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在紅塵鬧市修  .jpg - 網誌用的圖片
   

   

11/1  

心清淨了,就有清淨的智慧,這一生就愈走愈光明,

不會走錯路、走遠路。要達到心定、心淨的境界,

就必須修習『』。 

無明染污 → 禪修淨心 

 

11/2  

有這個『』的存在,就是一種私心,就是屬於眾生;

諸佛菩薩破除了我執、沒有我相,冤親平等。  

執我我所 → 菩薩無我 

   

11/3  

佛法是人生的真理。知道了這些道理,

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上,就會有福報。  

光說不練 → 落實佛法

    

11/4  

修行,要知道善調身心,要調身、調心、調飲食、調睡眠、

調伏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身心失調 → 善調身心  

 

11/5  

修菩薩道就是一個『忍』字。

能忍,才能成就定力、智慧。  

衝動不能忍 → 忍成就定慧   

   

11/6  

佛法講慈悲,就是告訴我們要把這個情提升、淨化,

把心量擴大到無量無邊。  

情愛執著 → 慈心廣大   

   

11/7  

』對於修行學佛也很重要。修行要信什麼?

信事、信理,信因、信果。相信有三世因果,就是信因、信果。  

不信因果 → 正信因果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因果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道理,

積極地從正確的『因』上去努力,

人生的路自然而然會走得平穩順暢。  

     

11/8  

有了信心,就會產生力量;有了力氣,做什麼事情都不會退轉。

因為信心具足,就會產生智慧,對於每件事都能從正面來看,

絕對不會往負面的角度思考。  

懷疑正法 → 具足正信  

 

11/9  

靜中養成,動中磨練』,要在動中養成這一念定慧的心,

每個人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定力及智慧,如果缺乏智慧

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成就。 

妄想紛飛 → 定慧等持

 

11/10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如果從這方面來用功、

來反照自己,把心中的塵垢除去,保持寧靜,

心中自然清明不迷糊、不顛倒。 

怪罪他人 → 反觀自省

 

11/11  

佛經裡說『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一點一滴都要靠現在去努力。

懂得從因上努力,人生就會愈來愈光明。 

急於求成 → 落實佛法

   

11/12  

我們弘揚佛法的目的,就是希望每個人要有覺性

什麼是覺性?做錯了事情,能夠知過、改過,這就是覺性。  

不知不覺 → 知過改過

 

11/13  

修行是一個減號,指我們心靈的世界,自己檢討看看:

心當中的貪心有沒有減少?瞋心有沒有減少?

癡心有沒有減少?煩惱有沒有減少?

自己的心當中有沒有慈悲?有沒有智慧?     

錯失光陰 → 為道日損

   

11/14  

不要低估自己、小看自己,每個人都有佛性,要有遠大的志趣、

遠大的抱負,只要立大志、願意努力,就會有所成就。  

自我放棄 → 發願立志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悟,就是悟到本心,一切都是現成的。,是對治,要修而無修。

無論動、靜,順境、逆境,白天、晚上,都要用功,都能夠修行。

    

11/15  

唯識云『剎那率爾心,墮境第一念。』這一念心,如果掌握不住,

就會墮落;相反地,如果懂得運用,就能產生感應、

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一念不覺 → 心念作主

 

11/16  

修行沒有別的,就是要得解脫。得解脫,

不是求佛菩薩來幫我們解脫,而是檢討反省自己的煩惱,

把煩惱化掉就得解脫,就是這麼簡單。     

煩惱無限 → 轉化煩惱

    

11/17  

念心緣著慈心專注思維,這當中就有功德、有信心、有願行、

有法力,就能產生力量,靠這些力量,就能化除我們瞋恚的心結。  

火燒功德林 → 慈能轉嗔

   

11/18  

如果一切全都能,業障就會因此消除 — 因為業障是從色身所產生出來,

色身由我們的執著而生,執著是由於心造作、分別而來。  

慳執不捨 → 放下執著

 

11/19  

朝山是在修『忍』行。『忍』字,『心』上有一把『刀』,

意指刀放在心上,心卻絲毫不動,這就是忍。  

無法安忍  忍心不動 

 

11/20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正見、正念、正定,不需要另外去找極樂淨土,

也不需要另外去找佛、找菩薩。這念心經常在正念、正定上,

就和諸佛菩薩同一法界。  

向外求法  正念正定

   

11/21  

讀書的目的在哪裡?讀書,就是在培養智慧、學業、技能、身體健康;

第二,磨練自己,養成人格。  

虛應功課  善學立身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眼前的壞事情,並不一定就是壞事!懂得這個道理,

凡事只要沉得住氣,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11/22  

布施完全在我們當下這一念心,而不在於『質』或『量』。  

慳貪吝嗇  心無所求   

 

11/23  

《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

見種種色。』以清淨、無求之心廣植福田,是自利利他的善菩薩,

能成就無量功德。  

心有所求  清淨布施

 

11/24  

世間人都是因為心有疑慮、放不下,故不能知而立行,

所以,我們若能看破、放下,必能有勇氣、有決心地實際去執行。 

紙上談兵  知而立行

   

11/25  

我們做任何事一定要學習放下,即說即了,即做即了,

作人也是一樣,人在那裡,心就在那裡。  

朝三暮四  人在哪裡心在哪裡  

 

11/26  

佛經裡強調要『福慧雙修』。智慧是什麼?

就是指我們這個知覺、這一念清淨心、

正知正見這一念心。 

愚痴無智  正知正見

 

11/27  

現在辛苦一點沒有關係,吃苦就了苦,了苦就有福報。

要忍耐、磨練自己,這就是因地上的努力。 

吃不了苦  因上努力

 

11/28  

希望每一位將四字箴言『會、熟、巧、精』作為一把尺,

量一量自己所學的東西是否到達這個程度。 

囫圇吞棗  會熟巧精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做了一件功德而能不生驕傲,功成不居,

並將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罪過自己來承擔。

能有這種心量,就是真正發菩薩心的人。

  

11/29  

禪宗祖師說:『處處作主,立地皆真。』假使我們平時就能夠作主,

在緊要關頭,就能夠懸崖勒馬,不致走遠路、走錯路,

也就能愈走愈光明,這才是真正的『寶』。

迷失本心  處處作主   

    

11/30  

如果能將這念攀緣的心收回來,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

心自然能安能靜。 

攀緣妄想  安住自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