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善則美   .jpg - 網誌用的圖片
   

    

      

 週別  日期            主題                    中台山月刊 期別  頁數     

第一週 9/13  福德,在廣結善緣中成就            第265期 P19-34 

第二週 9/20  平等–無二無別菩薩行              第88期  P9-22 

第三週 9/27  感恩的力量                        第170期 P27-38 

第四週 10/4  吃素與慈悲 (開山祖師主題開示)     第143期 P18-35 

第五週 10/11 正信的佛法                        第189期 P29-44

第六週 10/18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第263期 P18-35 

第七週 10/25 觀無常,勤精進如救頭燃            第269期 P19-36 

第八週 11/1  無住生心                          第165期 P29-39

第九週 11/8  線上團參                   

     

..............................................................................................................

第一週 9/13  福德,在廣結善緣中成就      90人   

   

   

   

經云:福德資糧是法門,饒益一切眾生故。

與眾生結佛緣、法緣、歡喜緣,善緣日廣,福德日增,

   即能成就一切功德事業,廣利有情。

佛法云:一切法都是仗因託緣所生。

無論世間法、出世法,都要因緣和合才能產生結果。

世間的學業、家業、事業;修行要成道證果,都要因緣和合。

因–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心裡的意念,說出於口,身體去實行,

    身口意三業造作,就會感果。

緣–外緣。

   

未成佛道 先結人緣      

先跟眾生結善緣,廣結善緣,以慈悲心、平等心、恭敬心,

   處處為人著想,對一切眾生慈悲為懷,善緣成了,就有福德。         

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大悲心最重要,用慈悲、平等關照社會、眾生,

    眾生就歡喜,結善緣。

所謂『眾生歡喜,諸佛歡喜』,令眾生歡喜,比拜佛、燒香,

    更能讓佛菩薩歡喜。

以慈悲心、平等心行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使眾生歡喜,諸佛就歡喜,也結善緣。

   

因緣和合 諸事成辦 

人算不如天算,努力只是盡其在我,成與否還是看因緣和合,

    所以廣結善緣很重要。不管過去的善因、惡因,

    至少現在要努力種善因,結善緣,才能為未來增福報。 

   

廣結善緣 左右逢源  

古德云:有因有緣事易成,有因無緣果不生;

        不信但看寒江柳,一經春風枝枝新。

    就是說明因緣果報。

因–做好準備,充實自己

緣–廣結善緣、人緣、佛緣、法緣    

以上因緣,都要抱持積極的態度

種善因、結好緣,多培福德資源,自然成就世間功德、

    出世間道業,這才是實實在在人生的真理。   

   

   

   

師父上課      

      

福德: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福報。

善緣:良好關係;修善法所結的緣。      

福德,在廣結善緣中成就–廣結善法,與眾生建立良好關係,

   即能成就福報。

     

1. 廣結善緣的意義   

   

   緣–關係 , 結緣–建立關係     

   

廣結善緣 廣修善法 → 建立良好關係 → 累積福德 → 處處逢緣   

                     自利又利他  

         立身處世、成就道業的重要資糧

   

2. 廣結善緣的重要   

   

   a. 有因無緣 福報不具 步步維艱  

      一切法都是仗因託緣所生 

      因–心念作為   緣–外緣 

 

成就善法 → 善因 + 善緣   → 成功 

                   無善緣 → 障礙    

    

以 世間法 出世間法 為例  

       

     功成名就  色身生病  無法隨心滿願

       善因     無善緣       障礙  

     聽經聞法  設備故障  無法增長智慧   

   

   b. 因緣和合 福報具足 諸事成辦   

  

有因有緣事易成 → + =  

               直接 → 內因 

               間接 → 外緣    

有因無緣果不生 → 因 + x緣 = x果       

                      

修行   自身   善知識指導  善緣日廣  諸事順遂 

處世   努力   人際關係好  福德日增  廣利有情  

   * 佛經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3. 如何廣結善緣 成就福德  

   

   a. 知因識果 結善因緣   

    

  + 結善 結佛 結法 結喜  

                 主動積極          左右逢源   

   

   b. 常行三施 饒益有情 – 眾生歡喜 諸佛歡喜  

   

  精舍–照客 環保 視訊 供果 學長 司儀 聯席 香積 

     

                                觀照社會 

  慈悲心 → 財施 法施 無畏施 → 觀照眾生 → 累積功德   

  平等心                        廣結善緣    

     * 學業、事業、道業,一定能成就     

      

