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2章經 .jpg - 網誌用的圖片  

 

8/24 (1)

    

研經一 《佛說無常經》  

研經二 《佛說四十二章經》1 ~ 13章   

研經三 《佛說四十二章經》14 ~ 28章 

研經四 《佛說四十二章經》29 ~ 42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       譯者  後漢 迦葉摩騰、竺法蘭尊者 同譯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重要  

第一部中譯佛經–具有開啟佛法東傳中土的歷史意義。

含攝五乘之經文–譯者從三藏十二部,取42章,以為諸宗之綱領。

普被三根、三乘共教–內容融通大小二乘與頓漸之理。

   * 五乘:小乘、中乘、大乘、人乘、天乘 

佛遺教三經–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出家要背誦

    末法之導師,括三藏而無遺,統三乘而宗極;

    古德列為日誦經典。 

佛祖三經–溈山警策、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  

    禪宗初學者入門必讀之典籍。 

   

本經特色 

    共計2,339字,分為42章,最短章僅18字,體裁類似論語。

    

研經次第 

一、釋經題:解釋經題   

           目的–提綱契領:宗旨、要義 

                 以名昭德:彰顯義理    

                                     佛說     四十二章    經 

           方法–能所一對  華嚴宗   能說之人   所說之法   

                 通別一對  天台宗         別題            通題

      

    五重玄義  天台宗  智大師 一ˇ ,後尊為智者大師 

        釋名–解釋經的題名

              佛       所說之    人法立題 

              四十二章  所說之    

        辨體–辨別一經所詮之體性 

              體:體性,一部之旨歸。 

              此經以 大乘、中道實相為全經所詮之體。  

        明宗–闡明一經之宗趣、宗要。

              此經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為宗要。

        論用–論說一經之功用、作用。

              此經以持戒清淨、斷除煩惱為用。可自利利他。 

        判教–判立一經之教相。

              佛所說法分為五時八教。

              此經暫歸為方等時,事實上五時都有。 

   

    祖師五法   簡要易用  

        消文 

        釋義–解釋 

              別題–說四十二章 

                    能說之人,梵語佛陀,意為覺者。 

              通題–共通的題名 

                    –梵語修多羅,譯為契經

                        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契理:能了生死、斷煩惱、證涅槃。

                        契機:眾生能得益。 

                    經–具貫攝常法四義 

                        貫:貫連言語文字,以顯示義理

                        攝:攝持甚深之理;攝受眾生

                        常:恆久不變

                        法:軌則,法則

        顯理–此經兼攝大小二乘,並匯歸一佛乘。

              1~3章:明三乘共教行果,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皆以出家為因,了脫生死為果。

              4~8章:明世出世間善惡因果義,是五乘善惡通義。

                     世出世間一切法皆已令攝無遺。

              9~38章:明大乘不共勝行,六度萬行咸所包括。

                      此經略間小乘教義,仍以大乘義者為多,

                      而為一切佛法之總持。

              39~41章:總明教、理、行,明是教當信,

                       是理當解,是行當修。

              42章:總結,明以佛智慧遍觀世出世間一切諸法。

        舉證–兩位譯經尊者在弘傳佛法之初,

              道教挑戰設焚經台證明真偽,

              尊者示現神通攝受大眾,證明佛經的真實與殊勝。 

        勸修–具足正信,自己修行就能有所進步。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二、釋人題:譯經的大德、法師   

    

    東漢明帝夜夢金人,太史官傅毅猜想應為西域之神–佛陀,

        明帝派郎中蔡愔、秦景,至印度訪道求法。

        迎回迦葉摩騰及竺法蘭尊者,經焚經台辨真偽。 

    

    迦葉摩騰  

    

    竺法蘭  

   

      

8/31 (2)

     

三、釋經文:研究經文– 序分 正宗分 流通分 

    

    三分科經–創始於東晉道安大師 

    序分:述說教起因緣,譬如頭部。 

    正宗分:述說一經宗旨,譬如身體。 

    流通分:勸眾等廣為流傳,譬如腳。

            流通包含時間上的流通及空間上的擴大。 

   

經序   

    通序–每部經共通的序文(六成就:信、聞、時、主、處、眾) 

          證信序   

          主–世尊 

          時–成道已 

          處–鹿野苑 

          聞、眾–度憍陳如等五人

          信–如是,對的 

              而證道果 

    

    別序–陳述各經不同的發起因緣

          發起序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

          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1. 修行首要在離欲寂靜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釋迦牟尼佛成就佛道後思惟,修行想契悟妙法,

   第一要離欲,第二要寂靜。 

   先看破欲愛、色愛,捨離一切欲妄,

   才能寂然不動,達到清淨的境界。  

   

   出家法師 

       剃除鬚髮,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在家居士–受持五戒 

     不殺生 → 不貪吃

     不偷盜 → 不貪財

     不邪淫 → 不貪色

     不妄語 → 不貪名

     不飲酒 → 不貪杯  

   

   世尊成道已   如來十號  

       為十方諸佛的通號。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

       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

       此十一種尊號,皆由果德立名,彰明如來殊勝功德。 

       世尊–因具以上十德,故為「世」所「尊」。  

     

       世尊於上半夜悟四諦,證聲聞果

             中半夜悟十二因緣,證緣覺果

             下半夜睹明星,悟到當下這念心,

       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作是思惟  

       思惟的重要性–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正定)

       聞 → 思 → 修 

   

   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欲:五欲七情的欲,男女的欲愛、色愛。

       看破這種欲愛,才能寂然不動、才能清淨。

   

   憨山大師:

       癡愛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難解脫   

   

   修行如何離欲?

       檢討反省    →    遠離諸欲  →  寂然不動 

           禪坐、思惟、找病因           無為法  

           修四念處觀–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小乘–斷除煩惱 

           大乘–轉識成智 轉煩惱  

  

   男女之欲 六境界 

       色欲–貪著膚色 

       形貌欲–貪著外型 

       威儀姿態欲–貪著姿態 

       言語音聲欲–貪著聲音 

       細滑欲–貪著接觸膚感 

       人相欲–貪著相貌   

   

   禪宗祖師: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

       時時覺察、覺照;作主的心,不被貪欲的念頭所繫縛,

       便不再受輪迴的果報。  

   

   住大禪定  

       禪定:寂靜。大禪定:最高的寂靜。

       在大禪定中,就能把八識田中的煩惱降伏。

       不斷地內住,心慢慢調伏安住。

       安住之後,不打妄想,不想外面的冤親、名利、得失‧‧。 

      

   眾生心–出流,追逐塵境,色、聲、香、味、觸、法。 

   誦經打坐–入流,保持佛性覺性,返照自心。內收。  

   

   九住心–從開始~修成禪定,九個層次  

       內住–澄濁,把心收回,六根歸一,萬緣放下。

       續住–繼續不斷收,心安住下來,安住當下。 

       安住–沒有妄想,昏沉減少,心不動,

             起妄想,立刻覺察收回。  

       近住–近於禪定,近於無為心,這念心功夫加深。 

       調順–妄想昏沉出現,把心收回,

             任它來去,能知的心不動。 

       寂靜–調順後放下,一念不生,

             此時易錯認消息,如死水石,

             沒有慧、覺性。

       最極寂靜–繼續專注,這念心不動

                 清楚明白,定慧不二的心。    

       專注一趣–八識中仍有感,定慧功深,

                 專注對治煩惱,有心、有境。 

       等持–對治後收回心,念而無念,

             萬法歸一,入甚深禪定,破無明煩惱。 

   

   降諸魔道 

       內魔–死魔、煩惱魔、五陰魔

       外魔–六欲天的天子魔

       死魔–令眾生四大分散,夭壽損命。

       煩惱魔–擾亂眾生心神  

       五陰魔–由受想行識等積聚而生的苦果。

               五蘊能生起種種苦惱,為奪命之因緣。  

               如病痛、瞌睡等都屬五陰魔,

               使心不得寧靜,聽經、聞法、禪修皆不得力,

               阻礙修行。 

       天魔–他化自在天,摩首羅天ㄒ一  

             要降伏這些魔,就要住大禪定。

             首要離欲,進而寂靜,這是次第。   

       佛成道後,魔王問祂為何要度化眾生?

