈五戒十善,果報在天上、人間。       

淨業–誦經持咒念佛念法念僧、回向、修善斷惡、修六波羅蜜,

      果報在淨土。

不動業–修四禪八定,定多慧少,煩惱伏下,還要受報。

不結業–什麼業都不造,不作佛求、法求、僧求、眾生求,

        就是頓悟自心。 

心不繫道,亦不結業–一切都是本具,心就是清淨法身。 

    沒有業,沒有去來。

   

9/8      P.2    未完   

   

   

無念無作–不起一個念頭,沒有任何造作。 

圓覺經:作、止、任、滅。

作–1. 心當中念頭一起 

    2. 想到修空觀、中觀、假觀 

頓悟自心的法門是不起心動念。

    心是絕對的–沒有修、沒有證 

    心是相對的–有修、有證、有能、有所   

修行人想入涅槃,希望證得空、智。這是相對的。

羅漢有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

    這就是位。三賢十地,也是位。

非證非修–不經過四果羅漢及三賢十地。 

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當體即是,動念乖真,

    這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就是最高的道。 

   

四十二章經前面提到的四真道,屬於漸次修證;

    而這裡是講最高的如來境界,菩提心和涅槃性的境界,

    頓悟自心的法門。

非修非證,不歷諸位–悟了這念心,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當下即是,動念乖真,沒有修證,沒有來去,直下承擔。

    這個法門是給上上根器的人。

    頓悟了之後,還是要漸修,才能解脫過去的習氣, 

    最後歸於無念無作,非證非修,這一念了了分明的菩提心。 

有理無事–執著於頓悟的法門,忽略事上的修行

有事無理–執著在事上修,不知道心性及菩提心的道理 

          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  

佛經稱焦芽敗種–證到阿羅漢果,入涅槃,出離三界, 

                但沒契悟菩提心 

   

9/9      P.3    未完 

   

   

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道就是菩提心。

菩薩戒經:菩薩不入三界,又不離三界;不入五蘊,又不離五蘊; 

          不入四大,又不離四大;

          以大慈悲心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卻始終沒有出入。

    不即不離,當下這個心,名之為道,是最高的菩提和涅槃。

四十二章經的道理有大乘、小乘,漸修、頓悟。大眾要背熟。

    前面三十七助道品屬於漸修,是三乘所共學;

    從初果到四果,每一果位所斷的見惑、思惑,要了解。

    從五停心觀到別相念、總相念,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

    最後用八忍八智十六行觀的方法斷見思惑, 

    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就是次第。

佛教有顯教、密教,密教講即身成佛,好像較高明,

    其實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成佛的方法,所以修行學佛要研習經教,

    才不致被邪知邪見所影響。

佛法有漸修、頓悟。頓悟是先悟後修,先悟到這念心,

    然後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當中,使這念心站得住、站得長,

    時時刻刻能作主。

    漸修是漸次修證,藉由種種法門對治習氣。

   

9/10      P.3    未完    

   

 

漸修 

修慈悲觀–四無量心、七周緣慈,來對治瞋心     

頓悟 

掌握這念心–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

    寂然不動,時刻不離當念,有定力智慧,這念心定慧不二。

    千年暗室,一燈即破,這盞心燈存在,就是頓悟。

禪宗祖師說:大悟幾十次,小悟幾百次。

  事上悟–出家學佛–悟到人生是苦,佛法能斷煩惱、了生死、出苦海。

          相信人生有三世因果。

  頓悟自心的法門–當下這念心

  了解頓悟、漸修,這一生一定可達不退位。 

四十二章經:第一章是漸修,第二章是頓悟,

  希望大家讀熟、背熟、了解、落實修行,這一生道業就有所成就。   

   

9/11      P.3     

     

   

第三章 割愛去貪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這一章的目的是說明出家修行要割愛、知足。因為求不得苦,

   愛不到反而產生恨,所以必須辭親割愛,

   才得解脫,契悟涅槃及菩提。

淨土宗: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斷除愛,才能得解脫、生極樂世界、淨土。 

大乘佛法,不稱割愛;不是斷煩惱,是轉煩惱。   

   愛也是從本具心性所產生的執著,修行學佛後,

   要把小愛擴大,變成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就是轉煩惱為菩提。     

菩薩戒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

   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

儒家亦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所以愛是無條件的,無分別,對所有人知恩、報恩,

   變成慈悲心、平等心,若還沒達到,就先遠離,

   然後懺悔、修善···慢慢轉,就稱為割愛。  

愛–父母、兄弟、朋友、親情、夫妻、男女···。

   其中男女之愛,更是生死的根本。

了生死,得解脫–從因上去了,檢討反省,把愛化掉,

   變成清淨心、慈悲心、菩提心。

   所以割愛,才能得解脫。 

   

9/12      P.1    未完     

     

    

貪愛是嚴重的習氣,先在事上遠離–身、心遠離,時刻檢討反省

   聽到、看到異性,立刻覺照。夫妻之間關係,也不可執著。

佛說八大人覺經: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要知足常樂,生活三衣、瓦缽、法器足矣。

   三衣–衣服夠穿就好,清潔整齊,能蔽體,不可量身訂做。

   飲食,出家人日中一食,表示知足,吃時,要發慚愧心,

   夠維持健康、色身,能修行、弘法。     

   樹下一宿,對住要知足,各地方環境不同,弘法、修行要隨順時節因緣。

   富貴莫若知足,知足的人安然自在,是真富貴。

   在中台出家修行,有外護、內護,環境好,讓心安定、快樂,

   要割愛、知足。

   

9/13      P.1    未完     

   

   

建設道場 普度眾生 

    小乘法–自求解脫   大乘法–自利利他 

大乘菩薩住七寶宮殿,佛法依正莊嚴、福慧具足、無上富貴圓滿,

    菩薩行,屬於大乘。

道場隨時節因緣來弘法,住的地方清潔整齊、莊嚴堅固,合乎實用。

    眾生到道場,感受莊嚴、圓滿,心中讚歎、歡喜,得福報。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這是原始佛法,小乘法。

乞士–出家比丘,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資色身。

剃除鬚髮–1.省錢  2.省時  3.心無罣礙  4.破除執著 

    三千煩惱絲,頭髮是煩惱的來源,為顧全門面 

    剃除,可破除我執、法執。

看相認為下巴是地格,不好者要蓄鬍,所以是煩惱、執著、假相。       

  

9/14      P.2    未完     

         

 

著名書法家張大千蓄留長鬍,有人問他睡覺時鬍子在被裡,還是外面? 

他也不知,到了晚上睡覺時,感覺放到裡面或外面都不對,

就失眠整晚,所以鬍鬚就是煩惱、執著。

 

出家眾稱為沙門,在印度只要修道人皆稱為沙門。

比丘,是指持兩百五十條戒都清淨,

所以只稱沙門,表示我們是修行、修道的人。   

   

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修行、想得解脫、契入無為法,就必須持道與法。

道–正道、菩提道、涅槃道

解脫–聲聞道、圓覺道、菩薩道,三乘都是道法

證涅槃道–四諦、十二因緣為法

證菩薩道–六波羅蜜為法 

   

去世資財–想得道與法,必須放下貪執,廣修布施。

    世間財產會造成障礙。小乘佛法把錢財比喻為毒蛇。

    使用不好就造成傷害。

 

資財,可分為世間及出世間。世間財是有漏,

把有漏財變無漏財、汙染財變成淨財,就沒有過失。

錢財用來布施、供養、修建道場、弘揚佛法,

世間財變出世間財,所以有一體兩面的結果。

  

小乘境界事多理少,若悟到事和理,世間法都是出世法,

就是大乘境界。所以大乘,不稱錢財是毒蛇,

因錢財能建道場、弘揚佛法。用錢的才是毒蛇。

錢財沒有過失,貪瞋癡的心才是過失,

轉貪瞋癡成戒定慧,反而有功德。 

   

9/15      P.2    未完

 

     

剃除鬚髮,專指比丘;菩薩不一定要剃除鬚髮,

菩薩行是即俗即真,有出家及在家,居士可修菩薩行;

比丘是離俗即真,剃除髮鬚表示從事相上出離,

   再修證從心中捨離煩惱,證得清涼自在。

外現聲聞身,內密無上印,身行菩薩道,廣度諸有情。

釋迦牟尼佛傳正法給迦葉尊者,因他是比丘,

   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皆不是比丘,    

   比丘在世間住持正法,一般人見比丘相,生起恭敬心,也是功德。     

內密無上印–中道實相,佛的境界。

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經三大阿僧祈劫才能圓成佛道。

頓悟法門–三大阿僧祈劫也不離這念心,所以當下就能契入佛的心境。     

可以漸修,也可頓悟,也是比丘,也是菩薩。

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就是無上印,

    任何法門、境界,都無法超過當下這念心。 

   

9/16    P.2      

   

    

頓悟法門–不歷諸位而自崇最

漸修法門–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去世資財     

內密無上印–佛的心印,因不忮不求,所以不繫道

    當下這心就是道,心即是佛、法、僧,一切具足。

亦不結業–不造惡業,不執著善業。

   

9/17    P.3    未完           

   

   

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

   不歷五戒、十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三賢十地··········,

   這就是頓悟法門,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非凡非聖,不想凡也不想聖,

   –名之為道。       

 

第三章就是要繫道,繫–想念,把心靠在戒、定、慧、四諦、   

    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法門上,這就是繫道。

    漸修,所以要去世資財,布施乾淨–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布施的相也不可得,要能所具空、三輪體空。

乞求取足–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養色身。

    托缽化緣,心中無田產家人,心中才能清淨、得解脫。  

      

9/18   P.3    未完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中午吃一餐就好,保持色身不壞,

    有精神聽經聞法,出家比丘目的在求解脫、證涅槃,

    不需關注在吃、住方面。 

    這是在印度的情況,時節因緣不同,要修自利利他菩薩行,

    住的地方要通風、有光線,身調好了,心才易與道相應,

    得解脫、清淨。

    佛法要隨順時節因緣,出家修行,要尊重紀律,

    了解持戒的精神,開遮持犯的意義。

    吃飯的時間:早上–諸天,中午–佛,下午–畜生道,晚上–鬼神。   

    修行學佛,日常生活向佛學習,如四威儀。

    顏回: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學習孔子的一舉一動。 

    佛弟子向佛學習: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是從事上看。

迦留陀夷比丘托缽公案 

    在未制定日中一食戒律前,晚上可托缽、進食。 

一日迦留陀夷在晚間外出托缽,等在一戶人家門口,

等有人進出,夜深天黑,這戶太太開門,

一見這高大黑臉齒白之像,當場嚇昏流產,

佛陀因此制定不非時食,1.晚上不宜驚動施主,

2.晚上吃飽,對身體不好    

    修十二頭陀行,其中兩法門–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住深山,修寂滅行、甚深禪定、解脫行。與外界斷絕。 

       

9/19   P.3    未完          

     

     

    修菩薩行,『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眾生歡喜,諸佛歡喜』,

    面對種種境界,心當中沒有罣礙、取捨,當下就是解脫、淨土,

    無住心就是解脫,這是再深一層的佛法。 

慎勿再矣–時刻檢討反省,一食一宿即可,勿放縱貪欲。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蔽:蒙蔽。人被蒙蔽,就會愚癡。

    被財色名食睡蒙蔽,愛:男女之愛、男女的執著。

    欲:物欲、貪著。愛與欲,都是生死的根本。

    被愛與欲蒙蔽,失去本心、智慧、理智,變愚癡,不得解脫。   

   

聽經聞法,要抄筆記,加深印象,這時身口意三業清淨,

    與法相當、與道相當,也是功德。    

    檢討反省,愛欲減少了沒有?習氣、執著、財色名食睡的貪著,

    減少了沒有? 