五布施 得福報 

1. 造作庭園景觀 2. 造林植樹 3. 搭設橋梁 4. 建造大船 

5. 為將來、過去的大眾,建造房舍住處  

   

不可布施 得惡報 

1. 刀 2. 毒 3. 野牛 4. 淫女 5. 建造鬼神祠廟  

      

   c. 敬慈和真 身體力行  – 深信眾生 佛性本具  

  

  中台四箴行  

    敬 – 對上以敬 對治 傲慢心 

    慈 – 對下以慈 對治 瞋恚心 

    真 – 對事以真 對治 虛偽心  

    和 – 對人以和 對治 暴戾心   

 

  自利利他 廣結善緣 福德資糧  →  光明人生   

   

開山祖師法語 

菩薩不是一種形象,而是一種清淨的念頭,

時時想著如何利益眾生。 

如果我們能本著慈悲心、平等心來做人做事, 

廣結善緣、廣結法緣、廣結佛緣,

不但做任何事情可以水到渠成,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一定會愈來愈和諧。

   

福報 ,從廣結善緣而來 

    

          常行財法無畏施  

主動積極  落實中台四箴行 → 左右逢源 → 出世間道業 → 光明人生 

          廣結善佛歡喜緣                成世間功德   

  

  

   

 

..............................................................................................................

 

第二週 9/20  平等–無二無別菩薩行      87人   

   

     

   

      

諸佛如來常行中道,平等無二,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去除人我分別,放下執著,以圓融智慧等觀萬相。

   

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法–心法,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是平等無差別。   

契悟這念心的心境–一真法界、實相、無上菩提、淨土宗–常寂光淨土。 

圓覺經: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

        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成就如來、成就佛道,是在因上努力成就。

眾生聽法的這念心就是因,人人都有佛性,這就是平等法界。

   

佛性本具 平等不二   

佛性平等不二,這是理上的平等。

如來覺性圓滿,在大園鏡中,具足功德、智慧神通妙用, 

    這一念心無始無終、不去不來、不生不滅,法身常住,如來之體。

眾生本具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圓證法身,自心本性,

    本具真如法性,真正平等不二。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從立足點來說。

佛法的平等是指佛性平等,也是立足點平等。

人人皆可成佛,但必須靠努力實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也是絕對的平等。  

  

四姓出家 同稱釋氏

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住世的印度,種性制度的四種階級,

是世襲的,不能通婚,高低階層永保不變,

釋迦牟尼佛廣開佛法大門,任何階層皆可出家,

四河入海,無復異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

佛法的平等觀念獲得大眾的肯定、認同。   

   

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     

佛法的平等,是最高境界–中道實相。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要努力修行,一定可得解脫,超凡入聖。

修六波羅蜜  發願,入菩薩位 → 凡夫菩薩 →賢位菩薩 → 

登地菩薩 → 等覺菩薩 → 妙覺 成道 

   

靈明覺知 含生等一  

宋朝相國崔公群拜見如會禪師,在大殿見一麻雀在佛像頭頂痾屎,

不解問禪師:麻雀不是有佛性,怎會如此?

禪師:麻雀找到最安全舒適的地方痾屎,這覺性就是他的佛姓

佛祖如如不動,又慈悲,他才敢如此,否則怎不去老鷹頭上痾屎。    

   

唐朝宰相裴度,送考取進士的兒子法海去追隨沩山老人出家,

因每日挑水辛苦而抱怨:和尚吃水秀才挑,縱然吃了也難消。

沩山老人: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

打坐時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萬擔糧才能消。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修行是要去除妄想,破除我執、法執,道是現成、本具的。

楞嚴經: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佛性是本具的,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是如來住世。

 

佛法講佛性平等,人人都能成佛,只要肯努力修行,

就能得到光明的未來,所以在事上薰修、磨練,

使覺性時時現前,就能安定自在,待人處世圓融無礙。 

   

    

   

師父上課   

   

菩薩–覺有情;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

菩薩行–菩薩自利利他圓滿佛果的大行。

平等–無二無別菩薩行 – 

    以無分別之心,饒益眾生,圓滿自利利他的修行。   

   

1. 平等的意義 

    

   平等–彼此同等、相等 

   無二無別–不異,相同,沒有分別  

   世人–形式平等,齊頭式平等 

   佛法–佛性平等,人人佛性本具 

         立足點平等,努力修行可成佛 

         真平等    

                                 眾 

   佛          起貪瞋癡    →    生 

   性     ←   慚愧懺悔          性    

           

    凡聖等一 迷悟有殊 

    佛性本具 眾生平等 

    在聖不增 在凡不減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2. 為何要以無二無別的心行菩薩道 

 

   a. 分別取捨 難成道果 

        

