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普賢十大行願
請轉法輪的目的,是要讓正法流布在世間,
使每一個人都能聽到佛法。
不求正法 → 請轉法輪
11/2
普賢十大行願
經常恆順外面的眾生,在佛法來講,
就是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否定他人 → 恆順眾生
11/3
圓覺經
同事攝是他做什麼我也作什麼,
要注意自己不要迷失了!
藉由順境逆境為方便來普度眾生,
與其同事,化令成佛,這樣就稱為同事攝。
只求自利 → 和光同塵
11/4
唐‧古靈禪師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鑽故紙,何曰出頭時。
向外盲求 → 回歸本心
11/5
唐‧馬祖道一禪師
為道莫還鄉,還鄉道不成;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
執著鄉里 → 弘化十方
11/6
美麗與缺陷
人的美,要從內心作起,從內心淨化自己、
美化自己,這才是真正的美。
自尋煩惱 → 淨化自心
11/7
面對疾病
用心的力量,止觀的方法,就可以治好我們得創傷,
也可以治好我們心理上的疾病,但是這一定要有智慧、信心。
散亂放逸 → 修習止觀
11/8
菩薩知道遇到好事情事過去種的因,
現在更要在好境界當中加倍努力;
遇到困難、壞的事情,
也是過去所種的惡因,就要慚愧、懺悔。
不識因果 → 因上努力
11/9
普賢十大行願(六)
若能一心敬慎,稱讚如來,
則能使我們滅除因口過而生的障礙,
成就口業清淨的功德。
口出穢言 → 稱讚如來
11/10
這個世界,一切法相都是因緣和合而成。
修善法就是善因,善法成就,就是善業,
善業成就,一定得到福報,
因緣果報的道理是絕對的。
違背因果 → 廣種善因
11/11
宋‧柴陵郁禪師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塵勞遮蔽 → 明心見性
11/12
宋‧石屋清珙禪師 ㄍㄨㄥˇ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同針)
心隨境轉 → 觀照覺察
11/13
普賢十大行願(四)
禮佛有事有理,事上的佛,指外在的聖者乃至聖像;
理上的佛,則是人人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之覺性。
輕慢一切 → 禮敬諸佛
11/14
普賢十大行願(十八)
要想懺除罪愆,應當轉除造惡的心,
使成為修善的心,斷惡修善,便能消業、轉業。
起惑造業 → 斷惡修善
11/15
如何化除瞋恚心呢?用慈悲心。
慈悲是化除瞋恚最好的良藥,
時時反省檢討自己有沒有慈悲心?
慈悲成就了,瞋心自然消除。
火燒功德林 → 慈悲是良藥
11/16
普賢十大行願(十二)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
所以,供養一切眾生,就是與一切的眾生結下善緣,
也是供養未來佛。
慳吝貪著 → 廣修供養
11/17
修行就是要悟這個心、明這個心、淨這個心、定這個心,
心安住了,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情都不會錯,
時時刻刻都是一條光明大路。
向外馳求 → 悟自本心
11/18
宋‧慈受懷深禪師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說人長短 → 持守口業
11/19
唐‧黃檗希運禪師
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
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
處心積慮 → 慈悲布施
11/20
所謂行亦禪、坐亦禪,就是我們行住坐臥,
心不散亂、意不顛倒,時時刻刻保持我們的覺性存在。
心念散亂 → 覺性存在
11/21
人與人之間也是一種緣;人活在世間,
彼此要能互助合作,大家才能共利共生。
自私自利 → 廣結善緣
11/22
佛法中提到,成菩薩、成魔是自己;
生淨土、到地獄也是自己,
都是我們這一念心使然。
算命看相 → 法界唯心
11/23
知足才會快樂,知足才會平靜;
不知足的人,貪得無厭,得不到就苦惱、憂憤、
乃致憎恨、不擇手段,造作惡因,
真正是如同處在地獄。
貪得無厭 → 知恩感恩
11/24
普賢十大行願(二十三)
唯有泯除人我、順逆的差別對待,
方能超越瞋、喜的對立,無條件的隨順歡喜,
修習種種功得利益眾生。
心不平等 → 不落二邊
11/25
二祖慧可大師
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花生,本來無有種,花亦不能生。
攀緣外境 → 無住生心
11/26
明‧蓮池禪師
孤峰千仞立江心,八面洪濤愁殺人,
奈是根深自堅固,幾回經古又逢今。
盲求外緣 → 念心本具
11/27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
曾經有弟子問師父:法輪在哪裡?
法輪就在你的慈悲與智慧,
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當中。
缺乏悲智 → 修善不著善
11/28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六)
只要自心清淨了,佛即常住,亦即請「自性如來」住世。
心不清淨 → 請佛住世
11/29
修行貴在實踐,而且要定慧雙修、定慧等持。
定力和智慧都要靠平時養成,平時沒有薰修,
遇到境界時就不容易產生定力和智慧。
懈怠不修行 → 定慧雙修
11/30
普賢十大行願(三十九)
為佛弟子應學習佛陀的平實,
於平實中,以大悲心廣植福慧,
得無所得,自能與菩提心相應。
光說不練 → 學佛平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