    若心中無愛欲,就得清涼、自在、解脫、了生死。 

    

9/20    P.3     

   

    

第四章 善惡並明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

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

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這一章主題就是善與惡。

善– 1. 俗諦善:世間善、出世間善,是相對的善,不是真實的。 

          * 在不同區域、國家認定不同。 

          世間善如夢幻泡影。

          覺醒:1. 斷惡向善 2. 破除執著 

          六祖壇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隨順世間,才能弘揚佛法。 

              行善,前方便,先做假觀善,進一步了解真空善、

              中道實相善,才最究竟。 

     2. 真空善

     3. 中道實相善    

     

     為弘揚佛法,隨順世間,先建立俗諦。

        建設道場、講經說法、受三皈五戒、修十善。

        俗諦,就是隨順世間的因緣生活、生存。

        假有不是絕對,不能執著。

        否則不能見本心本性、真空之理、中道實相之理。 

        在俗諦中能夠圓融,就是福報、因果。

       

9/21    P.2    未完           

   

     

    金剛經: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  

            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金剛經有假有、真空、中道實相的道理。

    十善,是世間善法的標準,通用於各宗教、國家。

    能增長福報、家庭和諧、社會平安。

    十善不能使我們明心見性,破除我執、法執,

    所以將十善作為通達真空善、中道實相善的橋樑,

    不執著世間善法,就能破除我執、法執,明心見性,

    世間法雖是假有,但可藉

   

    十善是第一層,屬於人天果報;一般宗教教人為善;

    真空善可得解脫,證羅漢果;

    中道實相善可證菩薩果、佛果,成就佛智慧。 

    這就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差別。  

       

    修行的路很長遠,修善斷惡有粗細、深淺,

    要了解假有、真空、中道的道理,

    來要去實踐,才能相應,進而超凡入聖,得解脫。  

     

    十善,是世間善法,卻是通達出世的橋樑。

    沒有俗諦的智慧,就無法弘揚佛法,佛教就不能生存。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人緣就是福報,

    有了福報而不執著,就是真佛法,

    了達假有的智慧,就是菩薩的智慧。

   

9/22     P.2     未完         

   

     

佛告訴我們,在世間想要有福德、智慧,

就要修十種善法,才能圓滿人格。

五戒屬於人道,十善屬於天道。

相對於十善,就是十惡。十善裡有五戒,

十惡裡有五逆。

   

佛經裡有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念、念、念天。

念:想念、思惟。天:果報、光明。 

如何升天?就是修十善法,天人的身體、心裡一片光明。

   

禪宗講頓悟,也不妨礙漸修。就像爬樓梯,

要從最底層開始。五戒、十善就是最基本,

如此建立凡位的人格,進而超凡入聖。 

   

若以為禪宗是頓悟法門,而忽略了十善,

這就是好高騖遠,身口意常造惡業,

打坐也會瞌睡,身心狀態不佳。

若善法具足,這念心有定力、智慧,

始終光明、清明在躬,就不被惡業所轉。

 

惡業是黑暗,善法是光明。

做善事,心生歡喜,自然一片光明。

現在打禪成為風氣,讓身心休息,是功德一件。

若沒有五戒、十善做基礎,就易走錯路,

墮入邪魔外道,無法消業、轉業。 

所以求解脫、證涅槃、生淨土,

終究要以五戒、十善為根本。     

 

9/23    P.2     

   

     

十善–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做到了,身體清淨,健步如飛。

     相反身體不清淨、很沉重。 

      

十善–不殺生 

殺生: 1. 殺因–具足殺心的存在,看到蟲鷲殺死

       2. 殺緣–因仇恨而起殺心,造了殺業,

                現世報,法律制裁,因果的制裁。

                無心而殺死眾生,受無心之報。      

   不殺生,進而要救生、放生;不殺動物、植物。    

   殺生罪:1. 父母師長 

           2. 和尚阿闍ㄕㄜˊ黎 

           3. 羅漢 

           4. 出佛身血–現世報 入地獄 

   大乘經典、小乘經典有提三淨肉、五淨肉。

   楞嚴經: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

           本無命根。·········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

           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9/24    P.3    未完        

   

   

   菩薩戒經: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

       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

       食肉得無量罪。

       吃素是基於慈悲,所以不殺生,因一切眾生都是過去親眷、

       未來諸佛。

   佛住世時,因佛的神通,先度走動物的神識、命根。

   素菜是水分、空氣、礦物質的組合。葷食是精、血的組合。

       吃了它 1.結惡緣 2.失慈悲心 3.若是過去親眷,業障更重。

   唐朝寒山大士: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座上客,六親鍋內煮。

   植物也不隨便傷害,保護生態環境,森林、綠地、湖泊,

       1. 滋養人類 2. 調節空氣。 

     

十善–不偷盜       

    不偷盜:不取他人之物。摘野外的花、逃漏稅、 

        拿取寺廟信徒供奉的花果、撿拾河裡漂流物。  

    六根偷盜:偷看、偷聽、偷聞、偷吃、身體貪著好東西,

        要收攝六根,才得解脫,金剛經:無住生心。 

    日常生活:不貪著好吃,不厭惡不好吃。穿衣清潔整齊,

        不貪著名貴、時尚。睡覺不睡懶覺,睡醒就好。

       

9/25      P.4      未完 

       

      

    起了貪心、愛著,就算偷盜,意根產生偷的念頭,

心就不得解脫,所以六根都要注意。

弘一大師都曾自謙說:我連五戒都沒持好。

    悟達國師公案 

唐朝悟達國師從小聰明,五歲通達詩文,

祖父請他以家中樹開花作詩,

悟達國師: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七歲在寧夷寺聽講涅槃經,11歲落髮,13歲通達經教,

唐僖宗拜為國師,賜號悟達。

詩人李商隱與他私交甚篤,作詩讚之:

十四沙彌解講經,似師年紀秖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再年高在性靈。

         

9/26    P.4    未完        

   

   

悟達國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懿宗皇帝送他一張水沉師子座,名貴稀有,

心中貪念生起,前世冤家附身膝蓋,

長出人面瘡,有嘴可吃東西,

國師痛苦難耐,去隴山尋找病僧解救,

迦諾迦尊者早在樹下等他,

隔天教他用山泉水清洗,

當下人面瘡開口說話:

西漢時兩人同為朝臣,但被國師害死,

所以生生世世尋找報仇機會,

直到國師生起貪心,才終於找到機會,

如今承蒙尊者化解兩人冤仇。

此公案說明,就算貪念一起,

業障馬上現前。 

     

十善–不淫欲        

    淫欲–男女相合產生快感 

    出家僧眾為求無上道,應斷除欲求。

    在家居士除夫妻以外的性行為,即為邪淫。

    現代社會同性之間也有淫欲,自己也有淫欲,

    產生執著、妄想,就不得解脫。 

     

    淨土宗要得念佛三昧,心清淨、心歸一。

    祖師云:愛不重不生婆娑,念不一不生極樂。

    淫欲,是生死的根本。 

   

9/27     P.5    未完        

   

   

日本有些宗派認為,出家修行在人道,隨順生理需求,產生謬論、邪見。     

    寺院住持是父子相傳,所以住持可以娶妻生子,這和佛陀所教不同。 

   

道場為在家居士傳授八關齋戒,就有不淫欲戒,守一日一夜的清淨功德,

    以獲得涅槃、解脫果報,這也是因果。

 

禪宗祖師云: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就是指心中還有貪嗔癡、

    殺盜淫的念頭,就會造作業緣,流轉生死。

    所以,持戒就是從根本上去修行學佛。    

    中阿含經:若有此則有彼,若無此則無彼, 

              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

    不論出家、在家,都必須三業清淨–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

        修行打好基礎,就能得解脫、超凡入聖。

   

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口業有四種過失,口業不清淨,1.講話,別人不信 2.未來感惡果 

    有因就有果。

 

十善–不兩舌 

    兩舌–用言語慫恿他人。挑撥離間,講兩面話,藉以套交情,

          討別人歡喜。見他人吵架、打架,在旁看笑話,也是兩舌。

   

十善–不惡口 

    惡口–說話難聽,罵人的話、粗話。天氣不好,就罵天罵地。

          造惡口業,一樣要受報。

          說風涼話、自以為幽默話,一樣會壞事。

          修行就是要改變習氣,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9/28     P.6     未完   

    

       

         口頭禪也是要注意的,許多方言、俚語,有粗俗之處,

         若習慣掛口上,不僅造惡口之過,也可能結惡緣,要去除。 

     

    畢陵伽婆蹉尊者公案 

        佛弟子畢陵伽婆蹉尊者已證羅漢果,但習氣尚存,

    每當要過恆河去對岸化緣,對水神說:小婢,我要過河,給我開路。

    水神尊他為羅漢,立刻開路,但心中不悅,向佛陀抱怨,

    佛陀也幫他向尊者轉述,尊者反省自己不對,

    向水神抱歉說:小婢,我向你道歉。卻仍改不了口。

    佛陀向水神說明,前世尊者是皇太子,你是他的婢女,

    今世看到你,仍改不了口,可見羅漢只能斷六根粗的煩惱,

    細的習氣仍在。    

         所以改惡口不容易,一定要經常檢討反省,

         講話是否有過失,三思而後行。

   

十善–不綺語           

    綺語–講繪淫繪盜的話、黃色笑話、取笑他人、戲論、自以為幽默。

          都是造口過。   

    

9/29     P.6      

     

     

十善–不妄言     

    妄言–欺騙他人,捏造不實的言論,也是造口過。  

    大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言證。修行人勿造此惡業。

            執著我相,為名、為利。

    方便妄語–為成就、圓滿一件善法、功德,不能說實話,

              開個方便。聽了沒損失,還能得好處、功德。 

       例:老和尚山上打坐,見一兔子從山下跑上來往邊逃,

           後獵人追上來,問老和尚,老和尚指往邊去。 

     

    梵音聲–做到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就能感得語言三昧。

    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各國人都聽得懂佛法,

          連地獄、畜生、餓鬼道的眾生都聽得懂。 

    若能口業清淨,就能有良善的功德效應。 

     

9/30    P.8     未完            

     

     

    三世不打妄語,舌能碰鼻尖。

    廣長舌相–佛陀舌頭可碰額頭,亦指佛這念心無有邊際,

              音聲無遠弗屆。  

 目連尊者公案 

    神足第一的目連尊者,飛了九十九江河沙等佛土,仍可聽佛的梵音聲。

    佛的梵音聲、語言三昧果報,要從因上努力,口業清淨,不四口過。

    目連尊者飛到光明王佛的如來世界,請示如來,回去的方向,

    如來告知: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可回娑婆世界,

    這就是『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修行如何保持精進不退?守戒,五戒、十善是根本,

    根本做到,才能超凡入聖。 

   

10/1    P.8       

     

         

意三者,嫉、恚、癡。意:起心動念。

    意有三種過失–嫉妒、瞋恚、愚癡,就是貪、瞋、癡。    

     

    修行就是要時時保有覺性,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

        起善念要知道,起貪瞋癡,要馬上返照、改過。

    每個人都有佛性、本具的覺性,若沒有聽聞佛法,

        始終還是眾生。

    始覺–知道本具覺性、受三皈、五戒、精進用功,

          了生死、斷惡、修善、用四正勤檢視自己、

          有否貪財色名食睡,貪利心一起,馬上覺照。 

         

十善–不貪         

    修行就是覺察、覺照、覺悟。     

    覺察–警覺心,查看是否起貪心,若有,馬上起覺照。      

    覺照–照破這個貪心,停止繼續起貪心。     

    覺悟–不起貪心了,這念心安住正念,能了生死,有定力、智慧。 

    起心動念–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是道徳、良心。

              佛法:佛菩薩、天人、鬼神都能聽到,如雷之響。

    起惡念,就感一世的果報。起貪吃心,流口水,現出惡鬼相,

        墮入餓鬼道。   

   

10/2     P.9    未完    

       

  

    念頭一起就要覺察,把這念心照破,

       否則轉念,我應該要修六波羅蜜········,

       誦持心經、念佛法‧‧‧‧‧‧‧‧。 

    一個、一個念頭的結集,就形成一個法界,

       人臨終時,若做不了主,法界都是惡鬼道,就逃不了。

    起善念,得善的果報,起惡念,得惡的果報,

       修行就要在這念心上經常返照,才能得解脫。   

    眾生心中的欲火、飢火、瞋火,就是要覺察覺照。 

    1. 欲火   

       例如貪色,打妄想,進而變迷,造了惡業,就要受報。       

       犯了淫欲罪,將來墮入畜生道,就很難回頭。

     貪睡的人,做不了主,將來投生為豬,這念心影響很大。

     有此則有彼,有正念,將來才會有解脫、超凡入聖、生淨土。 

   

10/3    P.10    未完   

   

     

    2. 飢火   

       肚子餓了會叫、會響,若沒錢,還會去偷、去搶,

          這一世受法律制裁,將來墮入惡道。

       佛法告訴我們,無論寒、暖、飢、渴,都要堅忍,忍心不動。  

       忍: 1.伏忍–勉強忍  2. 信忍  3. 順忍 

            4. 無生忍–再餓都能忍,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若不能忍:有錢去吃喝瞟賭,沒錢去偷搶,都是造惡業。

       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要忍耐。

       俗語:飽暖思淫欲,飢寒起盜心。就是因為忍不住。 

       韓信受胯下之辱,就是忍的住,被罵時,也能忍的住,

            就會天下太平。  

   

10/4     P.10    

     

       