      愛 親 冤 憎 – 我執 分別   

      心不清淨 無法自利 

      心有所著 易生過犯 

      

  潙山老人: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

      一念真誠,斗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 

      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b. 無分別心 方成道果 

      眾生 – 向佛學習    

      諸佛如來   常行中道 平等無二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眾生佛性 平等無差  放下執著 除分別心 

         圓滿自利利他菩薩行 成就佛道   

      古印度 – 釋迦佛 推廣 四姓平等   

          婆羅門:專司祭祀   

          剎帝利:貴族階級  

          吠舍  :平民百姓 

          首陀羅:奴隸階級  

 

3. 如何落實無二無別的菩薩行    

   

   a. 肯定佛性 發大願心   

   六祖大師:

     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 本不生滅 本自具足   

              本無動搖 能生萬法   

     體悟眾生 皆有佛性 

        金剛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利益群生 無二無別 

     發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以願導行 以行滿願 圓滿修行   

   

   b. 勤修六度 化執無二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 

      分別取捨 無明煩惱 

      無二無別 六度法門 → 有執有別 六蔽煩惱 

                       化除  

    

 

      六度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        對治

      六蔽  慳貪  毀犯  瞋恚  懈怠  散亂  愚癡 

      

           親      冤  

  布施    多給    少給        

           好      惡   

  持戒    不殺      

           愛      憎     

  忍辱          不忍  

           易      難    

  精進    努力    不想   

           好      惡   

  禪定    禪七  半日不坐   

           愛      憎   

  般若    現前   不現前

   

     

.................................................................    

第三週 9/27  感恩的力量           89人   

   

 

佛法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強調知恩、感恩、報恩的重要。   

四重恩–父母師長恩、社會國家恩三寶恩眾生恩 

三塗苦–地獄:火塗惡鬼:刀塗畜生:血塗   

能知恩、感恩、報恩,人生才能知足常樂。 

   

感恩報德化眾怨  

知足常樂,是活潑積極,如同敬業樂群。

不知足–求不得苦。

感恩工作得來不易,珍惜與尊重,對待工作與夥伴,

就能樂在工作中。

不知感恩、報恩,就無法消業、轉業,去建功立德。  

   

飲水思源長善根 

六祖壇經: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古德云: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能指正我缺點,使我改過,都是我老師,要心生感激,

    如此思維,使心量廣大,與道相當,

    所以順境、逆境都能助道。

知恩、感恩–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檢討反省 

    個人的成就其實是靠眾多人的成就,果實應歸功給大眾,

    失敗、挫折時,應仔細自我檢討,而不是責怪或歸咎於別人。

    如此看待事情,心就能安定,人生更積極光明。

佛法的因果觀,能啟發知恩、感恩、報恩的心,

    知道現在社會的成果,要感激過去所有人的努力付出,

    所以要知恩、感恩,

    唯有現在自己努力付出,未來的人才有好果實享用,

    這就是報恩。

    如此減少計較、抱怨,煩惱少了,這念心平靜、安定,

    人與人更和諧,社會更安定、祥和。  

   

  

住持師父 見膺法師上課    

   

感恩:感激他人所施予的恩德

力量:作用、效力   

感 =  咸 + 心  , 念茲在茲 ,同心 

 =  因 + 心  , 有因緣 用心 

感恩的力量:能感激他人所施予的恩德,

            即會產生良善的作用。 

  

   

1. 感恩先知恩–恩德在哪裡   

   

      出生 成長 學業 事業 道業 死亡  

感恩→父母 家人 老師 老闆 師父 葬儀 

           朋友 同學 同事 師兄 助念  

                     客戶      法會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父母師長恩  哀哀父母 生我劬勞 指導教誨 技能知識 

    社會國家恩  安定的生活環境

    三寶恩      冥冥大夜中 三寶為燈塔  

    眾生恩      一日之所需 百工斯為備 (千人糕)  

   

 

2. 感恩的重要 

 

   不知感恩 自以為是 煩惱叢生  固執己見 理所當然 

            習於抱怨 負面情緒  不識因果 

   

 

   知恩感恩 謙沖自牧 向上提升  常懷感恩 無有怨懟 

            積極樂觀 正向光明  知因識果    

 

 

3. 感恩而報恩–如何學會感恩,產生力量 

 

   a. 了達因緣 能知感恩   

   

                                                        

             個人努力  +  眾緣和合  =  現有一切 

             珍惜擁有      心懷感恩       無數人

             愉快滿足                     的努力   

   

   b. 順逆助道 感其恩德  – 道吾惡者 是吾師  

       

