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  

福德是修行一個很大的助緣,

有了福德再來用功,就容易成就。  

自以為是 → 眾善奉行

     

唐·六祖惠能大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眾生都是在妄想、夢境當中,

執著種種生滅、種種形相是真實,

所以要修種種法門來對治。

 

1/2  

諸佛以病苦為師』,修行人有疾病實不足為憂,

身帶三分病,若能鞭策自己精進用功,

把握無常的色身,藉假修真,

就能成就悟道的因緣。  

放逸無度 → 精勤用功 

   

1/3  

一般人不了解,布施能把貧窮、慳貪捨掉;

假使把慳貪布施掉了,貧窮也會跟著布施掉。  

慳貪吝嗇 → 廣修布施     布施對治慳貪

    

1/4  

現在的人不容易成道,就是因為疑心太重。

疑什麼呢?第一、懷疑佛法;

第二、未能親見佛、菩薩、羅漢,所以懷疑聖賢的存在。      

疑法疑人 → 信滿成佛  

 

1/5  

在世間法中,佛法就要能因應時節因緣,要有俗諦

遇到任何情況,說話就要順應因緣、圓融處理,

度眾生就要善開方便門。  

不知變通 → 俗諦圓融   

   

1/6  

憂愁煩惱,都是從貪愛而來。假始沒有愛,

心中光明寂靜,就沒有憂愁和煩惱。

所以,憂和愛是相對的,

有愛就有憂,無愛就無憂。  

愛欲生憂 → 離愛妄憂   

   

1/7  

宋.神照本如禪師 

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迷失覺性 → 覺悟自心   

     

1/8  

唐.靈雲志勤禪師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隨喜讚歎,一方面可以除去自己的嫉妒心,

令一方面則能成就大功德,受施者、能施者和助施者,

都能分享很大的功德和福報。

 

1/9  

做了事情以後,牽腸掛肚,

做的好就心生驕慢,沾沾自喜;

做的不好,心裡就起煩惱。這就不是無心 

心隨境轉 → 觸事無心

 

1/10  

要想生天堂、生極樂世界,

假使不知道在這念心上回光返照

只是向外東求西找,始終是找不到的。 

心向外求 → 返照自心

 

1/11  

如果能夠體認一切眾生都是自己過去的親眷,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皆當成佛,

就不會輕視任何人,這樣就能心行平等 

輕視他人 → 心行平等

   

1/12  

如果能夠『忍得心頭火』,被辱不瞋

甚至『滅卻心頭火』,

就能夠產生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  

瞋火燒卻功德林 → 忍辱不瞋

 

1/13  

即使真正見到他人的過失,也不必宣揚

見到是非,眼根就不清淨了,

再一宣揚,舌根也跟著不清淨。    

道人長短 → 不說是非

   

1/14  

唐.南台守安禪師 

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緣無事可思量

思慮奔放 → 定心淨心

   

1/15  

唐.寒山大師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瞋火中燒 → 忍辱定心    

   

惟覺安公老和尚法語 

要以虔誠心、恭敬心誦經,同時透過回向,

把誦經的功德回向給法界、三寶。

 

1/16  

在禪堂裡要放下,出了禪堂就要提得起,

提得起又能放得下,就能得自在。     

作不了主 → 心得自在

    

1/17  

眾生從早到晚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

白天起心動念,有善念、惡念;

晚上作夢也是一樣,不論是好夢或惡夢,

都是第六意識在攀緣、在起心動念,

所以白天也是妄想,晚上也是妄想。  

念念遷流 → 不打妄想

   

1/18  

佛告訴世人:「人繫於妻子舍宅」,

「繫」,就是用繩子拴住,跑都跑不掉。

這個繩子不是普通的繩子,是業繩

這種業現前了,就難以出離。  

隨業流轉 → 不為情欲繫縛

 

1/19  

無論遇到好的境界或壞的境界,

心中都要能保持平靜與寧靜,

如明鏡當臺,不落一點塵垢,

像來則現,像去則無』。  

心隨境轉  心如明鏡

 

1/20  

這個世界沒有一樣東西能夠永遠存在,

一切都是無常,這就是「諸行無常」的道理。  

執境為常  諸行無常

   

  

1/21  (除夕

除夕時一方面是除舊布新,

把環境整理清淨,檢討反省得失;

另一方面是圍爐團圓,敘舊結緣,

這個是非常好的文化。  

狂歡享樂  除舊佈新 圍爐團圓 

   

   

1/22  (初一  

新春是一個好的開始,

有好的因才有好的果;

有好的開始,才有好的成就。  

消極怠惰  積極精進  

   


1/23  (初二)  

佛法不離世間法,逢年過節都是佛法。

佛法是以出世間的精神來成就世間上的菩薩萬行,

行而無行,最後銷歸自性,就是「朝朝暮暮在逢春」。  

心隨境轉  銷歸自性

   


1/24  (初三)    

《大學》云:「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心當中有了過失,就要檢討反省,

心地要光明、要磊落,心要淨、要定、要明。

有了這念清淨的心、喜悅的心,

做任何事情都很歡喜。 

得過且過  檢討反省

   

1/25  (初四)   

每一個人都有佛性,都可以發願成佛,

慈悲、智慧、禪定圓滿了就是佛,

心中的煩惱漏盡就是佛。  

煩惱執著  發願成佛  

    


1/26  (初五)  

佛是什麼?智慧佛、如如佛,

如如不動的這念心就是佛,

平常心就是佛,平常心就是道。 

起伏不定  平常心是道

 


1/27  (初六)  

所謂「佈新」,在新的一年,

大眾要有一個共同的心願,

要有佛的知見。佛的知見就是正知正見。 

邪知邪見  正知正見

 

1/28  (初七)   

唐.船子德誠禪師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動,滿船空載月明歸。 

隨波逐流  如如不動

 

1/29  (初八)  

唐.黃檗希運禪師 

塵勞迴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好逸惡勞  精進行道   

    

1/30  

布施最重要的,是這一念心是否是

清淨心、虔誠心、恭敬心、平等心以及慚愧心,

若是以這樣的心行布施,福報是不可思議的。 

布施生慢  敬心布施  

  

1/31  

職業要從事正業與淨業,宗教要選擇正信的宗教;

要選擇有正知正見的師父,

否則你想生天最後反而下了地獄,

你想成佛結果卻成了魔,實在是得不償失。 

誤入邪魔外道  親近正法道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