       佛說:成道,是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首先前往鹿野苑,度化五比丘。 

       講四諦法門,度五比丘成就阿羅漢果。 

       五比丘–憍陳如尊者、十力迦葉、

               馬勝、跋提、摩訶男) 

         五大臣是淨飯王請託去暗中照顧三王子釋迦。  

   

   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

   度憔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轉四諦法門  

       三轉四諦–通益上、中、下不同根機,

                 應機之說法,令其聞法解悟。

       三乘共學–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修行佛學–必須以四諦法門為根本。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為何先度五比丘  

       五大臣隨佛出家,與佛因緣甚深,故首先得度。

       憍陳如尊者即 金剛經中第14分 的歌利王,

       因氣憤忍辱仙人誘拐其妃子,

       忍辱仙人忍受被冤枉,被砍斷手腳,

       忍辱仙人發願得道必先度之。 

       忍辱仙人說:此言若實,手腳會復原,

       說完果然復原。

       所以佛成道後,憔陳如因過去世的因緣, 

       最先證得阿羅漢果,有聖首之稱。

 

2. 肇啟佛教「最初三寶」

   佛陀於鹿野苑出轉四諦法輪,度化最初五比丘僧  

   

   

發起序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

    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進:動,如何修行 

    止:靜,如何安住 

    比丘具足四意義

        1.除饉(消除饑饉) 2.破惡(破除惡法)

        3.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

        4.怖魔(使魔王恐懼)  

   

    世尊隨順大眾的因緣給予教導,弟子合掌恭敬聽法,

    契悟苦集諦滅道人生的真理,

    在日常生活中去奉行世尊的教法。

     

    六祖壇經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

    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

    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佛是法中之王,所說的法都是真實的道理,

    依據這個法、言教去實行,就能逢凶化吉、了脫生死。

    敕:敕令,皇帝下詔書。

   

    身、口、意三業清淨,且順尊敕。

        1. 聽聞世尊的言教,順著教法去實踐。

        2. 信順戒行。

        3. 信順四諦的真理、它的意義。(離欲寂靜,住大禪定) 

   

    華嚴經 

        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 

   

    修行的路上,善知識就如黑暗中的明燈,

    照亮修行之路,尋回迷失已久的自性寶藏。  

   

總結     佛法大海、惟能入  

    六成就–證明佛法的真實性,令眾生信心。

    離欲寂靜最勝–住大禪定,具足智慧的作主能力,

        究竟解脫內外魔嬈。ㄖㄠˊ 

    順尊敕–順著教法實踐、信順戒行與四諦。  

    

    

9/7 (3)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一)     

   

釋章題 –出家證果 

出家 紅塵家→三界家→無明家 證果 

   辭親出家   常行250戒   解脫 

     識心達本   進止清淨 

     解無為法   為四真道行    

   

出家的意義  

    身遠離 心遠離 放下執著煩惱 契悟無為 證果  

   

窺基大師  有信心者,入佛寶山,得諸道果。 

   

六成就 – 證明佛法真實性,令眾生信心。 

離欲寂靜最勝 – 住大禪定,具足智慧作主能力,

               究竟解脫內外魔嬈。

最初三寶 – 依止三寶修行,精進修行。

   

名曰沙門 ← 辭親出家 識心達本 解無為法 

成阿羅漢 ← 常行250戒 進止清淨 為四真道行 

四果 阿羅漢者 ← 能飛行變化 曠劫壽命 住動天地  

三果 阿那含者 – 壽終靈神 上十九天 → 證 阿羅漢 

二果 斯陀含者 – 一上一還          → 即得 阿羅漢  

初果 須陀洹者 – 七死七生          → 便證 阿羅漢   

    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1. 出家的意義、目的及實踐的方法 

 

   出家的意義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 無為法–這念清淨心。修行,回復清淨。 

           有為法–辦佛事,建道場、博物館、學校、精舍。

                   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兩者可互相融通。有為法不執著,就是無為法。

       佛說:修行人辭別父母,遠離親眷,是出紅塵家

       出家後要先認識當下這念菩提心

       能了達這念心的清淨無為,

       才是真正出家修行的勝道沙門。  

      

   瑜伽師地論   沙門有四種 

       1.勝道沙門–解行俱勝、道高德重,

                   與聖道相應,契入無為,

                   受持250戒,與戒行相應。   

       2.說道沙門–未契悟這念心,研究經教弘揚佛法,

                   印度稱論師,現代稱法師。

                   解說漸修、頓悟、顯、密,

                   令眾生轉化、淨化煩惱,契入佛法。  

       3.活道沙門–依道生活、精進用功,未悟無為法,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依道而活。  

       4.壞道(污道)沙門–與佛法正道不相應的出家眾,

                   所謂販賣如來,

                   雖出家修行卻所行非法。 

       

   言–如來十號之一 

         佛乃四聖之最,三覺圓滿,

         有別於聲聞、緣覺、菩薩。

         此指釋迦牟尼佛。  

   辭親出家

       修行人辭別親眷,割捨父母、夫妻、

       子女之愛,遠離世間纏縛。

   出紅塵家 → 出三界家、煩惱家 → 出無明家   

   

   助道諸緣  住處 → 事 清淨道場 

                 → 理 身心清淨 

       滋養色身法身 → 內護 師長指導 

                   → 外護 衣食住行  

       上啟佛法,下啟飲食  

   

   為何要辭親出家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皆示現出家成道,

       要成佛,要學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

       在菩提樹下入金剛定,成無上正等正覺。

      

   因緣和合果自生 

       因   +   緣   =   果 

      願心    外來助緣   成就道業 

    自己努力  

   

   世間生滅無常的權力財富,  

       遠遠比不上出世間的功德。

   出世修行,這一念清淨的菩提心、慈悲心,

       就是改變輪迴生死的因。 

   

   大智度論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

       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 白衣:印度在家居士穿白衣。

   

   蓮池大師 出家四料簡 

       有在家出家者,有出家出家者

       有在家在家者,有出家在家者。  

   在家出家者–處於族舍,具父母妻子,

              心恒在道,不染世塵者。 

   出家在家者–處於伽藍,無父母妻子之累,

              而營營名利,無異俗人者。

   在家在家者–處於俗舍,終身纏縛,無一念解脫者。

   出家出家者–處於伽藍,終身精進,無一念退惰者。

      * 上山 集訓講戒,熟習戒律生活,準備出家。 

    

   辭親出家的意義 

       從事相上出家 → 轉化煩惱 達到 出家出家 

                                   (身心出家)  

   辭親出家,是否不孝?

       出家修行成道,能度脫父母出離生死苦海,

       把修行功德回向生生世世父母、師長,

       盡了大孝

           * 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孝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孝道世佛法的根本   

       佛陀教人盡入世之孝道,更講究出世之大孝。 

    

   識心達本 

       識心:認識自己本不生滅這念菩提心,

             契悟菩提心就開悟。

       開悟:了達這念心性本空、寂靜無為。  

       

   什麼是心?  