十善–不瞋           

    瞋心–就是一把火,火燒功德林,一起瞋火,把善法功德都燒光,

        人輪迴六道,無法出離。 

    貪、瞋、癡三毒,正是心念之毒,毒害我們的細胞,影響面容。    

    孕婦起貪瞋癡,不僅毒害自身,連胎兒也會被影響生理及心理。

    儒家:心寬體胖。心情開朗,身體舒泰。 

    人人都會起貪、瞋、癡,所以要覺察、覺照、覺悟。 

        把這念心靠在佛號、經文、善法...上,停止打妄想。 

   

十善–不癡      

    癡:愚癡。不了解三世因果、心性道理、做人做事準則。

    衣冠禽獸–外表衣冠楚楚,內心貪瞋癡,就是愚癡。 

    不癡–了解因緣果報、緣起性空、人人有佛性,才能遠離愚癡。

          要聽經聞法、檢討反省。了解因緣果報,在因地上努力,

          尊重他人,對自己有信心。

     

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善與惡,都在我們當下這念心,把十惡轉過來,就是十善。

佛法: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造十惡,就是十善,

    修了十善,又不執著,當下就契入佛心。 

佛法有頓悟及漸修,若頓悟不了,就必須漸修,

    從十善開始用功,基礎穩固了,修行才容易上路。 

   

10/5    P.11      生日記念       

   

     

第五章 轉重令輕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

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

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這一章轉重令輕,就是要悔過滅罪,悔:悔改、懺悔、懺磨,過:過失,

    知道悔改,罪就會消滅。懺悔後,心清淨,產生光明、無量功德。

人的過失,有蓄意之過、無心之過,二者起心動念不同,受報也不同。

真懺悔–這念心慚愧懺悔,不再犯,才能滅罪。

懺悔–1.事懺:在佛菩薩前、三寶前發露,說出過犯,懺悔覺悟。 

      2.理懺     

  * 普賢十大願王:4.懺悔業障–發大願心,懺悔己罪,代眾生懺悔,

        因眾生無有窮盡,懺悔的願力也無有窮盡。

        不斷精進努力,三寶慈光加被,罪業消滅,能生功德。

止惡行善,止惡是消極,僅能自利。行善是積極,起善念,行善法,

    產生功德光明,能利他,是真正菩薩行。 

   

10/6    P.1     未完      

   

     

止惡行善 1. 不起惡念–覺知,慚愧懺悔 

         2. 起善念、行善法,修五戒十善 

         3. 放下行善心–不執著功德,產生我慢,

               達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

               這念心回歸實相。

       

禪宗返照自心–時刻觀照起心動念,起善念或惡念,

              要清楚明白。        

孟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差別很少。

佛法:1.起貪心–落入畜生法界 

      2.起瞋心–落入修羅法界 

      3.起善念、受三皈五戒–感得人的果報 

佛法持戒:1.身戒–制身不犯,身不犯殺盜淫    

                  制口不犯,口不犯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2.心戒–制心不犯,不起惡念、貪瞋癡慢疑心 

    滅罪–悔改、懺悔,不再犯,改過向善。  

    

10/7   P.1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

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

釋迦牟尼佛說:人有很多過失,由貪瞋癡三種煩惱心所引起。

而且不知悔改、轉念,不再起惡念。 

若惡念不止,惡業果熟,惡念招感、牽引惡業赴身。

惡念接續不斷,像流水匯集大海,罪業深廣,罪報愈來愈大。

   

出家修行–因在家與父母親眷朋友,常與名利財色、是非得失、

    情愛恩怨有關,暫時離開煩惱、汙染的環境,避開犯過失的因緣。

眾生念念都是罪過    

   地藏經: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1. 不知悔改  2. 不能頓息其心 

如何頓息其心 

  楞嚴經:狂心自歇,歇即菩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當下轉念,就是頓息其心。 

   

佛法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都是起心動念,造成因緣果報。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小惡累積成大過,小善累積成大功德。     

     

10/8    P.2    未完             

     

     

小善累積–出錢、出力、勸人發心、隨喜讚歎等功德。 

          起善念、說好話、心生歡喜讚嘆,

          時時在光明中。

沒有覺察、覺照–無明煩惱生起、起惡念、出惡言、犯惡行,

          罪業如水歸海,漸成深廣,

          惡業現前,將受惡報。

古德言:修善如春日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日有所損。

平時修善,立刻能感受心的寧靜。   

     

10/9    P.2    未完          

       

     

儒家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造了惡業,仍不知停下來,就如水歸海,罪業越積越多,無處可躲。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若有人犯了過失,知曉因緣果報,了解造惡業必受果報,

所以發願停止造惡,更開始行善,所以罪業自然滅除。

像生感冒吃藥發汗,身體就漸漸痊癒了,惡業去除。

 

佛法云:三點似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

罪由心生,善法亦然。

佛經云:十法界當中是一個心字。

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

六凡–、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越後面,罪業越深重的懲罰)    

   

10/10    P.3   未完      

   

   

天道–修十善,四禪八定

人道–受持五戒

修羅道–善惡業夾雜

證羅漢果位–修戒定慧,依四諦修三十七助道品,心得解脫

證緣覺果位–修十二因緣

入凡夫菩薩位–修六波羅蜜

入賢位菩薩–悟中道實相 

登地菩薩

究竟成佛–菩薩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

          修頓悟法門: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三界唯心–這念心可修善,也可造惡,也可成佛 

發大願,地藏菩薩的大願

起大行,普賢菩薩的大行,才可以轉化惡業。

以大禪定、大智慧,才能轉化惡業。    

        

10/11     P.3      未完   

     

    

惡業若已現前,就要忍住,才不會被惡業牽著走。

疑心疑鬼,就是因自己無法作主,妄想太多,最後就墮落了。

造惡受報的境界,還是這念心,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觀罪行空寂,了不可得。

當下這念心安住實相,一念不生。

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這念心契入不可思議的實相境界,千年暗室,一燈即破,

    無始劫的罪障,剎那滅卻,這就是真懺悔。

過去所造的惡業,就像無燈的暗室,若惡業不斷,就越來越黑;

    若修善積福、懺悔有功,心中光明,則不見黑暗。 

    

10/13         P.3  

   

     

佛法云:心就是法界。善與惡都在這念心,念頭一轉,

    心燈一照,千年黑暗立刻消失,善念能消滅惡念,

    靠善法就能改變自己。

     

善:1.假觀善–賢位菩薩的光明 

    2.真空善–聲聞緣覺的光明 

    3.中道第一義諦善–佛的光明   

   

吃藥–修善、誦經、懺悔,六根清淨,心得清涼自在,

      消滅惡業,就像病好了。

懺悔–專注法門,禪定。

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無生懺–懺悔到最後,善也不執著,了達一切空性,

        達到最究竟的懺悔。懺悔有改過向善的功德,還能成道。

阿闍ㄕㄜˊ世王公案 

    阿闍世王聯合提婆達多違反佛教,毀謗僧團,出佛身血,

得到惡報,身長無醫的惡瘤,御醫耆婆告知:這是業障病,

只能向佛陀懺悔。阿闍世王找人把他抬到釋迦牟尼佛前懺悔,

懺悔後,惡瘤就消除。

懺悔–1.事上:治身病,治業障病 

      2.理上:業障是這念心顛倒所生 

              一切法空,無有住處;罪亦是空 

   

10/14     P.4       

   

     

無生懺–菩薩的懺悔法

    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契入無生之理,罪業無從生起。

    這念心安住無生、實相般若,真正懺罪,

    安住中道實相,這是真正懺罪,事上懺,提升到理上懺。

        產生定力、智慧與慈悲。仍要斷惡修善的菩薩行。 

一念不生,萬法無咎–安住在空性、覺性上,念念分明、處處作主。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此一了百了,千年暗室,一燈即破。

     

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降伏鏡裡魔軍,廣度無量眾生,

    善法仍要行,但不執著善法。

唯心識懺–先在佛前上香,然後發露。

    懺悔罪業,發願持戒清淨,以大悲願行,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事上懺之後,靜坐,安禪靜慮,起觀行。

       

10/15     P.5     未完           

     

    

起觀行–從假有開始觀,

    觀想吃飯的缽,從大小、顏色、缽上刻的字......

        每一個細節想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第二階段,起一個念頭:一切法皆由心生,皆是虛妄。

    所以缽也是虛妄,當體即空,

    一空一切空,十方三世畢竟空,身心內外、六根六塵畢竟空寂....

    這是從假入空觀  

最後,這念心是一切假,是畢竟空,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一切法唯一心識。

    心不住空、有兩邊,安住中道實相,契入不生不滅的實相境界。 

這就是無生懺悔,這種觀行懺法,從事上懺悔,再回歸理上懺悔,

經過幾次反覆觀照,反省檢討,才能滅罪。

真正發起懺悔心,絕對不再造惡業,懺悔才有效果。

   

經云:修四念處觀的不淨觀,能夠懺悔業障,使心得清淨。

但不可預謀先犯罪,再來懺悔,這樣是無法懺除業障。 

     

10/16    P.5           

       

     

佛的大慈悲–有過失,能反省、慚愧懺悔,可獲得清淨。

懺悔以後要修善,修善而不執著。

金剛經法門–俗諦(假有)、真諦(空)、中道第一義諦。

    依此法門修,可感得實報莊嚴土。

    在俗諦中修福德、智慧,依正莊嚴。

    了達一切法緣起性空,心離開假有而住真空。

    體達真空亦非究竟真理,不住假有、真空,

    這念心安住中道第一義諦,寂照一如,破除無始無明,

    才是最究竟的懺悔。

達到中道實相、三昧境界,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三大阿僧祈劫只在一剎那間,

    了達罪從顛倒生、無有住處。

懺悔先從事相上,起善念,不起惡念。

高峰妙祖師:修行兩大原則–動中修,靜中修。

    靜中修–禪坐時一念不生,保持無念、無住。站得住、站得長。

    站得住–在悟境中找到落腳處。

    站得長–經常薰修,安住在無生的境界。 

   

10/17       P.6     未完         

   

   

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

    堅住正念,起正念、說善言、修善行,

    但也不執著於善,回歸無念。

菩薩了悟無生,達到實相、如如不動境界,

    依體起用,變現各形相普度眾生。

做而無做–菩薩低眉,是無量慈悲,

    金剛怒目,用非常手段讓眾生遠離惡行,也是無量慈悲,

    菩薩安住實相、安住不動,無取、無捨。 

實相,是大乘佛法最高境界,

    菩薩行,時刻安住實相上,依體起用,了達體用不二。 

雲光法師公案 

南京雨花台–梁朝雲光法師在石子崗演大乘佛法,

    天人來散花、護法,花落地便石頭,石頭裡面有花,

    稱雨花石,此地改稱雨花台。

    雲光法師愛吃牛肉,死後受報,投胎為牛,

    巧遇梁武帝的師父誌公禪師,跪求解救,

    禪師教牠,做而無做,心安住實相–如來境界,

    就得到解脫。       

修行,要持戒清淨,不離戒定慧,止惡向善,

    如此身口意清淨,才是真功夫。

   

10/19     P.7     未完   

     

        

詩經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俗諺: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修行就是要如此,起心動念都要小心謹慎。

靜的時候,心始終安住實相,如如不動,清楚明白,

動的時候,這念心知善知惡,保持清楚。

知恩、感恩、報恩,了解沾佛祖、師長、護法的慈悲、光明,

要精進努力,完成道業,行自利利他菩薩道。 

作善事不執著,回歸實相,功德歸三寶、大眾,壞事自我檢討反省。

  

總結

1. 止惡向善,有過失要懺悔,不知懺悔就還是在迷眾生。

   業障現前,無處可逃。知因果,就要改過,積極去行善。

2. 知過能改,才是真正菩薩。知道慚愧懺悔,就是解脫之道。

   知過,馬上改,返照自心,起惡念,照破它,

   只起善念,不起惡念。

古德云:凡夫無過,聖人過多。凡夫只見他人過,不知己過失。

聖人反省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知過改過,修行才有成就。

佛說有兩種健兒 1.自不作罪–先知先覺的聖者

               2.作已能悔–後知後覺的菩薩,修善不執著善,得究竟解脫。

    * 不知不覺的眾生,將墮入惡道。     

     

10/20     P.7 

   

   

 

第六章 忍惡無瞋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

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忍惡–面對外界帶給我們的一切惡業煩惱,能保持靜心。

      不生瞋恚。

佛法稱貪瞋癡為三毒。一生瞋恚,對身心造成毒害,細胞變化。

忍惡無瞋–為除去瞋恚,忍耐外在的不如意、逆境,

          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惡行。

惡劣環境:1.自然

          2.人為 - a.心惡:心裡面起種種害人惡念 

                   b.口惡:妄言、綺語、兩舌、惡口 

                   c.身惡:種種惡劣的行為

佛遺教經云: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忍,要達到忍心不動。,修行學佛的目的之一。

忍辱仙人–釋迦牟尼佛修忍辱成功   

寂滅忍–忍辱這念心不動,忍相也不可得。

   

10/21     P.1     

    

     

惡人:1. 佛法–不了解因緣果報,為非作歹、作惡多端之人

      2. 儒家–不知倫理道德,沒有五常(仁義禮智信)觀念的小人。 

               對策–敬鬼神而遠之。

      3. 一般–計較人我、是非、得失,對不如意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

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佛說:惡人遇到善事,不贊成,還要反對。

若碰到惡人,自己要熄滅心頭之火,勿去擾亂、毀謗他,     

最後這個惡人自會得惡果,害到自己。     

   

惡人見到別人行善,就像在反對他。

好人見到行善,就會來隨喜、讚歎。

天上魔王看到有人出家修行,就會擾亂、阻止,因魔子魔孫減少。

擾亂使人失去正念、退失信心。

禁息:修忍辱,保持靜、定。才能息滅煩惱。

  * 孔明三氣周瑜,使其軍心大亂,自亂陣腳。

瞋責:起瞋心,責備。

想要講道理、爭是非–就是因為不能忍。這是凡夫,沒有功德。

修行人–逆來順受,業障就消除。這是因緣果報。

        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保持禪定中,就有功德。

    

10/22    P.2           

   

   

修行就是一個『』字。1.惡人擾亂 2.逆境 3.冤家。

佛法–忍人所不能忍,等待水落石出;自然有功德、名聲。

凡夫–據理力爭,堅持講理   

     

唐朝宰相婁師德唾面自乾公案 

弟被派任州牧,哥問:被毀謗如何自處?