      他人指正 令我改正  不會氣惱  心量廣大      

                         心生感激  與道相當 

      順境、逆境  皆能助道   

       

   c. 以無我心 感恩報恩  

   

      功德歸三寶 好事給大眾 壞事己檢討  

  團隊  獨木難  自己得以    自我 

  提升  撐大廈  成就善法  檢討反省    

   心即安定     無我心     積極光明 

  離煩惱名利   感恩回饋    增福增慧  

   

   d. 燈燈相傳 究竟報恩   

   

   深心悲願   邁向光明   安身立命  

   廣傳心法   菩提大道    之所在  

   常念師恩  師囑為己志  依教奉行     

   守護道場 深化修行 落實弘法   

   普度無邊眾生  離苦得樂證菩提  

   究竟上報四重深恩  下濟三塗迷苦   

      

   發願身語意常隨佛學  學習千二百五十位常隨眾 

   助佛大轉法輪   行菩薩道   

   

精進行道   

   

    思惟  萬法皆眾緣和合方能成就   

    飲水思源      無我心     上報四恩   利益群生 

  知恩感恩報恩               下濟三塗   解脫自在   

    無計較抱怨    人際關係和諧  

     內心平靜     社會安定祥和   

   

開山祖師法語 

    能知恩、感恩、報恩,人生就能知足常樂。 

   

 

································  

第四週 10/4  吃素與慈悲            91人   

   

   

素食,佛教最早提倡。

環保及心靈環保者肯定素食。

實際對健康是有幫助的。 

   

一切諸法 唯心所現 

醫學,吃素預防高血壓及癌症,減少許多疾病。

荷爾蒙及蛋白質從植物中提煉。

牛、馬等素食動物力量大。

這念心決定好吃?或營養?   

   

長養慈悲 增長福德    

佛教基於慈悲心、平等心提倡吃素。社會安定、淨化、和平的根本。

  1. 眾生是未來佛  2. 眾生有生命  3. 眾生是過去親眷  

  不吃素,至少吃三淨肉(不見殺、不自殺或叫他殺、不為己殺)

吃素的發心–1. 平等心、慈悲心,有功德、福報。

            2. 為身體健康,沒有功德、福報 

慈悲心的養成–1. 不殺生 2. 要救生 3. 要吃素 

   

   

 

 

住持師父 見膺法師上課      

   

   

思惟:吃素 = 學佛 ?

      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吃素: 1. 福德,廣結善緣–眾生緣 

       2. 平等心,無二無別–與眾生平等 

       3. 感恩,眾生恩 

   

吃素–不吃肉類葷腥 

慈悲–慈:與(予)樂,悲:拔苦 

吃素與慈悲–不吃眾生肉,是慈悲心的展現。

   

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

    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開山祖師法語  

    吃素,就是修行的前方便。因為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與平等,

想達到慈悲、平等的心,1.不殺生 2.救生 3.吃素 

這些都做到,慈悲心就會現前,慈悲心就是佛心,

所以吃素看起來很普通,意義卻非常深遠。 

  

1. 吃素與慈悲的關係   

   

   佛教提倡吃素 – 長養慈悲心,社會安定,淨化社會,成就佛道 

                   1.不殺生 2.救生 3.吃素    

  

2. 為何吃素,能長養慈悲心 

   

   慈悲乃成佛之根本,食肉斷大慈悲種子(梵網經)   

   1. 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未來佛,具靈明妙覺的心 

   2. 因緣果報之理–戒殺護生 不食眾生肉 → 跳脫輪迴 世界和平 

   3. 眾生皆是過去親眷–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

                        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煮。 

          食眾生肉 = 親眷肉 ,無明覆心,未能了見  

 

   慈悲心 → 成佛根本   , 貪著心 → 輪迴生死 

 

3. 如何練習吃素, 培養慈悲心  

   

   a. 破邪顯正 慈悲吃素 

      1.吃素沒營養、沒力氣 

        植物提煉營養素,為健康保健食品(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

        牛象力大     

      2.植物有生命

        植物是生機,動物是生命 

        佛法:六道輪迴,非第七道–植物 

      3.素食不好吃 

        口味–分別執著 緣起性空 

              過去習慣 虛妄不實 

        慈悲心吃素 性定菜根香 

      4.牛羊吃素,不能解脫被殺之命 

        牛羊是業力因果,必須受報 

        牛羊非因慈心吃素,沒有功德   

   

   b. 逐漸養成吃素習慣 

      食方便素–三淨肉:不見殺、不自殺亦不叫他殺、不為己殺 

                肉邊菜 

      持六齋日–農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

                月底最後兩日(二十九、三十)    