       肉團心–心臟 

       妄想心–生滅非真實 

       真實心–本具佛性 

               本自具足、不生不滅的這念心

               菩提心  

   達本:本–本自具足 

         這念心是本自具足。

         這個根本,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畢竟空寂。

         禪宗明心見性的見性。 

         契悟本心本性。 

   解無為法   

       因果–因緣生起的有為法 

       心性–不生不滅之無為法 

       無為法–非由因緣所造作,

              離生滅變化而絕對常住之法。  

              這念心沒有形相、沒有來去、

              沒有作為,諸法畢竟空寂

              而又不住空寂。

       解無為法–能了達此根本。

       無為法是佛法中最究竟的境界,

           要證入賢、聖位的果。→契入無為

       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契入無為–修行的根本,

                 一切都要歸於無為。

       佛說四十二章經: 

           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

           言吾言言,修無修修。 

      

   修行的三過程   

       1.悟道–沒有開悟,不知心在哪、道在哪?

               修行就如挑千斤重擔,

               沒有正確方向,終不能成就道業。

       2.修道 

       3.成道 

    

   無為當中,不妨礙有為,無為是,有為是。   

       要由生滅的妄想心契入無為,

       先要有方便–戒定慧三學。

       若未經修行磨練,這念心無法安住下來。  

   無為法–四種不同層次的涅槃 

       1.有餘涅槃 

       2.無餘涅槃 

       3.無住涅槃 

       4.自性清淨涅槃 

     * 第一章所講的無為法,

           指 1 及 2 ,阿羅漢所證之涅槃。

     

   本:空性 

   識心達本–能了達菩提心及空性。

   解無為法–真正了解無為法。

   名曰沙門–才稱之為真正的沙門。 

   沙門–是修道、修行人的通稱,  

         出家眾因自謙,自稱沙門。

         梵語音譯,意譯為勤息

         修戒定慧,滅貪瞋癡。 

      

   出家的目的–識心達本,解無為法 

       先了解道理,再修行契悟,

       真正達到無為法,就是真實沙門。

   

     

   實踐的方法

       常行250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出家比丘必須修持250條戒律,

       保持身口意三業清淨。  

   依據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真理去用功,

       證到無為法,進而證阿羅漢果。

     

   修行應以持戒為基礎,

       持戒清淨猶如房子有穩固的地基。 

       尼藏者,是佛法壽;毗尼藏住,佛法亦住。ㄆ一ˊ 

       毗尼:戒律。 人不持戒,戒律就不留存。

   以戒為師 – 斷惡 修善 淨心 

       諸佛通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三業清淨 → 福德 

       解脫煩惱 → 智慧  

     

   古德持戒所感威德,能攝化眾生,自利利他,

       持戒的功德舒勝。

       我們當發願,持守淨戒,起善念,

       使身口意及意念清淨。 

   

   靈峰宗論:吾人最切要者,莫若自心。

       世間善明心要者,莫若佛法。

       然佛法非僧不傳,僧寶非戒不立。

       戒也者,其佛法綱維,明心要徑乎。 

         

   持戒清淨 

       輪迴苦  人–五戒 

               天–十善    

.....................................

       解脫樂  聲聞緣覺–比丘戒 

               菩薩–圓滿淨戒  

     

   華嚴經: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攝心為戒  

      

   進止清淨   

        – 藉由持戒來達到身口業三業清淨,

           所作所為都是善法。  

        – 心達到寂靜,一念不生,  

           清楚明白,不打妄想。 

   

       動如獅子吼,靜如涅槃城 

           動時弘揚佛法,讓邪魔外道皈依三寶。

   

   四真道行 – 四諦法門,苦集滅道 

       真:契入真空、無為。 

       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依四諦用功,破除煩惱,就證得阿羅漢果,

       就能了達如如不動的涅槃心,

       這是最實在、最寂靜。 

   

   證到阿羅漢果 – 稱為 無生、無學。 

       無生偈: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結語    

   

       為何要出家?   

   修行悟道,〝 識心達本,解無為法 〞  

    

       如何證阿羅漢?   

           〝 常行250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八大人覺經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

                    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出家證果 須 – 戒行清淨、圓滿四諦、漏盡煩惱 

       

     

課後思維   

    

    金剛經云:一切賢勝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想想無為法與有為法有無相互矛盾之處?

    若無,它們之間如何融通?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修行的目的在契悟無為、識心達本。

    思惟自己應如何繼續努力達到契悟本心?

   

   

9/14 (4)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二)   

 

2. 修行證果的歷程   

   

       嚮往聖眾解脫之勝境 → 效法聖者斷惑證真的行持

   

       小乘修行的四果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阿羅漢乃聲聞所證之最高果位,

       已斷盡三界見、思二惑,(欲界、色界、無色界) 

       故能飛行變化,示現無量自在神通。

   曠劫:阿羅漢能入定二萬大劫。 

       長久安住世間,天神地祇皆為感動。   

   

   四果 無生  果  斷色、無色界 思惑    出三界 證涅槃 

     阿羅漢   向 

   三果 不還  果  斷欲界 思惑 後三品   不還欲界生 證阿羅漢 

     阿那含   向 

   二果 一來  果  斷欲界 思惑 前六品   一上一還 得阿羅漢 

     斯陀含   向 

   初果 入流  果  斷三界 見惑          七死七生 證阿羅漢   

     須陀洹   向  (未達到–初果向)  

        * 修行在 確立正知見,斷煩惱。   

   

   阿羅漢  

       聲聞修習四諦法而得證聖果。聲聞極果為阿羅漢。 

       三義:殺賊–殺盡煩惱賊 心賊 貪瞋癡慢疑邪見  

             應供–勘受人天供養

             不生–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 擒山中賊易,捉心中賊難。 

       六神通–六種超人間而自由無礙之力。

           神足通:自由無礙、隨心所欲現身之能力。

           天眼通: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之相,

                   及世間一切種種形色,無有障礙。

           天耳通: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之語言,

                   及世間種種音聲。  

           他心通: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思之事。

           宿命通:能知自身及六道眾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漏盡通:斷盡一切三界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

                   而得漏盡神通之力。  

              * 有定力,無智慧,就會缺 漏盡通。   

   

   飛行變化  變:轉變,由此轉彼。 化:化無為有。 

       羅漢有十八變化,神通、神足通。 

       因其在因地行持四威儀淨戒,破根本煩惱。

       隨意變現,飛行自在,一切所為,無有障礙。

   

   阿難尊者入涅槃因緣 

       路人: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 

       佛說: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朝聞道,夕死可矣。  

       阿難尊者升到高空,現十八種神通,然後用三昧真火自焚色身,

       下舍利雨於恆河兩岸,弟子們留取舍利供養,增長福報。   

   

   曠劫壽命–很長的壽命。 曠:久遠。 劫:古印度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 

       羅漢入無餘涅槃,心入真空中,壽命無量。

       阿羅漢能存歿自如,住世者以定通持其色身,

       願滅度者以三昧火自焚其軀體。

       迦葉尊者自願入定彌勒之出世,故壽命曠劫。 ㄙˋ 

           經藏集結後,迦葉尊者領導僧團20餘年,

           後傳法給阿難尊者:「好好守護,永續傳承。」然後入涅槃。

           迦葉尊者來到雞足山,以草席地而坐:我今身著糞掃衣,

           手持佛陀金縷衣,以神通令色身不朽,

           直至彌陀佛降生,再將佛佛相傳的金縷衣給他。 

   

   住動天地 

       明智旭大師《四十二章經解》

           言羅漢所住之處,天神地皆為感動。 ㄑ一ˊ 

           或可一行一住,皆能震動天地。

       清續法法師《四十二章經疏鈔》

           謂行住坐臥之間,皆能驚動天地,

           感格鬼神,外道皈依,魔君拱手。  

   

   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

   證到三果阿那含後,壽命終了時生到淨居天,

       在十九天上,而證阿羅漢果位。 

   阿那含:梵語意譯 不還、不來

           聲聞四果中第三果之聖者。

           在十九天以上證阿羅漢果,亦稱不來果,因不再回人間。 

       

                不還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此為三果所居 

              ....................................................