弟答:用『忍』來保命。 

哥問:辱罵你如何自處?弟答:不理他,笑一笑。

哥問:吐你口水如何自處?弟答:擦掉就好。

哥說:這不行,你若擦掉,人更生氣,為消他氣,要讓口水自乾。 

    

佛法之–1.伏忍 2.順忍 3.無生法忍 4.寂滅忍 ,忍能成道、成佛。

富樓那尊者公案

尊者要去野蠻地輸盧那國弘揚佛法,

佛陀問:毀謗如何自處?尊者答:感謝他們沒有打我,表示可教化。

佛陀問:打你如何自處?尊者答:感謝他們沒有殺我,表示可教化。 

佛陀問:刀刺如何自處?尊者答:感謝他們沒有殺死我,表示可教化。   

佛陀問:殺死如何自處?尊者答:色身終將毀滅。我已證得羅漢果位,

他們毀我色身,讓我入於清淨無為涅槃境界。

   

順境中如何忍心不動

1.忍貪吃 2.忍貪愛 3.忍執著於人

經云:忍色忍欲難。順境易起贪心、懈怠、墮落。

若起欲愛,要返照,忍得下來,心就能清涼、解脫。   

     

10/24    P.3         

 

     

在團體中,勿因別人做不好,自己忍受不了,

而覺得對此團體失望,甚至對佛法失去信心,產生退轉。

其實佛法很殊勝,但修行不容易,道心退轉卻很容易,

所以見人不好,要提醒、警惕自己,更精進努力。

   

古語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好的要學習,壞的要警惕。

    而且要忍心不動,心才能定,不隨境轉。

佛法說:一日三摩頭,時時返觀自心。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從歷史可以看出因果關係。   

     

10/25    P.4      

    

   

第七章 惡還本身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

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

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

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這一章講:謗佛招禍。謗:毀謗。佛是聖中之聖,

毀謗佛的罪更重。這是來自因緣果報。

佛是果位上的聖者;自覺覺他。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

  上半夜 悟四諦之理,證阿羅漢道

  中半夜 悟十二因緣,證緣覺道

  後半夜 目睹明星,大徹大悟,圓成佛果,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聖–1. 孔子:世間的聖人

    2. 佛:出世間的聖人,超越聲聞、緣覺、菩薩 

恭敬佛陀–獲得利益

毀謗佛陀–招感惡果,因果本然,口四過中的惡口及妄言    

佛經云:五逆罪–出佛身血,墮入火坑地獄的惡報。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       

有惡人聽聞世尊持守無上道、菩薩道和涅槃道,

以大慈悲心度化眾生,因此來毀佛、謗佛。 

     

守道:

1. 一般人–受持五戒、進修十善      

2. 佛陀–守無上道,守住這一念菩提心、涅槃心。       

         時時刻刻安住正道、中道實相。

         有念當中守道:心無善不起,口無善不言。 

         靜中守道:一念不生、寂照一如。

         動中守道:心起善念、口說好話、身做佛事。

     

10/26    P.1      

     

     

動中守道–身口意三業以慈悲為根本。

佛法云:觀眾生苦,發菩提心。以大慈悲心行大仁慈–最大善法。

有佛就有魔–所以魔王及子孫,毀佛、謗佛。 

   

外道女子公案

佛陀時代一位外道女子,因懷恨佛法興盛,減少自己的信眾及供養,

裝扮成善信親近佛陀,聽法及供養,

有一天她裝扮成懷孕,聲稱懷了佛子,毀謗佛陀,

帝釋天變成老鼠,鑽進女子衣服,咬斷帶子,腹部木桶掉下,真相大白。

又有外道派出女子扮成信眾天天聽法,後殺該女子偷埋精舍附近,

用此毀謗佛陀,但因外道內部不合起衝突,真相被說出,才水落石出。 

     

10/27       P.2      未完 

   

     

佛默不對–面對謗佛,佛陀默然不回應,

          這念心保持不動,減少對方造惡機會。     

          持清淨戒,行住坐臥皆安住正念、中道實相,

          有定力、智慧,就產生力量。 

守道–時時刻刻安住正念,正念就是解脫;邪念就是煩惱。 

      正見生正念,正念得正定,保持正念與正定。

行大仁慈–以慈悲心、平等心弘揚佛法,

          令大眾修戒定慧、六波羅蜜,得解脫,超凡入聖。

六祖壇經云:正念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華嚴經:眾生歡喜,諸佛歡喜。

以慈悲心為方便,有慈悲心才生菩提心,才能成正覺。       

     

10/28     P.2   

   

     

釋迦牟尼佛–能仁、寂默,就是守道。

    以佛默不對,來化解惡緣、教化惡人。 

    

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   

不理他,自然就停止不再罵了。

佛反問他:當你送禮給人家,人家不接受,你是不是還得帶禮物回家?    

 

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

歸子身矣。

他回答:帶回去。    

佛說:今天你罵我,我不接受,而你所造的惡業果報,還是要由自己承受。    

   

面對別人罵自己,這念心始終安住正念,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罵聲總會止息,

不接受對方的罵–自己不犯口過,心中亦無惡意,就表示不接受。     

    若是自己懷恨在心,勉強忍下來,這仍然是接受了。

    守道–時時刻刻心住正念,忍無忍相,就是忍的最高境界。  

     

10/29       P.3     

     

   

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就好像山谷的回聲,或陽光下的影子,

造了惡業終究脫離不了惡果,所以不要做惡事,更不可謗佛。

   

就法律而言,毀謗他人–使名譽、人格受損,就是毀謗罪,

將受法律制裁。以因果論,還要受惡報。  

禍從口出,要小心不犯口過–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尤其是已養成習氣,甚至心中充滿惡念,就更容易犯過。     

面對毀謗境界,要默然以對,口默然,心平靜不動,

修行人能如此就是結善緣。     

不做惡事,進一步不起惡念,這不僅是道德標準,

佛法上講因緣果報,念頭一動,就像打雷,

震動鬼神、天人及佛菩薩。

動靜閒忙,這念心都守在正道,安住中道實相,

守在善念、善法上,天人及諸佛菩薩都會歡喜讚歎。

   

魏徵的公案

唐太宗問賢相魏徵:賢能如你,為何還有人寫奏摺罵你?

魏徵答:春雨如膏,農夫喜之,而行人惡其淋漓。

秋月如鏡,佳人喜之,而盜者惡其光輝。

同樣的東西,對不同人喜好就不一樣。

佛在三界中度脫眾生,魔子孫減少,魔王自然嫉恨,所以謗佛。

 

這一章教我們不可毀謗聖賢,或任何人,這有因緣果報,

另一方面,對毀謗要學習佛的默然以對,忍心不動,

才能心安理得,與理相契。

   

10/30      P.4          

     

     

第八章 塵唾自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

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ㄅㄣˋ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佛說:心惡之人陷害聖賢者,如朝天吐口水,口水吐不到天上,

還會掉到自身上。

在下風處向人丟灰塵,不但丟不到對方,反而灰塵吹回自己身上。

所以不可陷害聖賢者,因緣果報將來必承受惡果,自取滅亡。

仰天而唾,比喻下位者陷害上位者;

逆風揚塵,比喻陷害平輩的對象。      

害賢自損–陷害聖賢人比陷害一般人罪更重。

以殺人為例–罪過由深至淺排列,最終都要受報。 

  1.出佛血  2.直系血親  3.長輩  4.平輩  5.一般人  6.畜生 

 

心態的修養

儒家: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菩薩戒經: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承擔。 

   

10/31     

   

     

第九章 返本會道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說:喜好佛法,專注於文字及名相,但不依教修行,

不能體悟佛法精隨,始終與道相違背。      

這念心要時時刻刻安住正念、正道,這才是真正的大道。

   

八大人覺經: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

–1.有為法:通達無為法的一種管道。 

    2.無為法:才是真正的道。   

博聞是屬於有為法,是方便行者趨向正道的橋樑,

    若執著於此,知而不行,就無法契悟無為法。

修行–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多聽多聞,解行並重,

      三藏的道理、頓漸的道理,都要了解。

博聞,多聞無過,聽聞之後融會貫通,博而約,

     約而精,精而明。明:歸於心地。     

依教奉行,必能會道。與道相應。會:會心體悟。

    博聞與修行並重,定慧等持,才能會道。      

     

11/1       P.1    未完         

     

     

聞而不行,道必難會,只知佛法的道理,不是佛法的行者

學佛兩極端

  1. 專門研究、著書立說 

  2. 執著行門、不涉典籍 

念佛 

  1.持名念佛 

  2.觀像念佛 

  3.觀想念佛 

  4.實相念佛  

博聞佛法,了解道理,認識實相才是最究竟的念佛法門。     

念 

  1.口念 

  2.攝心默念 

  3.念而無念–真正悟道 

 

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心願、心志,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不起貪瞋癡。

:這念心時刻安住正念、正道上。     

      日常生活中,返照自心,一起貪瞋癡,立刻覺察、覺照、改過, 

      安住正念。

      常懷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奉行、實踐,具足慈悲,不殺生,吃素,長養慈悲心。

    

11/2        P.2    未完   

 

   

守志奉 

   1. 事–持戒以明志。志:發心持戒清淨。信受奉行,奉行不懈。

   2. 理–持戒清淨就能得解脫。    

守志奉的層次

   1. 人道–以五戒為本。守志:將五戒持守清淨。

                        奉道:日常生活確實實行。 

   2. 生天之福–以十善為目標。   

   3. 出家眾–以四諦為志。守志:了解道理、堅信不移。

 

                          奉道:依據道理、切實實行。  

 

              修四念處觀,達到離欲、寂靜、無為的境界。 

              證到我空,乃至聲聞果位。

   4. 菩薩–以六波羅蜜為志。

            奉道: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的深淺

   1. 有為法的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2. 無為法的布施,這念心達到三輪體空。

   3. 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直接了當,心就是道、就是佛。

   

11/3       P.2           

   

   

儒家

   1. 守志–堅守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 奉道–奉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3. 守志奉道–允執厥中:誠守中庸之道。道:本具的覺性。

 

得吾

儒家–成為天上之皇、人中之王

道家–修心成道

佛法–成佛,天中天、聖中聖

  

禪定境界 

儒家–上與日月同光,下與天地同長

道家–長生不死     

     

守志奉道     黃帝問廣成子:何為

道家–抱神以靜,慎內閉外,無勞汝形,無搖汝精,必靜必清。

      守住這念心,注意這念心,不向外攀緣,

      身體勿過勞放逸,安住這念心,保持寧靜、清淨,

      這念心保持清楚明白。   

   

11/4        P.3 

     

       

佛法 

   1. 頓悟 

   2. 漸修–人道、天道、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      

   理則頓悟,事非頓悟。

   博聞–漸修或頓悟,都需要智慧。了解教理,知道修行方法。

執著博聞,不知落實修行,如同知道藥方,卻不知服藥。故道必難會。

守志奉道就是服藥,所以其道甚大,契悟大道,悟這念心,才能利己利人。

  

的層次 

  1. 守五戒–悟人道,享人間福報

  2. 守十善–悟欲界天

  3. 守四禪八定–悟非想非非想處天

  4. 守四諦–證空性、得涅槃,證羅漢果

  5. 守十二因緣–證緣覺果

  6. 守六波羅蜜–奉行菩薩道,修證圓滿,成就佛果位

  7. 以頓悟為志–若能站的住、站的長,當下證到清淨法身佛、

         圓滿報身佛,乃至千百億化身佛。

  

頓悟、漸修都要守志奉

  1. 在家居士–以五戒、十善為根本  

  2. 比丘、比丘尼–以五戒、十善為根本     

  3. 修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佛道–以五戒、十善為基礎 

 

11/5       P.4     未完        

   

     

老子道德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名天地之始;,名萬物之母。

    能夠言說之道,絕非永恆不變之道、真正的大道。

    可以講出的名相,都是安立假名,藉假顯真。

    究竟的大道,並沒有所謂的開始。

    有了名稱,就落入現象界,有成有壞、有始有終。

能言之道,只是方便,藉由方便引導至無為的大道。

若執著假名,就落入漸次、階級。       

,就是佛經所說–本具自性:無形無相、無始無終。

    也是師父說法,眾生聽法這念心。

非心非佛–是最高境界。的境界。

即心即佛–是方便。

馬祖大師:心即是佛–是從的觀點。

     

博聞愛道 + 守志奉道 

    依教奉行,事理圓融、解行並重,才能得解脫,自利利他。

   

11/6      P.4   

   

     

第十章 喜施獲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

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大綱:

1. 布施和助施的功德果報 

2. 以譬喻說明布施功德廣大、無有窮盡 

     

佛說:看見他人修布施、行菩薩道,能隨喜讚歎,其功德不可思議。

修行人問:布施、助施的福報,會用完嗎?