          * 1.惡鬼神出來害人 (大智度論)   

            2.四天王等神降臨,監察人間善惡 (四天王經) 

              初八 , 二十三  四天王部眾 出巡

              初十四 , 二十九  四天王太子 出巡 

              初十五 , 三十  四天王 出巡     

      發廣大願–日日吃素、餐餐吃素、方便善巧(生日請吃素點)

                接引茹素(介紹他人吃素) 

      五辛–洋蔥 紅蔥頭 蔥 蒜 韭菜 

          * 楞嚴經:熟食發婬,生啖增恚,

                    說經時,天仙嫌臭,惡鬼舔唇

                    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4. 慈心吃素的功德  因心不同 果報不同 

     

       因心                 果報 

   不知心上用功       愚痴無明 福德有限 

   慈悲心平等心       功德殊勝 獲福無量 

   

   環保 健康 長壽 慈悲平等 

      

   吃素 長養慈悲心 

        明瞭吃素 正確知見 

        發心吃素 –尊重生命 佛性本具 慈悲利他   

   

   但得本 何愁末   

   健康環保 世界和平 福慧具足 成就菩提 

    

    

    

.....................................................    

第五週 10/11 正信的佛法               91人   

   

   

古德云:有信無智,增長無明;有智無信,增長邪見。

修行學佛,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從初信進一步達到正信。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透過聽經聞法,建立正知見。    

     

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儒家:民無信不立。

信,是入道的根本。但還是要有正信,才能走正路。

   

立正見 生正信 

信: 1.初信 容易失去信心,聽信邪說,沒功德,甚至遭罪過 

     2.正信 正知正見 信心與智慧兼備   

    

依解行 證實相

     3.深信 正信,透過實踐,便能達到深信,了了分明,不受外境影響

     4.證 深信後,繼續努力,成道證果

          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斷煩惱,分羅漢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菩薩十地、等覺–分證的果位

          修證–1.有為法–日常生活種種事相的作為 

                2.無為法–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動

     5. 修正圓滿,就是佛–智慧、福德、慈悲、禪定圓滿   

     

     

      

住持師父 見膺法師上課     

     

正信:信正法之心

佛法:佛所說的教法,八萬四千法門,形容詞很多

正信的佛法:學習佛陀的教法,依正知正信而生心,

    落實解行,信心圓滿則成就佛果。(

   

   信   →   解   →   行   →   證    

 出學佛     福德      敬慈    處處逢源

          廣結善緣    持戒    自利利他  

   

1. 正信佛法的重要   

 

   信為道源功德母–道:清淨心,信為入道的根本 

   

   a. 具足信心 事能成辦   

           廣結善緣               福德

     →  平等心       功德  →  自利利他        

           感恩心                 積極光明  

           吃素                   福慧聚足 

   缺乏正信 → 越走越偏 

   正見正信 → 度茫茫苦海   

   依法不依人:不偏信某位師父的大能神力 

   依法–相信三真理 1.世因果 2.佛性具 3.起性空 

    

   b. 佛法大海 正信能入   

       

      有心、智慧達到正信,落實解行,產生淨化提升的力量。()  

       

      不遇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

      1.聽經聞法 2.親近大善知識 3.確立正信 增長信心 4.依止正法道場 

      大善知識 化導令得見性 

      善知識 能發起一切善法  

      尊敬四修行人:持信–不依自己想法修行 

                    奉法–能分辨正法、邪法 

                    身證–以自身行持證明真理  

                    見道–以自身的修行證量作為證明 

    

2. 如何於佛法起正信心  

   

   a.    信   →   解   →   行   →   證     

        初信      確立    落實佛法   得佛果

                  正信      深信         

        事–只會拿香跟拜   

        理–不懂道理  

        念佛–是為心定,安定身心 

        正信–常隨佛學 除疑捨執 

        解–有事有理 , 學觀音–事 :學習觀音的慈悲行

                                理 :了解觀音的慈悲 

        由解起行  明白人人有佛性   這念心覺悟–菩薩 

                                   福慧圓滿–佛 

        有為法   日常作為    善法功德    煩惱漏盡 功德圓滿   

        無為法   這念心      如如不動 心理清楚明白 

     

   b. 修行的次第   信 解 行 證   

   

   

...................................................   