                無想天1天–此為外道所居

                四禪前3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  

                三禪3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十九天:      二禪3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因天 

           色界–初禪3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欲界–6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三界總有九地–欲界、四禪、四無色  1+4+4 = 9

       每地有九品思惑,合計81品思惑。  9 X 9 = 81 

       * 沒有煩惱 就出三界。 

    

   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 

   接著是二果斯陀含,二果聖者斯陀含,受一番生死,

       即一上欲天,一還人間,即可證得阿羅漢果。

   斯陀含:梵語意譯 一來、一往來。    

           乃聲聞四果中第二果之聖者。

    

   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 

   接著是須陀洹,初果聖者須陀含, 

       經七死七生後,便證阿羅漢。 

   須陀洹:乃聲聞四果中初果之聖者,

           即斷盡見惑之聖者所得果位。 

           梵語意譯 入流、逆流、預流

           預流:預入聖者之流。

           逆流:逆生死之流。

           已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

           見惑已斷,故為見道位。  

   七死七生–證到初果須陀洹後,最遲七生定能證阿羅漢果,

       最快當生即可證果。

       七次於人間天上生死往還。

       其與凡夫不同,初果永在人天中修行,不墮三惡趣。 

   

   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愛欲為三界煩惱之本,斷除愛欲

       便能出離生死苦海。

       斷盡愛欲後,煩惱必然無從生起,

       如同已截斷的四肢,就無法再起任何作用。 

   

   第32章 離愛忘憂(我空怖滅)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

             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總結   

    如何證阿羅漢果?

    四果修證–瞭解佛法具有可修性、可證性,

              因而生起出離心。 

    漏盡煩惱 → 出離三界生死輪迴 → 覺性起用 → 修行助道 → 出家  

    斷除愛欲    破除三界見思惑      依四諦行      因緣 

   

討論題目 

    1. 修行離欲寂靜與精舍舉辦法會活動, 

       在修行上是否有衝突? 

    2. 你覺得出家要具備什麼條件?   

    

   

9/21 (5)  複習 分組討論 

     

       

     

     

      

   

9/28 (6)      第二章 斷欲絕求  

     

第二章 斷欲絕求   

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

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

無念無作,非修非證。

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 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 

          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 

    

    * 經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前言   

    1. 出家證果 – 修四真證果、斷惑證果 → 漸次修證 

    2. 斷欲絕求 – 非修非證、不歷諸位   → 頓悟自心   

   

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   

釋迦牟尼佛開示,出家的修道行者,

必須斷除心中的五欲境界及貪愛執著,

認識到自己這一念心,並找到心的根本,

方能通達佛法甚深之理、契悟寂靜無為之法。 

 

    瑜伽師地論   

        沙門復有四種,何等為四, 

    一勝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 

   

    欲:希望;善欲、惡欲。

    心中五欲境界:色聲香味觸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愛:愛著,男女之間的欲愛、色愛。

    捨離欲愛雜染心為入道初步,內心清淨則易識心入道。  

      

    心源:心的根本,本具的覺性。 

    認識自己這一念菩提心,契悟這念覺性、

    這念不生不滅的心。 

    平常心是道。當體即是,動念乖真。  

      

    無為:我們這個心,不起心、不動念,

          不想過去、現在、未來,寂靜無為,一念不生。 

    有為–方便          無為–究竟  

    不離開有為   ←→   不執著無為    

    

    金剛經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無為–修善法,而不執著善法。 

    

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     

明白無為法、這念心本無所得、是本具的,

還向外求什麼?

心也不靠在任何方便法門上,

不要求道,也不要造惡業,這念心寂照一如。 

   

    修道–檢討反省 → 化除煩惱、執著  

          佛性本具–一切都是現成的 

     

    回復清淨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煩惱損掉) 

        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 

     

    六祖壇經   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道在心中) 

      *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道是本具的。 

    

    佛是無求人         百丈懷海禪師  

        佛是無求人,求之即乖;

        理是無求理,求之即失。

        若著無求,復同於有求。

        若著無為,復同於有為。

        故經云:不取於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    

           ( 無求,即作即了 ) 

     

    繫:靠。  心繫道:心靠在佛法。 

    心繫道,是一種方便。 

        把心靠在一個善的境界上。  

     

    臥輪有伎倆 與 惠能無伎倆 

        偈云: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惠能大師示偈: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安住本心,究竟法門) 

      

    業:一切造作。有黑業、善業、不動業、淨業。 

    不要求道,也不要造惡業,這念心寂照一如。 

   

                                   

     黑業    起貪瞋癡,造殺盜淫    三塗惡道 

     善業        五戒、十善        人天善報 

    不動業       修四禪八定       色界、無色界

     淨業    修菩薩行、出世善因     出世淨土  

   

    不結業–什麼業都不造。

            不作佛求、法求、僧求、眾生求。

      (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的法門) 

   

    一切都是現成的

        這個心就是清淨法身,沒有去、沒有來。 

        沒有業  →  沒有去來  

        有業    →  有去來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 

        如何用功? 

        師曰:饑來喫飯,睏來即眠。 

        與凡人何不同?

        師曰: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須索

              睡時不肯,千般計較,所以不同。 

   

無念無作,非修非證。     

    無念–無妄念、無雜念、無邪念,

          當下這念心清楚明白、了了分明,正念現前。 

          就是中道實相

    

    作:作意。心當中念頭一起。 

    無作–頓悟自心的法門是一個念頭都不動。

          沒有作,沒有修,沒有證。 

    沒有修、沒有證,這個心就是絕對的。 

      

    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念心要清楚明白、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寂然無為。 

     

    大珠慧海禪師    自家寶藏 

        汝自家寶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   

       

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不經過四果羅漢,也不經過三賢十地,      

    小乘–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 

    大乘–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 伏惑  

          十聖:初地乃至十地。   斷惑  

     

    道:菩提心、涅槃性。 

    菩薩不入三界、五蘊、四大;不離三界、五蘊、四大;

        以大慈悲心在三界中來往,始終沒出入, 

    名之為道–是最高的菩提和涅槃。 

   

結論   

   

    頓悟法門 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心性之理 

    頓悟 – 先悟後修,悟到這念心(理), 理入  

            藉事練心,使這念心時刻都能作主。   

    漸修 – 先漸次修證(事)而契理, 事入 

            藉種種法門來對治煩惱、習氣。 

   

    頓漸融通    

        頓悟不妨礙漸修,漸修後要歸頓悟 

        時時對治自心欲貪煩惱,方易與道相應。 

   

   

課後思惟       

 

    為什麼《佛說四十二章經》中, 

    佛反覆開示「捨愛得道」之理? 

