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一 《佛說無常經》
研經二 《佛說四十二章經》1 ~ 12章
研經三 《佛說四十二章經》12 ~ 28章
研經四 《佛說四十二章經》28 ~ 42章
第6週
無常力大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上至非想處,下至轉綸王,
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遶,
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
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
1. 釋 經文
佛法在恭敬心中求 – 歸敬三寶
為何須了解無常 – 與我們生活、生命的關係
生老病死、意外事件、人際關係、生意
親友生命、生病
→ 面對這些變化
科判:
總示無常力大 生者 ~ 斯者
詳示無常 ↗ 依報無常 假使 ~ 常吞
舉無常相 勸修行佛法
勸修 ↘ 正報無常 ↗ 世間凡夫 上至 ~ 自纏
↘ 出世聖人 無上 ~ 凡夫
勸修不死甘露法門 父母 ~ 煩惱
依報 依止果報 環境
正報 自己色身
對於無常 要念茲在茲 落實起觀行 才能得 佛法真實利益 → 念法
三種般若 – 文字般若(聽經聞法) 觀照般若 實相般若(清淨心)
1. 總示無常力大 – 有情色身之生滅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
有生皆必死
衰 – 變老
病 – 疾病
生老病死,無常力大
清‧順治皇帝 出家讚僧詩 (曾三度出家被帶回)
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神通不敵生死
生 – 在中陰身時,不得不受生 (往生至投胎中間)
老 – 母胎出生後,必漸漸老去
病 – 年老,疾病隨之而來
死 – 病痛最終,不免一死
如何面對死亡 →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用三環一體來用功
2. 詳示無常 勸修行佛法 – 器世間生滅,依報無常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 靜相 及 動相
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妙高山–即 須彌山。
由四寶(金、銀、琉璃、水晶)所成,故妙。
出七金山之上,故高。
是小世界的中心;
世界是無量的,所以有無量無邊的須彌山。
證得初禪的人,可來妙高山。
1000個小世界 → 小千世界
1000個小千世界 → 中千世界
1000個中千世界 → 大千世界
3000個大千世界 → 三千大千世界 無量無邊
《 大毘婆沙論.卷135 》
1大劫 = 4中劫
空 → 成 住 壞 空 → 叫 1大劫 包含 4中劫
1中劫 = 20小劫
1小劫 = 1增劫 + 1減劫 (小三災)
84000歲 每100年減一歲,減至 10歲
10歲 每100年加一歲,增至 84000歲
每小劫
住中劫 – 小三災 刀兵災、饑饉災、疾疫災
每大劫
壞中劫 – 大三災 火災 (初禪天)
水災 (二禪天)
風災 (三禪天)
世界就空掉
火燒初禪 水淹二禪 風吹三禪
火災 水災 風災
64大劫 7 X 7 + 7 1 X 7 1
次數 56 7 1
如何遠離 小三災、大三災
→ 要從這念心上離。安住正念心。
心中沒有貪瞋癡,則災難不侵。
瞋心感火災,貪心感水災,癡心感風災!
→ 去除貪瞋癡,把煩惱漏盡,
本具清淨心、智慧心現前。
→ 修行就是修福慧,修善法、修福德,
返照自心,漏盡貪瞋癡,處處皆淨土。
→ 心淨佛土淨,心清淨,處處皆淨土,
心安,世界安;心定,社會就安定。
→ 心不安、不平、不淨,
就會感召小三災、大三災,世界就無常。
無色界 四天 非想非非想處天
色界 18天 四禪9天 三禪3天 二禪3天 初禪3天
欲界 6天 他化自在天
須彌山 山頂 善見城
南瞻部州 人所居住
33天 東南西北 各8天 + 帝釋天 = 33天
成 → 住 → 壞 → 空 : 改朝換代 滄海桑田
世間無常 國土危脆
有形事物 無時不變
如時面對 正向接受
常觀 – 未曾有一事 不被無常吞
靜中思惟 動中觀察 → 重慮緣真
世界 – 成住壞空
眾生 – 生老病死
心念 – 生住異滅
景山知玄禪師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
唯餘一朵花,明日定隨風。
3. 詳示無常 勸修行佛法 – 正報無常 世間凡夫
上至非想處,下至轉綸王,
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遶,
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
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
非想非非想處天 – 三界中 無色界 最高一層天
定 → 降伏煩惱 石頭壓草
慧 → 斷除煩惱 斬草除根
修定修慧
轉輪王 – 世間最富貴。
坐在輪寶上,飛行天下,巡視是非善惡。
七寶 – 金輪寶、白象寶、馬寶(三種交通工具)、神珠寶、
玉女寶、主藏寶(參謀)、主兵寶(總司令)。
壽命 – 同命、命根,具有執持煖、識的作用;
因過去世的業,由受胎至死亡的期間。
死海 – 譬喻生死如大海
眾生於中頭出頭沒、載浮載沉。
三界 – 欲界、色界、無色界
(飲時、睡眠、男女三欲)
團團轉 – 只因繩未斷 (業繩) 感召果報
吱吱吱 – 只因腳下絲 (情絲) 男女之苦
出離苦輪 ← 超越無常
↓
不生不滅 ← 有形皆歸壞 不滅為真空 → 超越無常 脫離無常
但見曹溪水 門前坐春風
(六祖弘化 這念清淨心 就能隨緣自在)
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無常
緣起法 → 無常 → 沒有自性 → 空性
如是 → 逆境 – 報冤行 磨練自己
↘ 順境 – 隨緣行 成就自己
堅住正念,隨順覺性
真常 – 能知 能覺 的心 , 這念清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