   

第六週 10/18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87人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知恩、感恩,對佛法有恭敬心。 

人生最大財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古德容易成道,就因對佛法的恭敬心。

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斷臂求法,以身為輕,以法為重。

  

佛法難聞 應當敬受  

佛說四十二章經:得睹佛經難。過去佛經流通少,難得看到。

   現代印刷普遍,佛經很常見,較不受珍惜。

玄奘大師歷經九死一生,費時二十年才帶回梵文佛經,

   再經翻譯才可流通,所以對佛經一定要心存感恩。   

義淨大師費時二十五年取經回來,

   寫詩: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砂和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佛昔求法 不惜身命 

三藏經典事佛陀智慧的寶庫,即使半句偈也是珍貴。 

雪山童子公案

釋迦牟尼佛過去是雪山童子,發大願成佛,

天王釋提桓因變身羅剎鬼,念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雪山童子求後二句,羅剎鬼要求血肉供養,

雪山童子應允,羅剎鬼又念: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雪山童子契悟寂滅境界,同時願從高處躍下,

供養羅剎鬼,天王明瞭他的真心,回復帝釋身,

傳法給童子。  

童子捨身為求法,發大願行。 

   

依法修行 得真實義  

深信三藏經典,過去種大善根,今生得聞正法,

   依佛法去實踐,修行可得契入,了生死。    

     

     

     

住持師父 見膺法師上課          

   

        

見聞:目見佛,耳聞法。

受持:受–以信力領受,持–以念力憶持。 

          領受於心,憶持不忘。口而誦 心而惟 身而行 

如來:佛十號之一。如者真如;乘如實道來成正覺。

真實義:真–非假,實–不虛。諸法真實之義。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現今我既能聽聞佛法,當恭敬受、頂戴奉

期許自己能了悟佛陀開示真確實在的義理,入佛知見。       

   

阿難尊者         釋迦牟尼佛         迦葉尊者   

   解                                  行     

多聞第一                            苦行第一   

              以相表法 解行並重 

 

   開示–開發 顯示    →   自性清淨 摩尼寶珠 

   悟入–證悟 契入        

   

1. 何謂真實義   

   

   真實義–真實不虛之理,真理 

   〝眾生本具的佛性〞 – 恆久不變 絕對真實 最高真理 實相  

   

   

2. 聞法受持的重要  

   

   a.聞法不持 難得法益–喜歡聽聞 鑽研名相 不信受奉行 

                      隨境界流轉 退失菩提心   

   

   b.見聞受持 解真實義–體悟佛法精隨   (人身難得 正法難聞) 

                      得佛法真實義 

                      作主的功夫   

   聽經聞法 依教起行 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 

            修戒定慧 契悟這念心 

            受用不盡 人生最大財富  

            學佛修行的究竟義 

   

3. 如何受持佛法 解真實義  

       

   a.生恭敬心 難遭遇想 – 恭敬收攝 萬緣放下 心淨心定 於禪堂   

                        端身正坐 衣著端莊 

                        謙恭學習 具足淨信 如法修持 道業必成 

       為何古德容易成道,與道相應?

       → 對佛法虔敬–為法忘軀 不畏艱難 求取佛經   

   * 義淨大師    去人成百歸無十 

   * 唐 般剌密諦尊者  用絹帛書寫小字楞嚴經,用蠟裹好,封存胳臂肉內,

                      從印度帶回中國。 

   * 唐 武則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b.一心聞法 正念思惟 

       佛法如甘霖 除熱得清涼 一心應善聽 能滅諸煩惱  

                           依教觀心    

       保持專注 → 一心 → 正念思惟        → 除去心中腦熱 

                           內化為自己的知見     

      

     

   c.依法修行 契悟自心    

      

      聽經聞法 躬行實踐  解 行  一切言教 啟悟自性 

      反觀自性 照破煩惱 淨化三業 步菩提路 見自本性  

       

      六祖壇經:口誦心行  ,即是轉經

                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頻婆娑羅王,常念五事 

      1. 祈願佛陀出現於世 

      2. 佛出世時,願能早日前往瞻禮,隨喜供養

      3. 願禮佛之後即能聽聞正法 

      4. 願對佛所說法皆能通達其義

      5. 願能從佛受戒並奉持戒法 

     

開山祖師法語 

    我們今生能夠聽聞到佛法,是由於過去種了很大的善根,

實在是難遭難遇,要有這樣想法,這樣就能激勵我們的道心、

啟發智慧,進而達到不退。 

    明白了佛法的道理,依照佛法的道理去實踐,

有事有理、有因有果,這一生修行就可以契入、

就可以了生死。   

   

人生難得 佛法難遇 

 

   難遭難遇 → 聽聞正法 ← 勤修善根   

   

   一心恭敬    受持佛法    徹見心源

               落實信解  成就如來知見

    

  

       

.....................................................