   

   

     

    

     

10/5 (7)      第三章 割愛去貪 

 

第三章 割愛去貪   離欲寂靜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 

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第一章 出家證果 : 修四真道、斷惑證果 

                   → 漸次修證 

 

 第二章 斷欲絕求 : 非修非證、不歷諸位 

                   → 頓悟自心  

    * 頓漸不二,互不妨礙    

   

    漸修法門 : 辭親出家  

                割愛去貪 → 去世資財 ← 排除修行障礙  

                         → 日中一食 樹下一宿 

    

    淨土宗: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斷除愛欲 → 解脫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 

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 

釋迦牟尼佛開示:剔除頭髮和鬍子成為修道行者, 

既然想得解脫、契入無為,就必須受持三乘的道法。

受持道法的行者,必須放下貪著、捨離錢財,

透過托缽化緣,滋養色身,保持自心的清淨。     

   

    鬚髮:鬍子,頭髮 

    沙門: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剔除鬚髮–為了破相顯性,破除我執、法執。 

        * 閉關時,才會留鬚留髮。  

        好處–節省時間、金錢,心無掛礙,破除執著 

     

    剃度典禮  金刀剃除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 

              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又添孫。 

     

    中台行願偈  外現聲聞身,內密無上印, 

                身行菩薩道,廣度諸有情。   

        * 無上印–中道實相,佛的境界。 

    

    道–正道、菩提道、涅槃道  

    三乘–證涅槃道  小乘 聲聞道:以四聖諦為法 

                    中乘 緣覺道:以十二因緣為法 

          證菩薩道  大乘 菩薩道:以六波羅蜜為法 

       

    資財 世間財:世間錢財  有漏 染污

         出世財:功德法財  無漏 清淨 ← 布施供養 護法護教  

       

    乞–上乞佛法,以資慧命 

        下乞飲食,以養色身 (為成道業,方受此食) 

            * 每天托缽乞食,吃飽就好。不貪、不多吃。 

            * 到了中國,沒有托缽乞食,直接煮齋食,供養十方。

   

    少欲知足,安穩無憂 

        知足 少欲 精神生活 不虞匱乏 心靈富足 

        無欲 無求 這念心坦然自在    無常不足 

   

    生活中觀行 :  返照自心  少欲 知足 分享 → 知足常樂 

      

    格言聯壁  

        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 

        貴莫貴於無求,賤莫賤於多欲; 

        樂莫樂於好善,苦莫苦於多貪。 

   

    佛遺教經   

        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

        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想要得解脫、契入無為的行為,

中午吃一餐就好,住樹下、住蘭若

不要對吃、住等方面汲汲營營。

讓人障蔽本心、失去智慧,

因而得不到解脫的,就是愛與欲。     

   

    * 蘭若:寺院之總名,比丘之住處。

   

    頭陀行: 12種,對衣、食、住等棄其貪著,以修鍊身心。 

        日中一食–剛好能夠維持身體的健康、色身、生命,

                  使我們能夠修行、弘法,這就是知足。

        樹下一宿–對於住的環境也要知足。 

   

    覺察覺照 – 時刻要謹慎、檢討反省,

                一食、一宿就好,不要放縱自己的貪欲。 

     

    生死根本 

        愛–男女之愛、執著。

        欲–物欲、貪著,心中的五欲境界,

            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等。 

        愛與欲都是生死的根本,被愛和欲蒙蔽了本心,

            無法了知善惡因果事理,

            就變成最愚痴的人,得不到解脫。 

    

    少欲 – 世間法:不貪求己未有之物 

                    所擁有物亦能捨離 

            出世法:斷離/不執有為法 

                    肯定佛性即無價珍 

            練習作主:覺察–起貪念否 

                      覺照–五欲無常,財色名食睡 

                      淡泊化除五欲追求 

                      肯定自性家珍    

   

    佛說八大人覺經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達磨祖師  二入四行觀  無所求行 

        世人常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

        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 

      * 無為而無所不為,巧用五塵作佛事。 

     

    看清看開–得失從緣,觀法無我 

              放下執取,隨緣自在 

              緣起性空,因緣和合   

        * 善果 惡果 生 滅 得 失  

   

    憨山大師勸世文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結語 

    割愛去貪 斷煩惱 受持道法 證菩提涅槃     

   

    八大人覺經  第三覺知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安貧守道的知足法門 

        減少心中愛欲的垢染 

        以智慧受持三乘道法 

        讓這念心清涼自在 

        證菩提、得解脫    

 

     

課後思惟 

    經云: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在學佛後捨去那些貪愛之物,

    改變之後的心得。

    

     

   

  

   

10/12 (8)      第四章 善惡並明  

 

第四章 善惡並明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

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殺、盜、淫。

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意三者,嫉、恚、癡。 

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 

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第三章  割愛去貪      

        修行 → 斷欲去愛 ← 使人愚眛者,愛與欲也 

   

    第四章  善惡並明 

        超凡入聖基本功 → 十善 ← 修善不執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

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

佛告訴大眾:在世間上,想要有福德、智慧,

必須以「十事為善」,    

相對於十善,就是十惡。 

十惡有哪些?「身三、口四、意三」。   

   

    十善是五戒的開展         * 犯之則惡,守之則善  

                  五戒            十善    

        身業   不殺生、不偷盜    不殺生、不偷盜  

               不邪淫、不飲酒        不邪淫

        口業       不妄語        不妄語、不兩舌

                                 不綺語、不惡口 

        意業                    不貪、不瞋、不癡

   

    善的範疇與層次  

           增福無量   解脫自在     安住覺性 

            假觀善     真空善    中道第一義善  

           人天果報   證羅漢果    證菩薩、佛果

      

    依俗諦理 修假觀善 

        假觀善 – 隨順世間法修善斷惡 

                  1. 四箴行   : 完整人格知進退

                  2. 處事準則 : 接引有緣同修行  

                  廣結善緣 廣積福德 – 諸事易成 身心安定 

         

    依真諦理 修真空善 

        真空善 – 假有的當下即是真空  

                  觀 –諸法緣起 緣起性空 → 真空之理 

                  知 –善惡順逆皆空性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執一切 身心解脫 

     

    依中諦理 修中道第一義善  

        中道第一義善 –  大慈悲心觀空不住空  

            自利利他 –遍修善法 無善可修 

                       度一切眾 無眾可度 

            智慧慈悲 功德妙用 

            這念心 清楚明白 處處作主 

            契入中道實相  

      

    修假觀善,增福無量   

        修假觀善 –斷一切惡 → 小惡亦不為 

                   修一切善 → 小善亦不廢 

        修菩薩道 –廣結善緣 廣積福德 

        

    宏智禪師   

        修習空華萬行,宴坐水月道場,

        降伏鏡裡魔軍,成就夢中佛事。 

   

    修真空善,解脫自在  

        修真空善 –修一切善 → 無善不修 

                   不執修善 → 即作即了 

        修無修修 –能所俱空 解脫自在  

     

    開山祖師法語 

        真空善是悟到萬法都是因緣和合所生

        隨緣變異,本無實有,體是空性的道理。

        就能放下執著得到解脫。  

     

    唐朝悟達禪師 

        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惟餘一朵花,明日定隨風。 

   

    開山祖師法語 

        雖然世間一切都是假的,不妨藉假修真, 

        藉種種因緣來達到自利利他。

        所以菩薩行是重視因緣,而不執著因緣。  

     

    修中道第一義善,安住覺性 

        修中道第一義善 – 

            真空 –二乘自利 → 觀空不住空 契悟實相 

            假有 –菩薩利生   

            中道修證 –人在哪裡 心在哪裡 , 安住覺性   

     

    開山祖師法語 

        嘴巴要熱騰騰(假觀善) 

        心裡要冷冰冰(真空善) 

        人在哪裡,心在哪裡(中諦中道第一義善) 

     

    我們這一班 

        假觀善 法師及學員,聽法端正知見 

               因緣果報:發心學習,煩惱漸淡 

        真空善 緣生緣滅,無固定不變實體 

               緣起性空:無常變遷,了不可得 

        中道第一義善 

                不落兩邊,提起放下皆自在 

                本具佛性:人在哪裡,心在哪裡 

      

    七佛通戒偈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福報自來 

           

                             修善不執 銷歸自性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中道第一義善   

                             本具之清淨心   

     

身三者,殺、盜、淫。 

   

