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級禪修課二   

   

 
 

          

佛說八大人覺經(一) ~ (十) 

(四)第三覺知    

   

   

前期複習   

     

    常修少欲 → 覺 → 少欲–遠離生死輪迴 

    貪心 不知足 → 感得 餓鬼道 多求境緣 增長罪惡 

   

    

    

   

1. 第三覺知  知足守道覺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知足:知道滿足,滿足於已得到的。 

          對於已獲得的事物有所知足, 不再多求  

          得少之時心不悔恨-大般涅槃經。  

    少欲:對於未得到的事物 不生貪心

   

    凡夫–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厭:飽、滿足。

    厭足:憎惡、嫌棄。 

    心無厭足:心無滿足之時。 

    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 

    心是惡源–心沒有厭足。 

   

    唯得多求:若有貪欲,則內心多求於外境。 

    對於過去–已失去的,念念不忘 

    對於過去–種種欲樂,心生貪著 

    對於過去–還沒有得到的,苦苦追求 

 

    貪心不足,內存無厭足之心。  

    貪求無厭,外惟多求境物。  

    貪求之心–猶如大海,欲望是無底洞。  

     

    惟覺老和尚法語 

        酒色財氣四堵牆,當中埋的是英良, 

        若能跳出牆門外,此是長生不老方。 

   

        漢祖登基欲成仙,彭祖八百祈壽延,

        秦皇位高求不死,嫦娥對鏡還自憐,

        若能滿得凡人願,山做黃金海為田。

   

    不知足者 心有所求 → 求不得苦 思慮過多 身心疲憊 患得患失  

             追逐五欲 → 得到亦苦 追求更多 害怕失去 心常不安  

    貪欲現前,缺乏正知見 

        以苦為樂,如飛蛾撲火,從苦入苦。 → 增長罪惡 

   

    明‧沈周  田字詩 

        昔日田為字足,今日田為字頭。 

        拖下腳時成首,申出頭來不自

        田按心頭常想,田在心中不休。 

        當初只望田為,誰料田多疊愁。 

    

    快樂三件事?

    有錢 五家所共有 → 布施轉清淨法財 (水、火、不肖子、貪官、盜賊) 

    愛情 有愛就有恨 → 小愛化為大慈悲 

    名位 易招惹是非 → 利益大眾結善緣  

        真正的快樂非外在物質所能給予, 

        而是 利他心心中無罣礙自在做主

      

    菩薩:具名–  ㄉㄨㄛˇ 

          舊譯–大道心眾生 

          新譯–覺有情 (玄奘大師之後) 

          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 

    菩薩不爾:菩薩不願多求貪欲,而增長罪惡。  

    薩埵:勇猛。

    菩提薩埵:勇猛求菩提。

    菩薩–發願度化一切有情眾生,

          了達三界如幻化的道理, 

          故不追求世間名利。 

   

    常念知足 不起多求之念 不作欲奴 

             了達清淨本具 不向外求 

    體會心靈的富貴與自在,受用無窮。 

   

    古德 

        人貧不是貧,心貧實是貧, 

        人貧能養道,是為貧道人, (貧道

        心貧無智慧,墮入餓鬼道。 

     

    世間富貴–為五家所共有 

    佛法富貴–自心具足功德智慧 

    安貧守道:安於清貧,內心不多起欲望之染心,

              守持心性,行六波羅蜜,具足萬行,自利利他。 

              (布施、禪定、精進、忍辱、持戒、般若) 

    

    開山祖師法語 

        如果能夠知足,會對每個人都懷著知恩、感恩、報恩的心,

        生活就會充滿了希望、快樂。 

    

    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貧窮 ← 貪心  知足 → 珍惜擁有 → 愉悅安隱   

                           知恩感恩 

                           內心豐盈   

                   歡喜付出 

      心寬天地寬 → 樂於分享 → 恆思利他 長養慈悲心 

                   不再計較 

        地藏經:捨一得萬報。   

   

     佛遺教經: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 

   

     業:這一念心的造作。

     小乘–斷欲去貪 

           這一念心發起般若智慧,

           證知諸法無我的道理。 

     大乘–以利他、度眾生為業。 

           這念心起大用,弘法利生。

           最後銷歸清淨自性,

           才是真正的大富大貴。 

   

     慧:智。  有不同層次  

     唯慧是業:菩薩以破執斷惑證智唯其志業。 

     小乘–破我執→斷見思惑→證一切智 

     菩薩→破法執→斷塵沙惑→證道種智

         為覺他行六度萬行,具足方便智慧  

     佛  →   破斷無明惑   →證一切種智  

   

     文殊菩薩度眾的善巧  

         放下成見,尊重他人  

         體察人心,運用愛語 

         讚歎他人,令生歡喜  

   

     開山祖師法語 

         知足常樂不是消極,

         而是要我們知足、安住,

         在因地當中努力。 

   

 2. 總結   

   

    結語     

        知足守道覺 

            大廈千頃,夜眠幾尺,積資巨萬,日食幾何。    

        唯得多求 的惡因 → 增長罪惡 的苦果  

        

    生活中觀行 

                ↗ 想要多於需求?  少欲 

        返照自心 → 羨慕錦衣玉食?  知足  → 知足常樂   

                ↘ 得不到會不開心? 分享  

     

個人思惟 

    反思:自己容易因哪些事,無法心滿意足而煩惱? 

    應如何運用今日所學,化解煩惱呢? 

   

 

今日法師背誦法語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精舍 12月份   

    福德週 – 年終大掃除 

    禪定週 – 靜坐修禪定    

      

迎接 普平25週年慶 

    弟子發願 :誦 25萬部 金剛經      

               千人道場  

    供養 見穎大和尚  

   

   

   

   

    

高級禪修課二 9/22 (4)  10/6(5) 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ppybaby 的頭像
    happybaby

    中華職棒35年 兄弟象戰績紀錄簿 天氣涼爽 心情好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