   

第七週 10/25 觀無常,勤精進如救頭燃          90人   

     

     

古德云:須將生死兩字,豎在眉毛上。

光陰似箭,時光飛逝,如不把握,人命無常,所以要把握用功。

   

痛念無常 精勤修道          

死囚公案

國王請教迦旃ㄓㄢ延尊者,如何在燈紅酒綠間,將心收攝回來?

尊者說,你叫一位死囚,頭頂一碗油,走在美女歌舞群中,

告知:若油滴下,立刻處死。

結果死囚走過美女群中,果然未滴下油,

國王問死囚:美女好看嗎?

死囚說:我要保全性命,那敢看美女。

修行也是一樣,若明天就要去閻王報到,

今天那敢不專心用功,打妄想、瞌睡....,

若能警覺生死無常,才能時刻用功修行,了生死。       

     

觀無常理 重慮緣真     

修觀心無常–觀照、契悟無常,分析思惟世間無常,

    重慮緣真,修無常觀。

    世界有成住壞空、眾生有生老病死、心念有生住異滅。

    一切是假相,體性是空性,能觀的這念心,雨所觀無常之理相應,

    到達無生滅、寂滅的境界,就入定、得解脫。

修觀心無常,貪瞋癡慢疑皆無常,就不起心動念,

    化掉貪瞋癡慢疑,心安住下來,不起惑造業,就是真功夫。

    

契證涅槃 脫離無常    

大乘、小乘,頓悟自心法門,都要知道無常之理,才能得佛法受用。

如此修顯、密、大乘、禪、淨、八萬四千法門,才能有所成就。    

要脫離無常,就要契悟真空、這念心性,證到菩提、涅槃。 

   

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

    菩提:清淨心,本具靈知靈覺,聽法的這念心,清楚明白。

    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滅。

          這念心體性是空性,寂靜無為,不生不滅。

          聽法的這念心,如如不動,妄想不生。 

    真正契悟菩提、涅槃,就能脫離生死無常。

    就是我們這念心真正皈依的地方,心才能作主,

    站得住、站得長。 

   

   

住持師父 見膺法師上課   

   

   

普賢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觀無常,勤精進如救頭燃

   

觀–觀察、觀照、思惟;以正慧觀察事理。

無常–世間一切之,生滅遷流,剎那不住。 

勤精進–直心向道,勤行眾善   

觀無常,勤精進如救頭燃–

    觀察、思惟諸法生滅變化不定,無可依恃,

    應提起道心,勤求出離,如頭頂著火,

    須急滅之,不可稍緩。

    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 出離:遠離世間妄念、煩惱  

   

1. 何謂無常   

   

   無常–一切有為法生滅遷流而不常住。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 

   

       生          住          異         滅  

    因緣和合                           因緣壞散 

    剎那生滅,本無今有,今有後無 

   

    景山知玄禪師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花,明日定隨風。  

         本無今有    今有後無     

    

2. 體念無常 勤求出離的重要 

     

   a.不了無常 執於生滅 流轉生死 

     

     妄執為常      眾生愚迷     認妄為真  

     生顛倒想      生滅無常     起惑造業  

     貪著追求       現象中      輪迴生死 

    

   b.了知無常 精進行道 超脫生死  

 

     不盲目追逐      名利財色     勇猛精進  

     不造作惡業      生滅無常     追求真常  

     不憂悲苦惱                   解脫之道 

      

     無常–生滅當中 

     真常–契悟不生不滅性   

 

3. 如何觀無常 精進勤求出離  

     

   a.觀無常理 重慮緣真   

      

            世界–成住壞空    

      觀    眾生–生老病死   無常 

     思惟   心念–生住異滅  生滅變異    

        

       1.器世間生滅–(器世界、器界、器) 

           指一切眾生所居之國土世界。

           相當於依正二報中之依報。

           以國土世界形如器物,能容受眾生,可變可壞。

         

           天災地變 改朝換代 蒼海桑田 ........

