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菩提心是本具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尚未成道的人不減一絲一毫;
成道了,也不增一絲一毫。
東尋西覓 → 凡聖等一
3/2
開山祖師 惟覺安公老和尚 梨花偶成
梨樹開花滿樹白,滿園梨花白如雪。
片片雪花飛滿地,今日滿園成青色。 (悟無常理)
森羅萬象終歸壞,唯有真空才不滅。 (悟真空理)
青色白色皆對待,不落兩邊非生滅。 (悟但中理)
青色白色皆真性,春風滿園露禪悅。 (悟實相理)
3/3
唐‧道信大師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心若不強名,忘情從何起?
忘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心隨境轉 → 如如不動
3/4
起了男女之欲愛、色愛,剛剛一動念,
馬上就把這念心降伏下去,這就是伏心菩提。
貪欲不止 → 伏心菩提
3/5
悟了以後,只是如同見到初一的月亮,尚未圓滿,
還要繼續保持這念菩提心,時時刻刻安住在心性上。
得少為足 → 悟後起修
3/6
時時刻刻始終都要保持這念覺性的存在。
醉生夢死 → 保持正念
3/7
釋迦牟尼佛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沒有度一個眾生;
演說無量無邊的佛法,卻認為沒有說過一句佛法,
正是「言而無言」,歸還原點的道理。
我執法執 → 不染一塵
3/8
雖然心性本具,但如果起了煩惱無明,
覺性就變成眾生心。
不覺失察 → 提起覺性
3/9
唐‧六祖惠能大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觸境生心 → 回歸本心
3/10
唐‧寒山大師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瞋心不斷 → 忍辱負重
3/11
一般人看到外面的六塵境界,心容易攀緣,
要想達到無住心,必須要觸物起照。
無法作主 → 觸物起照 (觸事無心,睹境不動)
3/12
覺悟以後,心慢慢寧靜,就成為覺性。
妄想煩惱 → 覺悟靜心
3/13
看到外面的境界時,知道是好、是壞,心不隨境轉,
如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胡思亂想 → 處處作主
3/14
覺察到自己起了瞋心,立刻忍下來,不去造作惡業。
隨業流轉 → 忍惡無瞋
3/15
學習菩薩行,要能自利利他,利他就要有方便,
醫學就是一種度眾生的方便。
自私利己 → 隨緣度眾
3/16
唐‧長沙景岑禪師
學道之人不識真,祇為從來認識神。
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
以假為真 → 借假修真
3/17
唐‧黃檗希運禪師
塵勞廻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鬆懈懶散 → 精進行道
3/18
用思惟分析的方法,體悟到身體為地、水、火、風四大假合,
體性是空性,便能破除對色身的執著,證到我空。
執我為實 → 修觀破執
3/19
生存的環境有許多毒素,
而我們的六根對六塵不斷攀緣,也會中毒。
攀緣外境 → 收攝六根
3/20
就佛法的觀點來看,究竟的方法,要先遠離有毒的環境,
讓身體不再中毒,進一步將身心的毒素解除,
不僅合乎醫學,更是徹底醫治疾病的方法。
治標不治本 → 身心自在
3/21
佛法對疾病的成因,除了現世生理、心理因素的探討,
還有業報的影響。
不信因果 → 病由業生
3/22
唯有從因果中努力,反省檢討、懺悔;
消業、轉業,才是最究竟的治病方法。
不究根本 → 悔過消業
3/23
唐‧船子德誠禪師
千呎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向外求法 → 回歸本心
3/24
唐‧黃檗希運禪師
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向外求法 → 回歸本心
3/25
佛法的慈悲更廣大,不但要醫一切眾生的身體和心理的病,
而且要對一切草木也同樣慈悲愛護。
只顧自身 → 慈悲廣大
3/26
消業的方法很多,誦經、持咒、念佛、打坐、懺悔,都可以消業。
自尋煩惱 → 消業了業
3/27
假使我們經常注意自己的心念,保持清淨、善念與正念,
很多疾病就不會發生。
自尋煩惱 → 淨念相繼
3/28
佛法與醫學,都重視身心的平衡,而佛法更注重治本,
根本就是這一念心,這念心清淨,身體便能健康。
身心失調 → 病根源於心
3/29
執著是一種觀念、習氣,但它並不是絕對的。
隨順習氣 → 保持覺性
3/30
唐‧拾得禪師
無來無去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
一顆水精絕瑕翳,光明透出滿人天。
向外盲求 → 本自清淨
3/31
唐‧龐蘊居士
無事被他罵,佯佯耳不聞,
舌亦不須動,心亦不須瞋,
關津無障礙,即是出纏人。
心隨境轉 → 如如不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