佛說:若有人拿一支火把作火種,千百人拿火把來取火, 

      各拿火把去煮食或照明用,

      而原先那支火把,光亮或功能一絲未減,

      布施和助施的福報也是如此,可無窮盡傳布下去。 

     

11/7      P.4     (經文解釋先讀) 

     

   

施:布施。讓受施者離苦得樂,能除己慳貪,自利利他,屬菩薩法門。

地藏經:捨一得萬報。

因緣果報,慳貪者得貧窮,樂施者得富貴。

助施:助他人成就布施功德。可用財物、體力或言語。 

      隨喜功德,讚歎他人發心,功德也是無量。

供養–出自恭敬心,下對上,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

布施–出自慈悲心,對平輩或下,贈予。

      大乘菩薩所修六波羅蜜之首。

      財施:布施財物

      法施:演說佛法,使人遠離煩惱、得清淨、開悟

      無畏施:安慰他人,使人離開怖畏

忍辱仙人公案 

    釋迦牟尼佛過去修行時,曾為忍辱仙人,

歌利王砍斷忍辱仙人手腳,忍辱仙人不怨恨,

還發願成佛後,第一要度歌利王。

歌利王不信,忍辱仙人說:若我所說為實,手腳立刻回復。

果然手腳復原,無傷痕。

忍辱仙人已證三昧,所以達此境界。 

     

忍辱、持戒,布施都有三昧。六度修圓滿,就能心想事成。

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三大阿僧祈劫一百劫的修行,

    六度萬行證到三昧,財能圓成佛果。 

   

11/8      P.1   

   

   

釋迦牟尼佛布施公案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為太子,樂善好施,人稱大施太子但國庫所剩無幾

遇飢荒時,太子想向龍王借如意珠,可解決災民困難

此起心動念,感動龍王借出摩尼珠,太子大行布施

龍群發現摩尼珠在太子手中,便去偷走,太子無珠可布施

發願將海水挑乾,以便找回摩尼珠

太子挑到瘦骨如柴,感動四大天王來幫忙

一下就挑完一半海水,龍群嚇壞了,立刻獻出摩尼珠

   

大施王子修菩薩道,是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辭

虛雲老和尚朝禮五台山,三步一拜,朝了三年

不分颳風下雨下雪,幾乎凍死路邊

感應了文殊菩薩來救治。

所以修行只問做的正不正,只要對的就去做

只要有信心耐力,必能成功 

   

11/9     P.2   

   

 

舍利弗尊者布施公案 

舍利弗尊者發起菩薩願心,天魔化身哭啼小孩,

舍利弗問小孩為何哭,小孩答:母生病,需修道人眼睛來治療。

舍利弗立刻挖出雙眼給小孩,     

小孩說:你不是真正修道人,眼睛無用。

舍利弗退失菩提心,收回眼睛,了解菩薩道難行,

只證得阿羅漢果。     

     

布施若是為求福德,就是權教菩薩,未契入實相。

三輪體空–布施心中無 1.能施者 2.受施者 3.所施財物 

了達諸法緣起,緣起性空,無一法可得,當體即空,

    連空也不執著,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得解脫,得俗諦福報、真諦功德,契入中道實相,成佛種智。

   

11/10      P.3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 

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

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

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 

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 

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 

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 

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這一章講較量供養的福田殊勝差別。

供養善人、持五戒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阿羅漢、辟支佛、三世諸佛,

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以上福田越來越大,功德越殊勝。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      

佛說:供養一百個惡人,不如供養一個善人。 

       

儒家:君子–善人,小人–惡人。 

善人,指凡夫,至少不傷風敗俗,違背法律。

惡人,違規犯法,為法所不容。

   

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     

供養一千個善人,不如供養一個受持五戒的人。  

     

善人,符合法律道德的規範。

五戒,此標準更高更細。

在家居士

受五戒–男:優婆塞,近事男 

        女:優婆夷,近事女 

八關齋戒–男:近住男  ,近住:與聖人品位接近  

 

            女:近住女

戒有層次上的差異: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     

    功德果報皆不同。

戒:積極、消極兩種涵義 

   1. 不殺生–消極:不殺生命,人、動物、植物。 

              積極:救生、放生,吃素。   

     

11/11        P.1    未完

     

     

   2. 不偷盜–盜:不予而取。  

              消極:不偷取他人財物 

              積極:眼、耳、鼻、舌亦不犯盜  

                    眼睛不攀緣,看不該看的,看人手機、日記 

                    耳朵偷聽、鼻子偷聞。

                    偷取寺廟的供品,或寺院之物,盜三寶之物。

                    山上的花草,除非是無主地,否則皆是偷盜。

   3. 不邪淫–消極:指夫妻以外的性行為。      

              積極:不接觸男女之事,不起淫欲之念。

   4. 不妄語–消極:不欺騙他人,使人蒙受損失。

              積極: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 

                    口臭。

      例外:方便妄語,老和尚見兔子逃往左邊,

            跟獵人說:兔子往右邊去。

   5. 不飲酒–消極:不喝酒,以免亂性,傷身,誤事。

              積極:勸人不喝酒。

  

每一戒條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持五戒就有25位護法善神。

五戒是菩薩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一切戒法的基石,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持清淨戒,成就戒、定、慧三無漏學,得解脫。

持守五戒可了脫生死、超凡入聖、成佛種智的殊勝功德。     

修善–感人天果報,

      生在人道,耽樂放逸,造諸惡業,就會墮地獄、惡鬼、畜生道。

 

11/12      P.1   

   

     

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              

供養一萬位持五戒者,不如供養一位須陀洹。

須陀洹斷見惑,是證初果的聖人。再經七番生死,便能證得阿羅漢。 

   

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     

供養一百萬位須陀洹,不如供養一位斯陀含。   

斯陀含是證二果的羅漢,天上人間一往返生死,便能證得阿羅漢。    

     

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   

供養一千萬位斯陀含,不如供養一位阿那含。   

阿那含是證三果的羅漢,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

阿那含名為不來,不再受生死,在五不還天證羅漢果。    

 

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   

供養一億位阿那含,不如供養一位阿羅漢。   

阿羅漢是小乘中的極果,稱為無學位。

阿羅漢漏盡煩惱,證到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

具六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

          宿命通、漏盡通,堪受人天供養。   

 

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   

供養十億位阿羅漢,不如供養一位辟支佛。   

阿羅漢斷見惑、思惑,漏盡煩惱,但仍有習氣未斷。

習氣–餘習,剩餘的習慣。   

   

11/14        P.2     未完       

      

   

佛經:迦葉尊者已證羅漢果,仍有細微習氣,微細煩腦,就是餘習。

凡夫有習氣,更有過失,所以持戒,就是為減習氣,改惡習,

    才能解脫煩惱。

辟支佛:1.獨覺–在佛未出世,就悟苦、空、無常、無我、契悟空性、無為法。 

        2.緣覺–生值佛世,聽聞十二因緣,了悟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通身放下,一念不生,達無為境界。  

十二因緣–無明→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 

             

          業有生老病死 。

          無明受胎 出胎 色愛 欲愛 取捨。 

          取捨業障 生老病死 。

          眾生在六道輪迴、無法出離。

緣覺明白十二因緣–無明行 識 名色 六入 觸 受 愛 取 有

                  滅生老病死。 

    思惟十二因緣,契悟無生,證到緣覺果位。

羅漢修四諦–苦集滅道,成就戒定慧,證五分法身,

    成就羅漢慧身,但神通不如辟支佛。 

 

11/15         P.2        

    

  

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供養百億位辟支佛,不如供養一位三世諸佛。    

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佛經過三大阿僧祈劫的修行,

    成就無上佛果,供養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    

   

須達供佛公案 

    七世貧窮的須達,某日在垃圾堆撿到牛頭栴ㄓㄢ檀,

它的香氣可傳很遠,洗乾淨拿去米店換得三碗米,

煮第一碗米時,舍利弗尊者來化緣,立刻供養他,   

煮第二碗米時,迦葉尊者來化緣,立刻供養他,

煮第三碗米時,釋迦牟尼佛來化緣,立刻供養他,

佛陀為須達夫婦祝福:罪滅福生,從今日始。

他的家中立刻湧現無量的金銀財寶。

須達累世因緣,藉由供養三寶才能脫離貧困。

 

印度阿育王,過去世與童伴遊戲時,曾以歡喜心捧沙供佛,

因而感得生為皇族的果報。

中國梁武帝過去世曾將三個斗笠、三件衣服供養三寶佛,

因而當了黃帝。 

   

11/16      P.3     

   

     

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供養千億位三世諸佛(報身佛和化身佛),不如供養一位清淨法身佛。

供養三世諸佛是指供養報身佛及法身佛,屬於修福報,是有量的福報。   

無念、無住、無修、無證,是頓悟法門。

禪宗: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六祖壇經: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無念: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不起心,不動念。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就是不想過去,現在,未來。

      達到無念境界,契入空性,本具的覺性,

          只有當下了了分明,寂照一如的這念心,

          這就是實相。

      實相,無相,無不相,就是清淨法身佛。

無住:心中不執著任何境界,不生貪愛,沒有取捨。

      心有所住,就是生死。 

      唯識學,第八識是含藏識,八識田裡的種子,

          因緣會遇時,種子起現行,就會造種種業行。            

      達到究竟,不住善、惡、空、有。

      佛法講我空、法空、空空,修析空、體空等觀行。

          入了空定,也要放下,不是長住空中。 

      不住有:佛法說極樂世界很好,若發願生極樂世界,這就是有。

              六祖壇經: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不是指–世界就是五濁惡世,極樂世界才是出世間。

                  其實,東、西方淨土,都是果報土,

                  心清淨就是淨土,不離當念,當下就是淨土、解脫。 

       

11/17           P.4       未完   

      

      

有取有捨:想遠離穢土,躲到淨土中,這就是分別取捨,

    心中始中計較,就沒有淨土,無法解脫。

琉璃王滅釋迦族,目連尊者將五百童男童女放在缽裡,送到天上,

     最終化為血水,可見,果報所感的淨土,不是人人可去。   

佛法說:心淨佛土淨,淨土只在淨心中。 

六祖壇經: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有了正見,就有正念,就是出世、淨土、解脫。   

    想遠離五濁惡世,從這念心去離,不起貪瞋癡,

    保持正念、正見,不住有、無,不著兩邊,

    就是中道實相,就是淨土。 

古德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

    著有、著無,都是方便,見佛像,聽佛法。

    真正見佛,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不著之處,才是真佛住處。       

無住無念的這念心:就是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不想東西南北,有無不住,當下即是,動念乖張,

    這念心就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       

 

11/19        P.4      

     

       

無修–修無修修,有修是方便,修了以後要回歸無能無所、

      無念無住的這念心,才是無為法、解脫道。

      無修才是真修,無證才是真正的契悟。 

      不執著能修、所修。

修,是前方便,最後才能達到無修的境界。

有修–有、有照

      這念心起妄想、無聊、瞌睡時,以的方法去對治。       

      去除妄想、瞌睡,能照的這念心放下,才能達到無修的境界。 

修行–從有修達到無修。

有念–誦經、持咒、念佛、念法、念僧、修六波羅蜜、修四萬八千法門。

根機好–立刻就能契入無念、無修。        

根機不好–時刻起覺、起觀,誦經、持咒、修善斷惡。       

          事項上功德圓滿,去除妄想、瞌睡,

          這念心了了分明、清明在躬,無修的境界就會現前。

證–到達無修的境界,當下無修的這念心。

    沒有能證、所證。 

有證–有能有所       

      阿羅漢、緣覺證到空性,住於涅槃中,

      將來要從定中出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是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而不是大般涅槃、自性清淨涅槃、無住涅槃。