    

           有形相事物  → 成住壞空  ←  如實面對  

                 看淡  看破  免離諸苦    

         

        2.眾生的生滅    生者皆歸死 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 無能免斯者   

     

           自他或動物  → 生老病死  ←  福慧雙修   

           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身    自利利他 

           勝因生善道 惡業墮泥犁    不枉此生 

           

        3.心念的生滅     念念遷謝 新新不住   

   

             這念心  → 生住異滅  ←  觀心無常 

          不隨便起念 把煩惱化掉        真功夫 

          心安定下來 不起惑造業   

     

    小結    無常壞滅               如救頭燃 

            放下執著    無常鞭策   刻不容緩          

            離煩惱苦               勤求解脫   

     

      雪山童子求法公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b.修無修修 安住真常    

         

          無常         修無修修         真常  

        生滅遷流       銷歸自性      不生不滅性       

   

       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動,念念分明的這念心 

       脫離無常殺鬼,解脫生死,得到自在    

     

開山祖師法語  

    每個人對於無常,要時時刻刻念茲在茲

不但要了解,更進一步還要落實起觀行

這樣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 

    

一切有為法 非永恆存在       唯有佛菩提 是真歸仗處   

    得聞正法  

    如救頭燃   無常觀    安住真常     解脫自在    

    精進道業  看破放下 

    逆生死流

   

...................................................

   

第八週 11/1  無住生心             人    

    

     

無住生心,心無所住,心無所縛,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古德云:塵勞迴脫事非常。六根攀緣六塵而成勞。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截流溯源 直指一心 

六根不染六塵

禪宗祖師:無住生心。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淨土宗:蓮出淤泥而不染。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見境不生貪愛,於理不生分別,不於理中生分別,是故其中最吉祥。

鏡子,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不染塵。

理:菩提之理,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只有這一念菩提心、無住心。

    堅住正念,隨順覺性。

要想保護自己,就必須保護這念心。才是最平安。

俗話說:但求心中無愧,何需門上有神?心淨則佛土淨。

   

動中不動 片葉不沾

古德云:塵勞迴脫事非常,緊把繩頭戰一場。繩頭:念頭。

念頭一定要拉好,保持讓覺心作主。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維摩詰居士告訴舍利弗尊者:於三界不動身口意,是名宴坐。

佛法說:回光返照,內聽、內看。對外境,觸物起照,照破它,

保持覺性。

念佛、誦經、持咒,把六根收回,保持覺性。

禪宗祖師: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外境,好的不生貪愛;壞的不起煩惱。

這念心始終了了分明、清清楚楚。這就是金剛經的無住心。

   

   

住持師父 見膺法師上課   

   

   

六祖大師開悟因緣

    三鼓(三更)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圍,為說金剛經···

–無住生心

 

惠能言下大悟,遂啟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無住生心–面對煩惱、壓力的清涼藥方。    

    

無住   住:攀緣、想念、執著。  

       無住:於一切境,心不染著

             見境不生貪愛。

生心:這念心清楚明白、了了分明、處處作主

      是故其中最吉祥。

無住生心:這念心不執著於任何境界,

          當下清楚明白、了了分明。

  

外若著相,內心即亂–     

外若離相,心即不亂–對境不攀緣,清淨心現前。

    無住生心 

     

1. 何謂無住生心   

   

   住:想念、攀緣 

   無住:這念心不攀緣

         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了不可得

         不住時間空間 

   生:現前

   生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清淨心現前 

   無住–如如不動  

   生心–清楚明白  

   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即是菩提心。 

 

2. 無住生心的重要   

   

   a.心有住著,不得自在  

   

     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分別執著  貪 瞋  癡 

     六塵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六塵所縛,流轉生死,不得自在  

    

     五令人目盲 – 青黃赤白黑–顏色  

     五令人耳聾 – 宮商角徵羽–音階 

     五令人口爽 – 酸甜苦辣鹹–滋味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b.心無所住,自在解脫   青山本不動,白雲任去來 

   

     萬境聲滅 清楚明白 快樂無憂 

     念頭來去 如如不動 解脫自在      

  

    

3. 如何成就無住生心  

     

      靜中養成,動中磨練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相對     →     絕對   

          執著            無住  

     

   a.靜中養成 覺照功夫  

   

     止–止心不動 專注一境 

     觀–觀心反照 清楚明白 

   

     培養覺察、覺照的功夫   

     

     方便 → 究竟  

  

     作主  保持正念      過河(後)不須船   

           不住三際(心)  放下法門  

           了了分明      銷歸自性  

   

     狂心頓歇 歇即菩提  

   

   b.動中磨練 觸物起照   

    

     六根    →    境界 

            覺照   不貪 不瞋   解脫  

                   不取 不捨   自在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心 – 清清朗朗  

    

   c.知是幻事 巧作佛事  

    

     真空  無住   智慧   般若空性 

     妙有  生心   慈悲   廣作佛事 

 

     創造緣起 運用緣起 不住緣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