    健康 不殺生 護生 → 自利利他 ↘    

    財富 不偷盜 布施 ↗            → 與道相應  

    家庭 不邪淫 不淫 → 解脫生死 ↗   

   

    十住毗婆娑論 

        斷已生惡法,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如預斷流水。 

    

    1. 不殺生    愛護一切生命 

         以慈悲心,感同身受眾生之苦。 

         不把痛苦,加諸有情眾生身上。 

         積極:護生、救生、放生。 

         善報 –身體健康、長壽  

         惡報 –多病、短命   

         * 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為人長壽無有疾病,身體強壯, 

               從持戒中來。

         * 八關齋戒的功德 

               無量壽經 云: 齋戒清淨一日一夜, 

                         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  

               優婆塞戒經 云: 受持八關齋戒, 

                   除五逆罪,其他一切罪,悉皆消滅。 

                   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關齋戒者, 

                   是人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  

   

    2. 不偷盜   不與而取,即為偷盜 / 進而分享布施眾生 

         凡不是自己的東西,一針一草皆莫取。 

         凡是以不正當手段獲取財物,亦是偷盜。 

         盜用三寶物,其罪最重。 

         學佛之人,應當分享、布施眾生,

         豈能貪心不捨、損人財物?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不僅不偷他人財物,更要守護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令馳散。 

         偷盜開緣:以親厚想,雖未經同意,

             但以情誼深厚,知彼必將同意而取,無犯。  

       

         戒除貪心:不對他人財物有非分之想。 

                   不公器私用;進一步,六根也不犯偷盜。  

         知足常樂:所謂「貪心是貧窮,知足乃富貴」。 

         樂於分享、布施:積極 濟助一切眾生。

         善報 –富貴有餘 

         惡報 –東西常被偷、貧窮乃至墮三惡道。 

     

    3. 不邪淫   凡與男女兩身相和合,皆名之為淫。 

         不邪淫:不與正配以外的人行淫。 

         古人說:萬惡淫為首,淫欲之害,為禍甚大, 

             不但自己造業,更會危及他人。 

         不邪淫,克制淫欲心,能培養正確的倫理觀念, 

                 使家庭和合。 

   

         克制欲心,保持正念  

             克制淫欲心 – 不放縱欲求。 

             尊重配偶 – 使夫妻間能相互信賴,家庭和樂。 

             身心遠離 – 積極 身遠離、心遠離  

         善報 –得如意眷屬、家庭美滿。 

         惡報 –婚姻破碎(爭吵、分居、離婚..等) 

   

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禍從口出 調口無過 → 只講好話 只談佛法  

     

    口業不清淨的過患 

        口業不淨 : 生活 – 多起爭端 

                    修行 – 損福缺德 與道相違 

        自受惡報 :厭聞其聲 不信其言 

                   為人毀謗 常被欺誑 

                   貧窮下賤 容貌醜陋  

        眾生自無始以來,口業過惡,積如山海。

   

    口業清淨的重要性 

        離四過      斷 惡       修 善 

        不兩舌  止挑撥離間之言  說調和語  

        不惡口  止粗言惡罵之言  說柔軟語

        不妄言  止虛假騙人之言  說誠實語

        不綺語  止輕浮無義之言  說質直語   

   

    宋‧慈受懷深禪師 

        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 

        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 不說、不傳、不理、不聽是非。 

   

身三者,嫉、恚、癡   

     

    生命的樣貌,取決於自己這念心 

    每個人的心都會起作用 

        好念頭是好作用,是福報 

        壞念頭是壞作用,是黑暗  

     一切都取決於自己這念心。 

       *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不貪 – 布施利他,不起貪嫉,富貴豐餘     

            過去         現在        未來  

          慳貪嫉妒     貧窮多怨       

          貪求五欲     布施利他     富貴豐餘   

          心生嫉妒 

          患得患失  

     

     不瞋 – 克己慈忍,不起瞋恚,身相端嚴     

            過去         現在        未來  

          常起瞋會     人不喜見       

          不順己意     克己慈忍     身相端嚴   

            起瞋 

          忿怒煩怨  

   

     不癡 – 端正知見,心無愚痴,智慧光明     

            過去         現在        未來  

          愚痴無智     無明煩惱       

        不識因緣果報   聽經聞法     智慧光明   

        不解緣起性空   端正知見

        不知佛性本具

     

觀行   如何解決問題   

    覺性起用  面對不如意的境界, 

              觀照自心,平靜面對。 

     

    覺的三部曲 

        覺察     覺照      覺悟    

      發現煩惱  調伏煩腦  回復清淨  

                           以善捨惡

     貪瞋癡慢疑、邪見   →  以捨捨善  

                           保持無念   

       

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 

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這十種事情,違反聖者解脫之道理,稱為十惡行;

若把這十惡停止下來,就是十善。 

   

    1.淨修身業,調身不犯 

    2.淨修口業,調口無過 

    3.淨修意業,調心不起     

    淨修三業,止惡即善福自來。 

    

結語 與 課後思惟   

   

    沒有修行的時間 / 沒有時間修行 

   

    開山祖師法語  

        修行即是淨化自己的念頭,改變自己的念頭,

        轉自己的念頭。 (當下

        

           假觀善、真空善、中道實相善  

    修行             →                 解脫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課後思惟   

   

    如果別人利用你的善良,你將如何處理? 

   

    自己應如何堅持修善斷惡,

    又不讓別人變本加厲的造作惡行? 

   

   

   

10/19 (9)      第五章 轉重令輕   

 

第五章 轉重令輕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毀,頓息其心。

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

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前言 

      

        明善惡識因果,超凡入聖   

    修行         →           解脫     

             以十善為基礎

     

     假觀善     真空善    中道第一義善

    止惡行善   解脫自在   契悟菩提自性    

      

    聖人多,凡夫無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任他雪山高萬丈,太陽一出化長江。任他愚痴煩惱長,智慧一顯天地寬。  

                                             ㄓㄤˇ 

    十住毗婆沙論 

        於諸福德中,懺悔福德最大,除業障罪故。

        復次懺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懺悔:悔過謝罪,以請求寬恕。 

    懺:懺其前愆,改往 

    悔:悔其後過,修來 (不貳過) 

      * 滅除罪愆,增益道業  

   

    懺悔    

         過去       現在        未來    

         過失       障礙      解冤釋結  

                              消除業障 

                              生善得福        

         以智慧認清因果 – 承擔 改過  

         消弭禍源  →  改變命運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毀,頓息其心。

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

佛陀開示:人有很多過失,身口意三業都會犯錯。 

如果不知悔改,讓這念攀緣的心止息不動,

惡念就會接續不斷,就像流水匯集到大海,愈深愈廣。

當惡業果熟,惡念便會招感、牽引惡業赴身。 

   

    人有眾過–八萬四千種煩惱,皆由貪瞋癡所引起。

    地藏經云: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悔改   ←   不知   →   頓息其心 (轉煩惱)   

    頓息其心–覺察到起惡念,當下轉過來。 

   

    十住毗婆沙論  

        斷已生惡法,猶如除毒蛇; 

        斷未生惡法,如預斷流水。

        增長於善法,如溉甘果栽;

        未生善為生,如木出火。 ㄗㄢˇ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惑   錯誤的知見觀念      

               ↗         ↘    

            苦      ←       業   身口意造作壞習慣

      身心皆不自在 

   

    古德   修善如春日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日有所損。          

    

    不知悔過,增長惡業  

        不知惡業 → 隨順覺性 持續造惡 受惡果報  

    知懺悔者,能消諸障 

        覺察過失 → 立即悔過 改惡行善 清淨安樂   

  