   

11/20        P.5      未完      

   

   

無住涅槃–無修無證的境界。

          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不執著能證、所證。

法執–執著於所修、所證,無法契入究竟菩提。

漸次–有修有證

究竟–無修無證

頓漸不二法門–不執著有修有證,最後歸於無修無證。

釋迦牟尼佛

   1.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這念心就是實相,法中之王。

   2.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觀照之智,是理,理不礙事 

   3. 千百億化身佛:事上圓修六波羅蜜,成就千百億化身佛    

眾生–有念有想

佛–無念無想,這念心保持無住、無念,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站得住、站得長,只有一念,沒有第二念。

禪宗:見性成佛,悟到這念心就契入法身佛,

                與十方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      

   

11/22       P.5          

   

   

本章是較量供養的功德差別,

  1. 事–從事上供養契入理上供養。 

  2. 理–一念不生,才是真供養。     

         時刻保持無念、無住、無修、無證,

         站得住、站得長,始終不離當念。

 * 微塵剎土,不隔毫端;十世古今,不離當念–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

       當下就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思:想念,念頭的生滅。

可思可議–方便、生滅,用文字語言表達。     

不可思議–無言無說、不生不滅,才是究竟。

供養如來–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如來–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念心     

          這念心是本具,只要契悟

          去除煩惱、習氣,本具心現前。

根性不同–契悟深淺各不同

    想得福報–修布施法門 

    想超凡入聖–修聖人境界 

                修無念、無住、無修、無證  

                當下就是佛心。

佛法有事有理、有體有用,用不離體,體不礙用。  

    體–無念、無住、無修、無證

    用–有修、有證,要善用

    不用時–當下就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體用一如–真自在,成就千百億化身,是真功德。 

  

11/23     P.6    未完   

     

     

梁武帝公案 

    梁武帝問達磨祖師:我度僧數萬,造很多寺廟,功德大嗎?

達磨祖師:毫無功德。梁武帝問:什麼是真功德?

達磨祖師: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度僧,建寺廟,是人天果報,有漏福德。

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就是達磨祖師所傳的諸佛心印–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門。

   

修行學佛想去除習氣,要假借方便–事上供養,

    減少妄想,心清淨,契入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境界。    

    就能事理無礙。  

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不同根機的人都能得到利益。

藥無貴賤,治病者良。

佛法是用來治療眾生的病–妄想、昏沉、貪、瞋、癡、慢、疑、邪見、執著,

    病症對治完了,這念心回歸無念、無住、無修、無證,     

    始終不離當念,這就是如來住世。

    一法界顯,九法界隱,這一念心現前,千年暗室,一燈即破。

各種供養都是事上的供養,有形皆歸壞,不滅為真空,

    最後由事供養契入理,契入不生不滅、無取無捨的這念心。

    供養後,放下供養心,三輪體空,

    保持這念心無念、無住、無修、無證。

    事理圓融,度化十方三世一切眾生。 

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說法49年,就是因為慈悲心,

    開種種方便法門,方便根性不同的人明悟自心。

    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後,說未曾度一眾生,未說一句佛法,

    因為這念心是無念、無住、無修、無證,

    就是萬法歸宗,就是實相。

古德云:一切法無不從此出,一切法無不歸還此法界。

    一切法從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處流出, 

    最後仍歸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處, 

    這才是契入諸佛心要,契悟實相,

    明白理不礙事、事歸於理,理事圓融、事理不二。 

    

11/24        P.6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 

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

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

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

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這一章舉出修行人面對的二十種困境,

若能突破這些困境,我們的福德、智慧、定力就能有所成就,    

舉難勸修,就是勸發修行人突破困難、精進學習。     

在社會上,做人做事也都會遇到困難,

若因此退縮,則任何事都不會成功。

要本著恆心耐心願心去克服,突破障礙,

不但學業、事業能成就,修行和道業也能成就。

 

1.貧窮布施難      

貧窮,是因為過去慳貪,沒有修布施、供養,

今生就會受貧窮的果報。

有人因事業不順,所以來學佛,

若不能明白窮困潦倒的原因,就很可惜。

貧窮布施難 

  1. 慳貪的習氣

  2. 因貧窮無力布施

布施,能把慳貪及貧窮布施掉、捨掉。

凡人到廟裡拜拜,祈求好運、發大財,但不會布施。

    就是不明白布施能捨掉貧窮。

可見布施難,僅是認知的問題,

    許多貧窮人也會樂於布施,

    這一生的貧窮,反而不覺得布施難。

修布施法門,可改變命運,讓人富貴,

    修大布施、大供養,可把貧窮轉化掉。

    沒錢卻能盡力發心,是真正的發心。

    發心的廣大,所得福報也大,

    今生雖貧窮,仍要趕快布施,為未來種福田。   

 

11/25        P.1       未完        

      

      

出家修行的法師,可以法布施,布施慈悲心,布施歡喜。

    布施的這念心就是富貴,就是福報,就是善果。    

貧窮– 1. 物質:缺乏。

       2. 精神:佛法來看,有財富捨不得布施,就是貧窮。     

                人心不滿足,永遠感覺貧窮。

富貴– 俗語:知足常樂。

       道家:富貴莫若知足。

       常樂,才是真富貴

 

居士的吃素公案 

    居士說:只要能買了第一棟房子,我就願吃素。

但是買了第一棟,又想第二棟,現在又等第三棟,

吃素感覺不好吃,太太反對,認為不營養,

所以還是沒吃素。結果得了失眠,睡不好。

吃素就決定在這一念心,起初淡而無味,

慢慢養成習慣,慈悲心增長,

這時粗茶淡飯都會覺得香,

再吃肉更會覺得又腥臭、令人發嘔。

可見好不好吃,決定在我們這念心。      

吃素不營養,這觀念是錯誤的,

許多維生素,是從植物提煉出來,

牛、馬、駱駝···,吃草,仍然很有力。

心中平靜、愉快的吃東西,細胞能吸收營養,

身體自然健康。相反心情煩惱、憂鬱,

細胞也會產生變化,疾病上身。     

佛法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想要身體健康,心情要愉快,

肯定佛法、肯定自己,吃什麼都能吸收。    

居士聽了師父的說法,很快就回來告訴師父,

已經開始吃素,也不再失眠。 

   

11/26       P.1 

       

     

精神貧窮–真貧窮,即使名利雙收,心中仍空虛、匱乏。

求名、權勢、貴–這念心始終向外追求,求不到,心生煩惱,

                求到了,人在背後仍可能瞧不起。

真富貴–知足,心清淨,無貪瞋癡慢疑,無欠無餘,

        心繫善法、善念,精進不懈,功德增長。      

古德云:人貧不是貧,心貧實是貧;

        人貧能養道,是為貧道人;心貧無智慧,墮入惡鬼道。

貧窮布施難–難在於觀念,觀念清楚,就不難。

    修行與布施,是一定要做,做了有好處,

    再苦不為所苦,吃苦就了苦,即使貧窮,也不覺布施難。   

   

12/1         P.2   

   

   

2.豪貴學道難    

豪門與尊貴之人,因執著權勢、名譽、地位,

    要捨棄而來修行,是困難的。

但因無常,所有的權勢、地位都是生滅,人難免生老病死,

    一切都會成過往雲煙,

    唯有心性本具,這一念心才是真實,真生命,真富貴,

    了解正知見,捨豪貴、出家學道,就不難。 

 

12/2       P.3     

   

     

3.棄命必死難          

捨棄生命、布施生命是非常困難的事。

君子–為忠孝節義,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

聞道,換來無窮盡的生命,比捨棄短暫無長的色身,更有意義。

佛法–開悟、成道、證果,證我空、法空,

      最後空也不執著,契入實相境界。

      真正的永恆,不生不滅的生命。

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安住正念,時刻自在,

    即使命在旦夕,也不慌亂。

    了悟此觀念,棄命必死就不難了。

比丘喝水公案     

    兩比丘結伴去聽佛法,因路途遙遠,在瀕臨渴死邊緣,

見一水井,一比丘立刻汲水飲用,另一比丘因見水中有蟲而寧死不喝,

他要持佛淨戒,寧可為道而死,不可無道而生。

    活著的比丘見佛陀,

佛陀問他:從何而來?有同伴否?

比丘告知:從波羅脂國來,同伴因守戒而渴死。

佛陀說:你以為見佛其實未見,

    守戒的比丘,守志弘道,福報最大,已往生天界聞法修行。

    親聞佛法是大福報,持戒清淨的功德尤為殊勝。

    

12/3        P.4     未完       

   

   

歷史上忠臣孝子雖犧牲生命,但精神流芳千古,

    功德無量無邊,

文天祥:哀哉沮洳ㄖㄨˋ場,為我安樂國。

        沮洳–低濕之地。

        這念心定了,與真理相應,就能視死如歸。

佛法–不死:精神不死,開悟,證到菩提。  

      修行精進,為了成就道業,這一生都可拿來布施、供養。

楞嚴經云:將此深心奉塵剎。

    大捨–妄想、業障捨掉,悟到這念心,找到真正的生命。

棄命必死難–執著於虛妄的色身。

禪宗:大死一番。捨棄過去習氣,犧牲奉獻、廣行布施。

      色身是無常,法身、功德才是無量壽、無量光。 

起大悲心、大願心,有正知正見,才能成就。

    沒有大願心,必定貪生怕死,罣礙色身,怕死,

    病,就是來自於業障,執著色身,四處求醫。

修行到果證無生,達到無生的境界,就能生死自在。 

   

12/4       P.4

 

   

4.得睹佛經難 

古代要得見佛經很困難,要有殊勝因緣,

    今日印刷和交通發達,佛經流通廣。

    得來容易也更易忽視,不知佛經、佛法的珍貴。

得睹佛經難–要契入佛法的心要很難。

古代佛經,保存大藏經,刻在石碑,或木刻板,

    因體積龐大,需大空間存放,或特殊保存條件。  

宋朝法珍比丘尼發心刻印大藏經,變賣家產仍無法刻完一部,

    開始化緣,最後捨身為法,砍下左手,右手拿左手托缽化緣,

    至往生仍未如願,徒弟接續斷臂托缽化緣,至第三代終完成。

藏經集結也是耗費人力、財力,歷經多次集結才有今天的規模。

得睹佛經難–今日是與法無緣之人。

唐朝玄奘大師西天取經,費時約二十年,再經翻譯梵文,

    動用龐大人力、財力,請高僧大德證義,潤飾,才得以流通。

義淨大師西行取經,費時二十五年返東土,

    寫詩: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砂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珍惜聞法的因緣。

中國最早的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

    這三部經當時是至寶,看經前洗手,擺放乾淨處,蓋布以防塵,

    古人寫經、印經、誦經都有恭敬心,得產生感應。

    今人不以其珍貴,沒有恭敬心,感應不易。 

 

12/5       P.5     未完       

    

     

佛經說: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

    供養法,一是流通,一是恭敬。

    流通是靠繕寫佛經,現代人如果書法好,也可發心寫經,與人結緣。

佛經是佛說的話,人生的真理,是古人犧牲生命換來的。

    對佛經要恭敬,擺放要擺正,放置的位置要清淨,

    佛經要保持清潔,不可圈點、寫字、筆記。     

    不可和世俗一般書放一起。

    沒有恭敬心,就沒有感應。

得睹佛經難–既然看佛經、研究佛法是殊勝,

    今生能聽聞佛法,是很大的福報,

    要作難遭遇想,對法寶有恭敬心,能得到無量的福報。

   

12/6        P.5          

     

       

5.生值佛世難     

佛世–1.佛法住世 2.佛的法身、報身、化身住世。

佛住世是為了度化眾生,要出生在此時代,非常不易。

佛的法身恆常住世。

佛的報身化現在淨土,要得了三昧、心清淨,才有緣得見。

佛的應化之身,隨類化之別,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也是可見的。     

    釋迦牟尼佛就是應化之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世壽八十年。

佛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能遇相好莊嚴化身佛住世,是稀有難得。

    現在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間,下一尊佛是彌勒佛,

    經典記載,要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佛才出世,

    在龍華樹下成無上正等正覺。      

佛法住世有三個時期:

    正法、像法時代已過、

    末法–現在是末法時代。    

     

12/7     P.6      未完   

   

     

末法根機–對佛經起疑,對佛像不生恭敬心,

          懷疑佛的真實性,生毀謗心。

          所以任的道業不易成就。      

末法–有一萬年,現在是末法初期。

      前五千年,還有人可成道證果,

      後五千年,就更困難。      

成道不易,就是因信心差別,

    若信心根深柢固,信心百分百,道業就成就。

修行成道不易,只靠念佛等待生西方,這是錯誤觀念,

    東方淨土或西方淨土,都是一種果報,

    必須靠現在努力,有因一定有果。

生值佛世–有大因緣、福報的人,能見佛,

    親見聖跡、親聞法音,立刻成道證果。      

    佛在世時,根機好的人見佛得度,

    聽佛說:善來比丘,袈裟自著,鬚髮自落。

    馬上證得阿羅漢果。

現代人仍能見到佛的舍利。

    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每塔皆供奉佛的舍利,

    有緣人、發大心的菩薩,舍利塔會從地下、空中涌出。

    見佛像、佛經,也能增加信心。 

     

12/8     P.6     未完   

   

   

現代人不易成道–信心不足

    1. 懷疑佛法–佛法以信心為基礎。

    2. 未能親見佛、菩薩、羅漢–親見佛,能斷疑生信。

    3. 信心不足,沒有感應–信心百分百,感應就現前。     

    4. 大智慧人,契入心性、菩提、涅槃、覺性、真空之理。

    5. 一般人,藉莊嚴佛像,產生信心。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靠因緣,才能見虛妄假相。精舍、中台山都是假相、假有,

    有因緣人,才能來到精舍、中台山,聽經、聞法、見佛像。 

佛教–來自印度,分支南傳佛教、北傳佛教。

    佛像,各國人塑其國人相貌,

    藉假名、假相來啟發內在自性,是悟道的方便。

現代人對佛法只是質疑、研究、考證,不落實修行,是錯誤心態。

尼泊爾考古發現,古代記錄釋迦牟尼佛的碑文,

    可佐證釋迦牟尼佛存在的真實性。

   

12/9     P.6    未完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七覺支,

第一·擇法覺支–修行學佛要選擇無漏、清淨的法。 

     不是名望大的人所說知見都正確,

     不去實踐,對修行也無助益。 

對佛法、修行沒信心,不但不易成就,還會產生邪知邪見。

生值佛世的人,能親眼看佛的丈六金身,親耳聽開演梵音,

    不需考證,也不懷疑。

    現代人若沒有恭敬心,還抱持懷疑,

    容易起煩惱,當然成道證果難。 

   

12/10      P.6   

   

     

北魏、北齊時代,佛教興盛,佛像雕刻發達,

    顯現當時人們對佛法的恭敬心。

    從隋唐到現代,佛像風格各異,

    欣賞佛像,也能緬懷當代,心也定下來。

心念很重要,修行就是要轉化這一念心。 

    心起煩惱,就要轉念,可以念佛,看佛像。

    可以思惟佛的法身、報身、化身,彼此關係,

    思惟佛的修行、證道過程,

    佛的功德、佛的實相,進而對佛和佛像產生信心。

隨著心念不同,恭敬心、願力、業力不同,

    觀看佛像的結果也不同。

古德云: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

        懺悔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生值佛世要有大福報、大因緣、大願行,

    才能與三寶結緣,遇佛、見佛。 

歷史上在家居士修行成就的有維摩詰居士、龐蘊居士,

    但畢竟是少數,

    出家也是要有福報,一切法都是因緣,

    修行學佛也要有福報、善緣。

    在道場中,一切都是淨緣、善緣。   

     

12/11       P.7      未完    

     

   

一切法都是緣起,出世法和世間法的因緣不同,

    產生的心境也不同,當遇到淨緣、善緣就要把握。

產生男女欲愛的原因 

  1. 過去的習氣

  2. 心中執著男女假相

  3. 迷色迷心 

  對治的方法:透過思惟假相的醜陋,

              返照自心,檢討反省,

              保持正念、正定,

              才能轉識成智。 

生值佛世是最大福報、勝緣,

    要發願,廣集福慧資糧,誦經、持咒、念佛、念法、

    修福報、修供養...... ,

    藉這些前方便,由外在的佛、法,

    啟發自性佛寶、法寶,得畢竟解脫。 

   

12/12       P.7       

     

      

6.忍色忍欲難     

欲:心中的欲愛、物欲。

色:色法,外面的五塵境界,色、聲、香、味、觸。     

色:不被外境的虛妄假相所迷惑。

欲:修緣起性空觀、不淨觀,修、修定,

      以解脫心中的欲愛、色愛、男女之欲。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才能解脫、超凡入聖。

    字頭上一把刀,把刀放在心上,

    住了,如如不動,就是修行。

佛教遺經: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達到一定程度,成就一種德性,

    心就定下來。

    達到不動,就是德。心不動,就能產生感應。      

    不要攀緣外境,不動、不喜、不生煩惱。 

的功德–人生、外境都是無常,思惟無常,

    才能看破、放下,這念心才清涼自在。

修行的過程,從凡夫到究竟成佛,就是要。     

   1. 伏忍–降伏自己的妄想、煩惱, 

          藉念佛、持咒、發願、修觀行, 

          把貪色貪欲這念心制伏下來。 

   2. 由伏忍,進而達到信忍、順忍、無生法忍,

          最後達到寂滅忍,就是如如不動的境界。

   

管寧割席絕交公案 

    漢朝管寧在少年讀書時,與同學華歆ㄒㄧㄣ同席而坐,

有天縣長出巡,敲鑼打鼓前導,同學都停止讀書去看熱鬧,

只有管寧不為所動,回來後大家都發願要做縣長,

管寧正告華歆,求學是為做學問,不求名利做大官,

你為了看熱鬧放棄讀書,還想求名利,

這樣學業一定不會有成就,

我倆從此分道揚鑣,所以割席,分開而坐,不相往來。

管寧後來成了大學問家。 

   

12/13    P.8    未完    

   

   

修行也是要從因上修,就是靠一個忍字。

    世間人凡事都講道理,怎麼忍得下來。

    修行人能忍勞、忍苦、忍怨,修行才能成就。

忍,是一種磨練。忍外在的境界,也要忍心中的欲愛、色愛。

儒家: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釋迦牟尼佛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麥,就是忍。       

修行的最低限度,時時觀心返照,是否能忍。 

   

唐朝張公藝治家公案 

    高宗皇帝問他九代如何同住,不分家,

張公藝寫了一百多個忍字,上呈皇帝,

家族的相處如果能相互忍耐,自然和睦同居。

   

12/14      P.8      

     

     

佛說:忍色忍欲難。能忍住男女之欲愛,才能超凡入聖。

    修行人過不了色關、情關,這是生死的根本。

    淨土宗:愛不重不生娑婆,心不一不生極樂。

    心淨佛土淨,淨土就在心中。

    心淨,要能忍、能定。這一關要靠自己。 

社會上所謂的自在禪,標榜食、色,性也,      

    隨緣自在就好。這其實是放縱,而非禪。

    禪,是定慧不二,這念心如一潭止水。 

    想達到這境界,就必須忍色忍欲,

    經常檢討反省這念心,修忍的功夫。 

     

明朝王陽明敲破瓷碗公案 

    王陽明被貶到龍場驛,反省自己官途受挫,

更應學習聖人之道,經常檢討反省,

他的財產都充公,只剩一只江西景德鎮的瓷碗, 

珍愛異常,但有天反省到,雖不愛功名利祿,

但卻貪愛瓷碗,表示生死心不切,

所以做了一個棺材放旁邊,要提起生死心,

後來又反省自己還是對瓷碗貪愛,

無法了脫生死,決心敲破瓷碗,產生裂口,

藉此瑕疵,減少心中的貪愛。 

   

大乘起信論:一念不覺生三細。

    若是無法覺察、覺照、覺悟,

    六根一接觸六塵,立刻衍生三個細的煩惱,

    就成了眾生境界。欲愛、色愛就是主要障礙。

    所以佛制三衣瓦缽,就是要修行人少欲知足。 

   

12/15      P.9       未完    

   

   

三衣:三件衣服就好,少了不夠,多了起貪欲。

日常生活中,六根接觸六塵,時時返照、檢討反省,

    順境中,小心貪愛,逆境中,要轉煩惱,

    常保持定慧當中,出離六塵、三界。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對六塵,不攀緣、不染著,

    常檢討反省,對治、轉化。

    六根能作主,這念心清楚明白、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當下就是頓超,得解脫。

漸修–個別對治,

頓悟–修了以後不執著修,回歸中道,安住實相,             

      欲愛、色愛不脫而脫、不解而解。

日本的佛法,僧人可結婚,

    出家的目的就是要解脫,得清淨、證菩提涅槃。

    心中有欲愛、色愛,容易產生邪知邪見,墮入三塗惡道。

    只有心清淨,才能契入菩提,與無為心、菩提心相應,

    這才是真道。 

   

12/16       P.9   

 

   

7.見好不求難 

順境中,不生貪愛,不強求、不佔為己有,是困難的。

達磨二入四行觀:有求皆苦,無求即樂。

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承擔。

    有此心量,見好不求就容易了。      

一般人看到好的境界,容易產生貪求的心。

    公車上搶座;能讓座的人就是見好不求。 

    要分配東西時,搶先爭好的;

    若能孔融讓梨就是見好不求。 

    見到好境界,這念心安住不動,

    若有福報,分配到好的,若沒有,也不強求,

    要隨遇而安,不隨境轉,這就是無諍的境界。

   

8.被辱不瞋難    

被辱:受辱、言語辱罵、當場受窘。

不瞋:不起瞋心、不發脾氣。

被辱不瞋,就是靠一個忍字,這是不容易的事。

日常生活中受了委屈,有時爭論或講道理也無濟於事,

    事後真相大白,是非自有論斷,

    也能成就忍辱的功德。 

    

韓信忍跨下之辱公案      

    韓信喜配寶劍在身,有次街上遇一少年,

少年羞辱他:如果真有本事,就把他殺了,

否則就從跨下鑽過。

韓信忍辱,果然從跨下鑽過去,這就是被辱不瞋。     

     

12/17       P.10     未完    

      

     

9.有勢不臨難     

臨:令人難堪。

有事不臨–不仗權勢來欺侮善良。

有勢不臨難–凡人有了權勢,還想擴張權勢。

    沒有權勢,也想依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人。     

有權勢,好像比較好辦事,甚至仗勢欺人。

    其實比較好做事,就更應該做好事,      

    這樣有勢不臨就不難了。  

 

           P.10         

 

 

10.觸事無心難

觸事無心難–凡夫執著於自己為家庭、公司、團體、社會國家,

    貢獻多少,功勞有多少,所以時刻計較。     

遇到境界、事情,想做無心道人不容易。

觸事無心–為社會付出了,能不生我慢、不起驕心,不執著功德。

金剛經: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2/18       P.11      未完      

   

   

修行學佛,無論遇好或壞的境界,心都保持平靜,

    這念心就是聖心。

    漢來漢現,胡來胡現。像來則現,像去則無。    

    否則這念心充滿人我是非,就是障礙、煩惱。 

無心–不是什麼事都不做,

      執著於無心,這念心如槁木死灰。就是死心。

      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逃避現實、逃境安心。

無心–觸事,仍要做事,人在哪裡,心在哪裡。

      做完,心不生罣礙,不起執著,

      無我相、無人相,自在無礙。 

      不逃避,面對現實,

      做了事情,不生罣礙,保持平靜。

      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檢討反省。  

有心–落入境界中,

      做了事情,牽腸掛肚,

      做得好心生驕慢,沾沾自喜,

      做不好,心起煩惱。   

觸事無心的境界 

古德云:無心不礙有心用,有心用時亦無心。

真正的般若智慧、菩薩行。

發揮心的妙用,心是真空,不礙妙用。

亦有亦無、不落有無,是真妙心。    

如此觸事無心就不難了。     

   

12/19    P.11   未完      

   

    

11.廣學博究難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

    有人誤解廣學多聞,反成障礙,其實障礙來自執著,

    不生執著,就不會產生障礙。

釋迦牟尼佛說法49年,常隨弟子1250人,就是廣學多聞。

    現代社會更要廣學,知道一切方便法門,

    才能利益眾生

    若誤解只要念一句佛號,多學無益,而迷糊學佛。

    念佛有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

    博學多聞、廣學博究,念佛才念得好。 

菩薩向五明處學習,第一是內明

    內明–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轉識成智,破三惑、成三德。 

    外明–發廣大慈悲心,修習一切法門與技術,

          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因明

    –學的專精,由精而明。

    達到明的境界,世間法就成了出世法,這是一體兩面。 

世間法就是佛法:

    布施的目的是捨慳貪、貪心。

    布施是一種善法;布施後執著布施,就只是福報。

    不執著布施,就是無為法

    社會上的學問技能,若慈悲為懷,運用所學利益他人

    世間法就變佛法。

    利他之後不居功,無能無所,就成解脫法門。

    電力用在照明,可造福人群,成就無量功德;

    若用在殺盜淫,就會招罪過。      

   

12/20        P.11      未完 

  

     

廣學博究的對象–世間法及出世間法。

釋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

     三大阿僧祈劫都在學習。

     博而約–廣學後窮究,窮究後通達,通達後簡約。      

     約而精,精而–歸於自性,才是真菩薩行。

佛法講聞思修–聞慧、思慧、修慧。      

    聞:廣學多聞。思:研究、探究。

聽經聞法的目的:聞思修三慧,把道理貫通,運用日常生活來契悟這念心,

    返照本心、轉識成智。 

因大悲心啟發大願行,就要廣學博究,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就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

    所以要通達一切法門,來醫治眾生煩惱病苦。

眾生有生理及心理上的病痛,身體病痛來自業障,

    業由心生,要從這念心去消業轉業、修定修慧,

    自然消除身體的病苦。

    要學習佛陀這個大醫王,就要廣學博究,

    才能醫治眾生,圓滿菩薩願行,

    廣學、歸納、簡約、精明,最後心中保持正念。

     

12/21       P.11    

   

   

12.除滅我慢難

眾生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    

    1.慢:慢心。對劣於己之人,認己較殊勝。

          有此心要改正,否則障蔽己心。

    2.過慢:同己之人,認己過人;勝己之人,認己同人。

    3.慢過慢:勝己之人,認己過人。

    4.我慢:於五蘊假合之身,執著我、我所,恃我而起慢。

            內執有我,外執有我所,是一切慢的根本。

            認為所有人皆不如我。  

            要破除我慢,先破除我執,修析空觀,

            了執色身乃四大假合,色身無我,

            迫我執,證我空,才能超凡入聖。

    5.增上慢:尚未證得果位,自認已證得。

              只是相似位,就自認已成道證果。

    6.卑慢:比己極優秀,認己略劣於人,不肯虛心向學。  

      卑劣慢:自覺卑劣於人,不敢面對,不肯向學。

    7.邪慢:無德而自認有德。因邪見而誤認自己有德、得定、開悟, 

            而顯高慢。

    人皆有慢心,除滅我慢不容易。我慢是最根本,

    先破除我慢,修析空觀。靜坐思惟何為真我?

    色法,地、水、火、風四大為空性。

    心法,受、想、行、識是生滅不實。 

    最終無我也無我所。

    不斷思惟,重慮緣真,等觀行成就,

    一念相應,就能契入空性,破除我慢。 

   

12/22     P.12   

   

   

13.不輕未學難 

輕視未學–慢心的表現,是修行學佛的障礙。

    戒法有層次上的差別,高層輕視低層次的人;

    受戒人輕視未受戒人;

    受三壇大戒的老參輕視新學或未發菩提心人。 

眾生皆有佛性,都是未來佛,所以不應輕視新學。

古德云:有道不在年高。悟道是看根機和因緣,不是時間。

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

    悟達國師剛出家為沙彌,就已開悟,登台說法。

    所以要以平等心、恭敬心對待眾生。

常不輕菩薩: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

    我應當禮拜大眾、供養眾生。

    這樣才能去除輕視未學的心態。 

  

12/23          P.13      未完   

   

       

14.心行平等難      

心行平等–這念心平等對待眾生、萬物。    

    抱持:1.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皆當成佛。

          2.眾生都是過去親眷。

所有外境都是相對,地位高低、財富貴賤、

    外貌美醜、才智聰愚,修行先後、悟道深淺,

    應當心行平等;若不平等,會產生煩惱,造作過失。

出家眾面對眾生來親近三寶,要平等盡心來接引,

    富貴人家學佛不易,鼓勵今生再增光明;

    貧窮人困苦中仍願學佛,因緣不可思議,

    要以鼓勵、讚歎、慈悲心來關照。      

眾生本佛性平等,但迷、悟遇緣而生,

    始覺:遇善知識啟發、好因緣才能覺悟。

開始覺悟–有功德、戒行,修行、斷德和證德。向上提升。

未覺悟–雖有佛性,但起貪瞋癡、造殺盜淫,造作惡業。向下沉淪。

這就是眾生的不平等。    

   

12/24       P.13    未完        

   

   

人權、自由、平等,大人和小孩之間,就不能平等。

    未成年人還是在監護人的教導管束之下。

眾生和佛也不平等,佛證到菩提、涅槃、功德圓滿,

    得解脫自在。

    眾生雖有佛性,仍處在煩惱、苦難中。二者仍不平等。 

心行平等,是要以平等心、慈悲心對待別人。

    自利–發自利利他大願,修戒定慧、修六波羅蜜···。

    利他–修四攝法: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做到:慈悲心–四攝法攝受眾生,同成佛道、同得解脫。

          認知–眾生有佛性,眾生是過去親眷,眾生是生命,

                要護生、不殺生。

          時刻發大願、起大悲、修大行。  

   

12/25          P.13   

   

     

15.不說是非難         

說是非–以訛傳訛,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經眾人傳播,

        假變真,衍生更多是非。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這就是是非的根源。    

眼睛所見,往往不是真相,再論其中是非,反釀禍害。     

 

釋迦牟尼佛受供養乳糜公案

    釋迦佛未成道前,苦行六年,每天一麻一麥,

在尼連禪河沐浴,後昏倒,牧羊女供以乳糜,

才恢復力氣,但跟隨的五大臣,以為太子退道心,

便離開世尊。這就是眼見不一定為真。    

 

即使見他人過失,也不必宣揚。

因眼見是非,眼不清淨。再一宣揚,舌根也不清淨。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說是非事,成是非人。

佛法偈子: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所以要內看,觀心返照,檢討反省身口意,有否貪瞋癡,

不向外攀緣,自然不會說人是非。

   

12/26       P.14    未完 

 

 

16.會善知識難   

善知識–講述佛法正知見,引導眾生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的人。使人從黑暗道光明、

    迷惑到覺悟、愚痴到解脫。

    教人慚愧懺悔、修善斷惡、明心見性,從因上努力。

許多說邪知邪見的人 

    1.說人三世因果,前世是某人,將來有災厄。

    2.說人家風水不好,導致不順利不健康。

    3.說祖先墳墓不好。

    4.說你身後有跟幾個人。    

會善知識難–要靠自己的福德因緣和願行,才能遇到大善知識,

    自己更要虛心學習。

   

17.見性學道難   

所謂:學道如牛毛,悟道如麟角。

修行學道的人多,但開悟見性的人少。

    悟了本心本性,也是要繼續用功。

    未見性,就要修加行–加功用行:早課、晚課誦經持咒

    懺悔誦戒修善斷惡聽經聞法結夏安居·····,     

    修加行到一定程度,業障消除,悟到這一念心,才進入修道位。  

    能見性又能學道,就是找到大道,步步光明。

    未見性而學道,就要依止大善知識,學習戒行,戒行清淨,

    根基扎穩,也是走上正確的路。 

   

12/27        P.14    未完   

   

     

本性–就是師父說法,眾生聽法的這念心。

    1.是誰在聽法?悟到了,就是見到本心本性。 

      這念心安住理上,修行、修道就容易了。

    2.若還沒悟到,就先修方便法門–誦經、持咒打坐參禪‧‧‧‧‧‧。 

      這時怕在事上琢磨,心不容易定,要起大願心,才不會退轉。

      有恆心、願心,由事到理,事圓滿了,理就現前。    

修六波羅蜜,就是要成就佛的種智。

    布施是事,布施功德圓滿,成就三昧,就得正定,這就是理。

    持戒也是如此,每種法門都是如此。

    由事到理,見到本性,就是事理無礙。

佛法云: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之法界也。    

    一乘任運–就是悟到這念心,要時刻作主,清楚明白。

              動靜皆能作主,清楚明白,

              要站得住、站的長,時刻保養這念心,

              任運自在,運空不著空,運假不著假,

              運中不著中,這樣見性學道就容易了。

以行滿願–從事上來學習、修行,發大願心,廣度眾生,成就佛智。

    有了願,再修六波羅蜜,以善行圓滿願心。

    從事到理,見到本心,見性以後,圓修六波羅蜜,

    不執著功德,不執著能修、所修,時刻安住正念,

    這樣見性學道就容易了。  

 

12/28        P.14    未完   

 

 

18.隨化度人難  

隨化度人–隨著現在的因緣來度化人。

例如:結夏期間,在家居士來護持,

    希望藉此護夏聞法機會,啟發出世的善根,進而了脫生死,

    這是一件難得的事。

    在法會中,以佛法知見來啟發、開導眾生,一旦因緣成熟,

    善根和慧根現前,開悟了,發了出世心,這就是隨化度人。

做任何事情,都要運用因緣,把握機會來度化眾生。

    他的困難在於要錢財、人才、場地和時節因緣···,

    當各條件具足,還要把行程安排恰到好處,

    讓參與眾生產生法喜和禪悅,這樣才能度脫眾生。

隨化度人要有智慧、慈悲、願行、福德,條件具足,     

    才能成功。 

   

12/29       P.14    

   

    

19.睹境不動難

睹境不動–遇到任何境界,心能清楚作主、如如不動。   

    相反,遇到境界,慌張失措,掌握不住,就會帶來災難。

    沒有定力,就會隨境而轉,所以說睹境不動難。 

境–順境及逆境。遇到兩種境界,心都不動。

    順境–名、利的引誘,無動於衷,如如不動。

    例如:柳下惠坐懷不亂,這就是不動的境界。

修行有心有境,有主有賓。

    主:這念心。賓:外面的境界。 

    心境能調和,修行才能有成就。   

   

12/30      P.15     未完      

     

   

萬變不離其宗–這念心能作主,就能將外境轉過來,

    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否則隨境而轉,遇壞境界,受苦受難;遇好境界,樂極生悲。

心如如不動,就能生智慧,自然轉境–

    平時薰習禪定,契悟本心。

    外境有八風:稱、譏樂。      

    蘇東坡: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有了定力,產生智慧,就可化戾氣為詳和。 

心定,進而心境一如–心清淨、安定,如如不動,

    沒有貪瞋癡,外境即為淨土。

    禪宗的–悟到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

    自然能調身調心,轉境界。

    否則,只能逃境安心,無法契悟本心。    

逃境安心–離開壞的境界,移居甚至移民,孟母三遷。

    這世界是五濁惡世,世界的動亂來自不安定–貪瞋癡,

    定了,世界即淨土。

經常安住實相、定境,當下即淨土

儒家:萬物靜觀皆自得。外境和這念心習習相關。    

心想事成、福至心靈–

    心要定,才能心想事成。   

    心定,不向外攀緣,不隨境轉,睹境不動就不難了。    

   

20.善解方便難   

沒有方便法門,就不能弘揚佛法、續佛慧命、普度眾生。

    修建中台禪寺、辦佛教學院、設立精舍、舉辦禪七、廣開禪修班,

    有這些方便,才能把佛法推廣到各個角落、階層。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最終目的通達究竟–

    菩提心、涅槃心無為心真空心妙有心平等心。    

    要契入這些境界,必須了解所有方便法門,通達透徹,

    這就是善解方便,這是不容易的。 

除了善解方便,還有善開方便。

    先了解,再決定是否開這方便。

    方便多下流–就是亂開方便的負面影響。

方便法門–度眾生出離苦海的種種交通工具。

    通達菩提、涅槃、淨土。 

方便法門的極致–究竟法門

    八萬四千法門,針對眾生根性不同,

    都能得佛法利益,入佛究竟覺海。

方便是權巧,最後開權顯實–

    一佛乘:小乘、中乘菩薩乘,最後歸於此,

            就是究竟中道、實相,就是一真法界。

            安身立命之處,開悟的境界。

            未開悟的人,就修一切前方便。   

    

結語:

    二十種修行的困境,其實難與易就決定在這一念心

煩惱即菩提–難,就是煩惱。煩惱轉過來,就成菩提。

世間事都是一體兩面,這面看是難,換一面就是通達出世菩堤涅槃的關口。

觀念轉過來,一切事都不難。

孟子:愚公移山,有志者,事竟成。有恆心毅力就不難。

反掌折枝–不願做就難,願意做就容易。

知見觀念很重要。  

      

    以上,就是 四十二章經,第一章至第十二章,

從 111年 6/20 ~ 12/31,共計197天完成這十二章,

祝福 大家  送走 111年 的圓滿豐收,

迎接 112年 , 更能揚眉氣。

      

12/31      P.15       

     

     

     

延伸閱讀:        

佛說四十二章經 筆記 (二) 第 13 ~ 22 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