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

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假若人犯了過失,造了惡業,要立刻覺察、

知道自己做錯了,並且應當機立斷,改過遷善,

罪業自然會慢慢地消除滅去。 

就如一個人大病去後,透過出汗,慢慢病也得痊癒、

病的業報也慢慢消除。 

   

    自解–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明白因緣果報之理,

          自己覺悟、解悟。 

    知非–知道 貪瞋癡是「非」,戒定慧是「正」。

    改惡行善–覺今是而昨非。 

   

    覺性在生活中的運用 

        三部曲 

            覺察       覺照      覺悟 

          發現煩惱   調伏煩惱   回復清淨 

       貪 瞋 癡 慢 疑 邪見    →    以善捨惡 以捨捨善 保持無念  

    

    六根清淨  懺悔六根  心得清涼  惡業消除  

 

    事上 因果      理上 心性 

       事懺          理懺  

      加功用行      緣起性空

      消除業障      罪不可得 

   

    事懺,加功用行  →  誠心發露,止惡行善   

        佛像、三寶前 誠心發露 → 為自己證明  

    發露 – 自說過失,誠心悔改,誓不再犯 

            例如:拜懺,身 行禮拜 , 口 誦佛號 , 意 誠懺悔  

                  → 身心清淨  

     

    止惡–斷相續心,去薪止沸  

    行善–正念相繼,注水降溫      

       * 除熱得清涼  

    

    六祖壇經‧懺悔第六  

        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

        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 

    

    解字     懺其前愆  斷相續心  

       心 – 至誠之心 

       从 – 勇敢面對 

       韭 – 痛改前非 

       戈 – 革除過失 

     

    六祖壇經‧懺悔第六  

        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

        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

   

    解字     正念相繼  

       心 – 檢討反省 改過之心 

       每 – 每犯不忘 每個念頭  

   

    理懺,悟空性理  

          觀「罪性本空」之理  

          靜坐    觀    思惟 

        善惡諸法       罪業過失 

        了無空性       了不可得 

        體性是空       罪性亦空  

      能犯之人      所犯之罪 

     

         * 明知故犯 → 懺悔無功  

     

    永嘉證道歌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無生懺   安住無生,究竟懺悔 

        無生懺 → 安住無生 → 超越善惡 → 一念不生 萬法無咎 

        心安住實相,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即最高的懺悔。

        經常保持無生,不起心不動念,一切罪業無從生起, 

        真正一了百了。 

       

    面對自己的過失    返照自心 罪不覆藏 

        逃避、覆藏 → 身心不自在 

        返照、檢討三業 → 斷惡修善 → 直下承擔 

           → 正相面對  掉悔 → 身心自在 

     

    六祖壇經 

        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 

        以不悔過,前愆不滅,後過又生。 

      * 找到停損點,不再向下沉淪。 

 

        

結論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事懺–返照自心,過不覆藏 

          誠心發露,止惡行善 

    理懺–觀罪性空,了無自性 

          無生懺法,安住實相 

    事理一如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一切業障海,皆從忘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課後思惟   

    了解懺毀滅罪的重要性,為何多數人難以面對過失並檢討反省? 

    如何勇於面對過失? 

    只修福、不懺悔,為何無法真正消除惡業?  

   

今日法師背誦法語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10/26 (10)      小組討論 心得分享       

     

   

   

   

11/2 (11)      第六章 忍惡無瞋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

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前言 

    懺悔 → 改惡行善 → 滅罪 

    忍惡 → 止心不動 → 無瞋 

   

忍惡無瞋     

    目的 除去瞋恚 

    忍耐 → 無瞋   忍辱 → 對治 瞋恚 (六波羅蜜)      

     

    忍耐–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  

    安忍–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 

    忍:忍字心上一把刀 

        修忍辱時,像胸口被人插刀, 

        這念心來能保持如如不動。 

     

    惡–順理名善;乖理之行名惡, 乖:違背

        會招感現在與未來苦果的行為。 

    性質–違理背法、違損自他,

          與貪瞋等煩惱相應,能障害聖道。

    俱舍論:由此能感非愛果故,是聰慧者所訶厭故,

            此行即惡,故名惡行。

   

    瞋–瞋恚。三毒之一(貪瞋癡)。

        於苦與苦具(生起苦之因緣)憎恚,謂之瞋。

        使身心熱惱,起諸惡業者。

    瞋–從違逆(不順心)之對境所起。 

        是修學佛道上最大之障害。         

     

    瞋心的三種相狀 

        1.非理瞋 自起 –他不來惱,而自生瞋

              瞋覺突然而起,不問是非道理,無故而發瞋恚。

        2.順理瞋 自 ← 他 –他人來惱,爾乃生瞋

              被外人所惱而起瞋,心隨境轉,

              習氣現行,看別人缺點不順眼。 

        3.諍論瞋 自 ←→ 他 –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執著自己是對,他人言行是錯,

              他人不順己故起瞋。 

     

    瞋心的過患 

        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人不喜見。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危害身體,橫結惡緣,感招惡果。

    

    華嚴經:瞋惱之罪,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 

          1.常為一切,求其長短 

          2.常為眾人,之所惱害   

   

惡人聽到有人做善事,馬上就起煩惱,

心生不悅,就來擾亂、阻止。

此時,自己要能讓心止息不動,

不可起瞋心,責罵或毀謗對方。 

別人的擾亂、加害,自己一念不生,

如如不動,行惡之人終將自行承受惡報。 

   

    惡人:佛法–不知因緣果報、不持五戒者

          儒家–不知倫理道德,沒有五常,

                乃至為非作歹,作惡多端之人。 

    聞善:惡人平時都在作惡,別人行善,

          就像反對他,顯得他很愚痴、愚昧。 

    惡人來擾亂,就是要使你身心起煩惱。 

   

    禁息:禁止,止息不動、臨危不亂– 

          息滅心頭之火,身口意不動–  

    瞋責:起瞋心,責備、責罵對方。 

    對任何境界都要忍,能忍自安。 

       

    忍之次第 

        伏忍  → 信忍  → 順忍 → 無生法忍 → 寂滅忍(佛境界

      刻意降伏 安住於理 逆來順受  當體即空   諸惑漏盡 

      不令生起 信受不疑 順趣菩提  證法性空   湛然寂滅

     

小結    

 惡人擾亂 → 忍心不動 → 瞋責不起 → 三業清淨 → 安住實相 

 念頭不動 → 無瞋 → 三業清淨 → 能忍自安       

         

     

第七章 惡還本身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 

佛默不對。罵止,

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

對曰:歸矣。 

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

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

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陀開示,有的人聞善不喜,

聽聞世尊持守無上道、菩提道,

以大慈悲心為根本,觀眾生苦,勸發菩提心,

惡人因而心生煩惱、無明,

認為佛在與之作對,所以毀謗佛陀、

想要讓佛的名譽受損。   

          

    道–在家:五戒十善 

        出家:沙彌(尼)戒、比丘(尼)戒 

        聲聞:四諦;緣覺:十二因緣 

        菩薩:六波羅蜜 

        佛:菩提、涅槃、中道實相、無上道 

        當下不生不滅之菩提心、涅槃心 

     

    守道–守:受持 

          時刻安住正道,乃至安住中道實相。 

          動靜閒忙,不離於道。 

          動中守道–心起善念、口說好話、身作佛事,

                    不與惡法相應。 

          靜中守道–一念不生、寂照一如。 

       

    行大仁慈  釋尊化他之道–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動中守道–以慈悲為原則,所言必是佛法,

            所想唯有如何度化眾生,

            當觀眾生如子,發度脫眾生之悲願。 

        最大的善法–當下這念心,無論動靜都在行大仁慈。

         

      ← 相對 →  

                  

        一般社會惡人,見他人行善,就看不順眼,

        心生忌妒、無明,甚至毀謗。 

 

佛默不對。罵止,  

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

對曰:歸矣。    

     

佛默然不應惡人的罵聲。

罵聲停止後,佛問對方:

若你送禮物給人,對方拒絕,禮物是否仍歸你?

謗者回答:當然仍歸我。         

     

   佛默不對 默:非默認 

            默然:安於實相,故有智慧、定力、

                  能生大力量。

       面對辱罵、毀謗,佛皆默然不對,

           不做任何反應,這念心如如不動,

           如此能使惡罵聲絕,減少對方造惡業。 

     

       佛為何默然不對 

           1.佛觀眾生如子–減少繼續造惡

           2.佛具大慈悲心–度化眾生

     

       唯有心中如如不動,才能讓謗者少招惑。

       念頭一動 → 頻率發出 → 如雷聲響 

       心口默然 → 不理他謗 → 結善緣 

       安住實相               減少造惡 

 

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

歸子身矣。   

     

   我今不納 我不犯口過回應,心中亦無惡意,

            沒有接受你的罵。

       因此你罵人的果報和禍害,

       就要回歸原主、你自己承受。  

     

猶響應聲,影之隨形,

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猶如在山谷喊叫馬上有回音,

亦似有身即有影,

惡因惡果如影隨形、無法分離,

因此要小心謹慎,不要做惡。      

     

    認清因果 如是因、如是果。

             不毀謗賢人、聖人,及任何人。

    孟子: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小結 

 

   面對毀謗 → 保持默然 → 平靜面對 → 如如不動 → 安住實相 

   佛觀眾生如子 → 慈悲對待 → 應機化導 

        

   佛遺教經: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課後思惟 

    自己遇到什麼情況比較不能忍? 

    如何思惟佛法,.能忍辱產生力量? 

    

結論   行者遇逆境時 

   

    忍心不動 → 禁息無瞋 → 以默止謗 

    因果不爽 → 向佛學習 → 內淨自心 三業無染  

    應機度眾 → 自覺覺他 → 圓無上菩提道   

     

課後思惟 

    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試觀察當瞋心生起時,自己的身心狀況如何? 

    練習運用本週課程內容來轉化瞋心,恢復平靜,

    並以實例記錄運用這些佛法的過程與困難。 

 

         

11/9 (12)      第八章 塵唾自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 

唾不至天,還從己墮。

逆風揚塵,塵不致彼,還己身。 ㄅㄣˋ

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前言   

                 必定招過

    毀謗賢人         →         慎勿為惡  

             猶響應聲 如影隨形   

    

                 必定自損

    陷害賢人         →         不可辱賢  

             仰天而唾 逆風揚塵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 

唾不至天,還從己墮。 –害賢

          

逆風揚塵,塵不致彼,還己身。

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自損   

     

惡人聽到有人來做善事,馬上就起煩惱,

心生不悅,就來擾亂、阻止。

此時,自己要能讓心止息不動,

不可起瞋心,責罵或毀謗對方。      

別人的擾亂、加害,自己一念不生,

如如不動,行惡之人終將自行承受惡報。     

   

    惡:乖念之行;順理名善。

        於現在與未來招苦之行。

    心惡–起惡念,想要不利於他人。 

    口惡–在眾人之間挑撥,乃至造口四過。 

          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身惡–透過身行做出種種惡劣的行為。  

     

    惡人:心機重、陰險奸詐者 

          心惡之人,雖然表面上言行溫文儒雅,

          暗中卻傷害他人,使他人遭禍受損。  

          無論用什麼方式達到害人的目的,

          只要陷害他人的心念一起,就屬於惡。

   

    在家律要廣集 

        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惡人,常應離之

     1. 樂說他過  2. 樂說邪見 

     3. 口軟心惡  4. 少做多說 

     

    害:陷害;口頭污辱、嫁禍

        妨礙,妨害;種種障礙 

        害有深淺之別,依陷害對象不同,

        所遭致果報亦不盡相同。 

   

    賢者:賢能有德行者,含聖者、世間善者。 

        賢者 儒家–孔門72賢人 

        聖者 小乘–七賢位: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

                          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  

             大乘–賢位(住、行、回向)、地上、等覺菩薩。(52位階)  

   

    說文:有多才行,謂之為。     

    桂苑珠叢:無事不通,謂之為。(心清淨無煩惱)  

    仁王經:地前為賢,地上名聖。 

    經云:三賢、十聖。

    聖謂已得無漏道生,遠諸惡法,故名為

        獲得畢竟離繫得故。

   

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 

 

    天:比喻聖賢的心量廣大如虛空, 

        如日月垂照大地,不捨晝夜。

    仰天而唾:比喻上下的隸屬關係。 

    下位者惡罵、詛咒或懷恨、背後放冷箭、扯後腿,

        不論是心惡、口惡、身惡,都會自食惡果。 

   

逆風揚塵,塵不致彼,還己身。 ㄅㄣˋ

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逆著風揚起灰塵,灰塵不僅不會飛到前方,

還會返回到自己身上,讓自己狼狽不堪。    

因此,不可以陷害賢者、聖者,否則

自己就要承受惡果,乃至會自取滅亡。     

    

    逆風–逆風:障道;前進有阻礙。

          順風:助道;前進有助力。

    坌:指塵土飛楊著落在物體上。

    逆風揚塵:比喻平輩間的關係。 

   

    朱子治家格言 

        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毀辱賢者–自招罪過 

    禍必滅己:1.現前受大眾責難 

              2.將來的因果報應 

   

    報恩經    佛告阿難 

        人生世間,禍從生。當護於口,甚於猛火。

        猛火熾然,能燒一世;惡口熾然,燒無數世。 

        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聖七財。 

        口中之,鑿身之斧,滅身之禍。 

      

    大寶積經 

        七聖財–信(信受正法) 戒(持法律) 聞(能聞正教) 

                慚(自分有慚) 愧(於人有愧)  

                捨(捨離一切無染著) 慧(智慧照事理) .

                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名極貧窮。  

   

    功德歸三寶,好事給大眾,壞事自己承擔。

    菩薩戒經 

        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

        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結語   

   

    永嘉大師證道歌 

        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損害賢者 → 反害自己    嚴以律己 寬以待人 ← 清淨 

          塵唾自污         無諍 → 積極 正面 光明 福報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誌公禪師 

        內外追尋覓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   

         (境界上能作的了主是最高境界) 

   

    如何面對各種毀謗、流言或傷害 

                 八風吹不動    

        收攝三業      →      體悟心性 

              寂然不動 無諍無我

        空有無礙的清境本性 → 和諧無礙   

      

生活觀行  忍辱、壓抑、懦弱 之不同   

    忍辱 – 具足定慧 知因識果 乃至了達 緣起性空 

    壓抑 – 抑止情緒行為,不讓顯露  

    懦弱 – 軟弱怕事 怕結惡緣 保持形象 迎合他人   

   

    安忍於境,不被境轉,利人利己   理將俗反  

             ↗ 三世因果 –過去與人結緣,有善有惡 

                           遇逆境修忍辱,消業了業

    正知正見 → 緣起性空 –念頭隨緣生滅,不需相續 

                           緣起假相無常,不要執著  

             ↘ 本具佛性 –覺性真實不變,始終安住 

                           念頭虛妄不實,不需理會  

       

   

課後思惟 

    被人嫉妒毀謗,正確心態及做法應為何? 

    對於優秀賢德之人,要如何面對自處?     

   

   

        

        

     

     

       

  

佛說四十二章經 8/24(1) ~ 11/9(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ppybaby 的頭像
    happybaby

    中華職棒35年 兄弟象戰績紀錄簿 天氣涼爽 心情好

    happy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